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4-09-01 04:44李敏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

李敏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71-01

课堂是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从事多年小学数学教学而总结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的影响,如今,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来教育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在讲,仍然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教师不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加之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严重化,很多教师都是明面上的实施课程改革,在教学中任然采用原有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突出,素质教育没有切实的实施。

2、家庭教育思想的陈旧化

如今的很多地区,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任然存在陈旧化现象,他们都还在是以孩子的考试分数来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认为孩子学习不好不是自身脑子笨,就是老师的水平有限,而自己却不愿意牺牲时间对孩子进行数学辅导,还有部分家长忙于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作业,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种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们的学习情绪低落,学习的愉快感觉渐渐消失无踪,很多孩子都是抱着能考高分的态度去学习,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严重影响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3、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师生有别”的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以及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限制,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在课堂上不能讲话,不能做小动作,要认真听讲,不能开小差,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很难打成一片。加之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太过于依赖教科书,这样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使得小学生没有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逻辑思维得不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但加大了课堂教学的难度,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得不到提升。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事实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会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寻找其兴趣点,进行激发,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参与教学活动,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和有效性。首先,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心,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故事等进行课堂导入,用故事去带动学生的学习乐趣。只有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手段。

2、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参照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如实的发挥好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放手不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让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切实的发挥出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联系生活

数学知识即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中,教师在搞好课内知识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让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使学生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加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和规律,并不断的探究实践,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宋花英.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青海教育,2011

[2] 葛沈元.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J].小学时代,2012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