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还是“与鹤共舞”

2014-09-01 07:42南丽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屈原美的考试

南丽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已超过15个年头,从照本宣科的讲授,到提纲挈领的引导,我已经积累了所谓的很多经验。但是,读着课本上一篇篇的名家力作,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就是在焚琴煮鹤。我不由得反思,语文教学,路在何方?语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在实用与艺术美中寻找到平衡呢?

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本来应该是语文这一学科的双重特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却频频交锋。在高考这座大山的重压下,工具性、实用性逐渐地占据了课堂。文学大家的精美作品在应试教育的跑道上被肢解得肢零破碎。曾几何时,我们对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明艳旷远、“人比黄花瘦”的哀婉凄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悲壮、“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傲骨、“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正气凛然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当我们齐声诵读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感受着它的气魄与美丽的时候,我们必然要插上一句:这是千古名句,历来是考试的重点。当我们面对父爱满怀、倾囊购“药”的华老栓,引导学生感悟人性的情与理的时候,下面突然冒出一句话:考试会考这个吗……一盆盆冷水从头上浇下,语文的美也随着冰凉的冷水渗入脚下的泥土。

美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成绩和升学。为了应对高考,我们寻规律、探捷径,把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语文课堂自然也就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传授课。在这样的课堂上,怎能期望学生会有学习的激情和欲望?

语文是什么?语文学习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向往。失去了美,语文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她诱人的魅力。我不禁思考:当我们领着学生徜徉在五彩缤纷的语文海洋,尽情感受那波澜壮阔的惊涛骇浪,倾心触摸那温暖和缓的柔波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应付考试?

美,需要感悟,需要用心去感知体悟。感悟故都的秋的清净与悲凉,感悟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悲愤与无奈,感悟孔乙己背上沉重的历史积淀,戈多身上蕴涵的哲学思辩,以及在传统价值取向重重包围下的林黛玉和薛宝钗身上熔铸的不公平的评价际遇……在感悟中升华思想,完善思辨能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写出真正高水平有深度的文章。

美,需要联想和想象,需要我们冲出习题的羁绊去畅想,需要我们挣脱“课程标准”的锁链去漫溯,需要我们展开翅膀,在想象的海洋里自由翱翔。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成效在不小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善于通过一些无形的线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宁可淹死也不放弃金子的愚蠢、愚公移山与精卫填海的执着、林冲面对强权的委屈忍让……课本上的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形象都需要我们伸出敏锐的思维触角,去和光怪陆离的社会相沟通,适时联想,举一反三,把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勾连起来,使自己的笔下流淌出清新而富有生命力的语言。

美,需要生活的映照。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生活的滋润,美的语文更需要生活注入鲜活的血液。屈原也许离我们很远,但“假如我是屈原”的讨论,就可以把自己代入到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以“爱国思想的演变”为基点架起通向“屈原”的桥梁;我们可能难以理解陶渊明弃官归隐的淡泊,但可能更容易理解现代社会中官场的龃龉和疯狂,从而在比较中悟透陶渊明隐居的无奈与决绝……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遥远的过去,虽然它们在时空上与我们有着无法跨越的距离,但有了现实生活的映照,我们在结合文本知人论世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与我们格格不入的游离于远方的个体,他们的的悲喜哀愁,我们都会感同身受。

当我们把语文当作美来教学的时候,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学习语文的时候,语文的灿烂明天就在眼前。那时,我们就可以在语文这个大课堂上,同沐琴声,与鹤共舞,焚琴煮鹤的悲哀也许就不会再次出现。

endprint

猜你喜欢
屈原美的考试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屈原送米
你考试焦虑吗?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