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爱珍
摘要:抓好音乐教学,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体育为基础,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才的艺术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中小学的音乐课大都是排在课表上,基本不上;教材是放在书包里,基本不用;教学大纲束之高阁,基本不顾;学生成绩随意给分,基本无要求。
关键词:音乐特点;基础建设;听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41-01
孩子的生活需要音乐,少先队的集体更需要音乐带来欢乐和激励。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对于我,作曲是灵魂的自白”,乐圣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孩子虽不懂什么是哲学的启示,音乐却能叩响他们心扉。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进行音乐听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抓好音乐教学,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体育为基础,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才的艺术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何何提高小学音乐的整体水平?如何更好的把握音乐教学特点?从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中得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与大家分享。
一、准确把握音乐学科大纲的课程特点
首先,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而且是扎扎实实地练习,才能达到“双基”要求。根据已经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要在识谱和听音两个环节中,把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把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课本歌曲、课外补充歌曲结合起来。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系统性很强,不仅练习内容和唱歌欣赏有机结合,而且欣赏的曲目到高年级又是主课教材,这种前有孕伏,后有发展的配置,显示了编写人员的匠心,千万不可忽略。
在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口口相传的旋律性教学中,这和世界上许多先进的音乐教学方式相差太远,如西德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强调节奏训练和乐器教育。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强调欣赏和表现并列的体制等等;从他们的教学方法中,不难看出当代音乐教学正在向着音乐欣赏和节奏第一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和采用。音乐欣赏是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记忆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间接参与音乐艺术实践的重要内容。教材好,再配以科学的教法,相得益彰,音乐课就会更受学生欢迎。
二、以改革的精神进行音乐课的基本建设
首先,关于音乐课师资建设问题,音乐课由于历史的原因,师资力量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更重要的是缺乏可靠的来源。办法只有鼓励现有教师队伍中、有这方面功底、爱好的教师,改行任音乐教师。让他们一边教课,一边进修学习。这就要地县有关师范、进修学校利用假期进行培训;师范院校也要尽快加大音乐教师招生的名额。或者在中师招生中,列出专项音乐加试项目,增加分数比值,选择一部分人才到中师侧重培养,成为专任教师。还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现有音乐教师流失严重,有的以歌厅唱歌为主业或第二职业,要想办法使他们安心做好音乐教师。
其次,要把配备音乐设备作为“双基”验收的标准,欣赏课必须配备录音机、磁带、电视机等,有条件还要配备其它乐器。
三、在音乐教学中,抓住契机,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听力训练,是不可忽视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
1、听琴音
绝大多数音乐教师,都是使用风琴、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来组织教学的。因而,听琴能力的训练,是最基本的听觉训练,可不夫时机地提高听琴音的能力。
(1)辨琴语。辨琴语,是属于常规性的听力训练。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就要经常进行辨琴语的训练。以便形成相应的技能。(2)说音名。?在每次教唱歌曲之前,都要进行说音名的训练。教师用琴弹出一个或几个音符(音组),让学生试着说出其名称来,以便提高感知音符的能力。(3)唱音符。?教师用琴弹奏音符或音组,让学生听后学唱,增强听音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2、听乐曲
让学生经常地听一听有关的器乐曲,在欣赏的过程中进行听力训练,是增强听觉器官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
(1)品乐器。乐曲,固然是由乐器弹奏出来的乐音。可在聆听某个乐曲后,让学生品味出是由哪种或哪些乐器发出的音响。例如:①《二泉印月》(二 胡);②《我是一个兵》(笛子);③《高山流水》(古筝);④《雨打琶蕉》(琵琶);⑤《喜洋洋》。(2)讲曲名。让学生在每次欣赏乐曲后,准确无误地讲出乐曲的题目,以利更好地认知乐曲,丰富音乐知识。例如:①江南(广东)音乐(《紫竹调》、《步步高》、《十面埋伏>;②民族音乐(《信天游》、《小放牛》、《有个金太阳》;③西洋音乐(《天鹅湖》、《月光曲》、《斗牛士》)。
(3)记曲谱。在识谱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让学生试着记录曲谱,进行较高层次的听力训练,提高边听边记的能力。当然不能超之过急,应由浅入深,由少到多,逐步量力而行,能记多少是多少,哪怕是象征性的也好。教师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指导。激发感知、记忆,再现曲谱的兴趣,强化听音能力的训练。
3、听歌声
在音乐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收录机的作用,让学生欣赏录音磁带上的歌曲,然后进行相应的听力训练。
(1)听歌曲。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收录机,播放著名或流行歌曲,让学生在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歌曲过程中,进行感知歌曲的训练。例如:(1)民族歌曲(《沂蒙山小调》、《绣金匾》、《二月里来》;(2)美声歌曲(《我爱你祖国》、《北京颂歌》、《大海故乡》;(3)通俗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好人一生平安》、《山不转来水也转》等。
(2)评歌手。在听完录音或学生自己听过歌曲后,可令其评头论足地评议某些歌手的演唱风格及技巧,例如:李谷一、彭丽媛、董文华、郭颂、李双江、蒋大为、毛宁、杨玉莹等,从而增强鉴赏能力。
(3)谈感受。在每次的听音训练之后,都应进行畅谈体会的训练,进一步提高感受和体验能力,激发学好音乐的兴趣;相互借鉴和启发,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使听力训练有所发展和升华。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