潘键盘
摘要:语文课是很多学生比较困难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讲解语文课时往往会很枯燥,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听课中不知不觉走神了,尤其是小学生,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知识,光靠老师一个人讲解是不够的,还得营造一定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被动变成主动来学习语文课。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气氛?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营造课堂气氛作出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观点;气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99-01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营造良好的气氛是至关重要的。
一、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课堂的好奇的兴趣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还是有很多地区依然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被动式的听课教学中只单单听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二、以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来调动课堂气氛
我想大家都知道儿童多动手,多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
三、教师以微笑的方式上课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老师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表现很凶的样子,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了教师对学生的亲切感。那样的话,很少有学生还愿意和教师交流。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
四、教师要以自己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
语文课堂上教师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一句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 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 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 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 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 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 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 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
五、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六、讲究师生互动的形式
当课堂进入一定的时候,教师要抓住课堂的核心,根据学生们的反应,教师和学生来进行有效的互动。比如:全班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总有些问题困扰着他们,一时之间他们也无法解决,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给学生已解答,这个时候他们对这个问题会有很强的记忆,对这个问题记忆比较深,同时,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学生会思想开小差,而错过这节课。同时在师生互动中充分发挥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智慧潜力的开发和激发。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创设让学生有话愿说的情境。对于某一问题,只要能摆出充分证据,完全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有时学生的讨论超出了教学范围,有时甚至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哪怕有些看法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我们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在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讨论能使学生逐渐进入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课堂讨论使学生学会了对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了学生倾听思考发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 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3] 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4] 韩荣.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