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正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建筑企业、建筑市场以及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建设工程施工建设中,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能最大程度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实现建筑施工与管理的最终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给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不断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和内容,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本身质量。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方位管理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按时按质保量完成。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过程 多方位管理 质量管理
1 概述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给建筑投资项目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建筑行业竞争力越来越激烈。近年来,由于施工质量疏忽管理,难以保证工程后期使用性能,出现了诸多较大的质量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抑制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工程质量管理,对施工中各个阶段的难点与重点加以严格管理与控制,能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将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时期,这样不仅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投入,同时也提升了工程施工质量,实现企业工程建设最终目标。
2 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工程质量管理是对工程施工建设全过程进行管理,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和方案,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施工作业能力,严格管理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施工技术,这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目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逐渐向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不断引进和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组织和管理,进而实现工程预期的建设目标。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很多人容易将两者混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前提下,相关人员通过制定工程的施工方案、质量规划等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其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对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而言,由于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存在诸多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顺利施工,难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与进度。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影响施工过程的不利因素,实现建筑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1 环境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不同环境条件对施工标准不同,那么不同施工环境下使用同样的施工方式可能对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这些环境因素主要有: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地下管道、周围建筑物等,除此之外,还有通风照明、作业面大小以及通讯条件等。
3.2 材料因素。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主要有成品和原材料,配件和半成品,以及材料的运输和存储等。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制定相关的检查验收制度,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材料进去施工现场,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理可以从源头上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提高工程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 机械因素。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下,我国建筑施工设备逐渐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给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诸多机遇。在实际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好坏与工程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为确保机械设备时刻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避免设备疲劳作业,这也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应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各方面的要求,科学选择合理的机械设备,严格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充分发挥出设备的性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
3.4 人员因素。对诸多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是由于人员失误造成的,比如人员素质、责任感、工作态度、技术水平等。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员的安全和建筑本身质量,需要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考虑与防范,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其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5 施工方法因素。施工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不同建筑有着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的具体实施必须与工程实际相符,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自身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施工环节。因此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考虑,确保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以防出现不必要的施工成本投入、质量下降等现象。
4 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方位质量管理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实行多方位质量管理,主要是对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竣工后等环节进行管理,运用多方位质量管理方法和动态管理思想,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质量,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
4.1 加强施工前质量管理 ①图纸会审。施工企业接受图纸后,需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的会审工作,根据图纸情况和合同实际要求,与业主和参建单位进行联系,把各自复杂的工作分解,明确工作范围。相关人员应制定施工质量计划和质量策划,明确质量目标,尽可能找出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②编制策划。对质量计划进行编制,可以明确的划分质量目标,全面考虑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善相关防治措施,避免不利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③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制定时,可以将组织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与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相结合,共同应用于项目施工方案中。因此企业应充分发挥出技术和管理的优势,根据编制的施工质量计划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反复的研究分析,最终得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endprint
4.2 加强施工中质量管理 ①优化管理模式。基于原有的管理模式和内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从技术、安全、工艺以及制度等方面的管理方法进行完善,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和目标,从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技术管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施工中的协调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善出现工程质量问题。②全面落实责任制。对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质量控制最终目标是实现预期的质量管理目标。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将整个质量目标进行划分,制定出各级工序的质量标准,并全面落实到个人。同时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施工材料质量,选择性价比相对较优的材料进行采购,从源头上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因此在材料方面需要落实材料人员、检查验收人员、运输和存储人员的责任,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象。③改进监督手段。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引入有科技含量的质量监督手段能提升监管效率。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主要包括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等进行检测。工程施工监督重点的对混凝土强度、钢筋数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施工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结合计算机技术,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监测,使监督手段向智能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当然还应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强企业综合发展实力,实现预期的建设施工目标。
4.3 加强施工后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竣工后,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一些没有达标的工作项目及时作出修整。建筑施工后质量管理主要是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与认定,善于发现施工过程中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不合格的部门进行返工,并找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后期类似工程做参考。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后期使用性能。
5 结束语
工程质量形成是一个系统、复杂、漫长的过程,其质量的优劣与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若想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需要对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管理,严格管理与控制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等环节的施工难点与重点,明确工程施工目标,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与内容,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水平,使工程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杰,李力科.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华章,2011,
36:352.
[2]章勇.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
[3]张燕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宋杨.住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