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明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深化攻坚阶段。如果说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那么教研改革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保障又是新课程改革的推手。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传统教研向现代教研转变,向符合时代需要的教研转变迫在眉睫。
关键词:转型;教研战场;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29-02
一、智慧型管理促进教研转型
在实际的工作中,教研成了一项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已,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们也没有积极性。出现的问题一:目的不明。结果是导致参与者要不是泛泛而谈,就是无话可谈,活动自然谈不上有效性。
对策: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和教师一起去观察、调查,寻找在教师中存在比较普遍的真问题;必须通过认真研究,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这样才能确保有“物”可研。活动主题不必要搞得“大而全”,“小而精”、“实用”的主题才是确保研讨成功和有效的前提。
二、发挥备课组有效教研战场
出现的问题二:教师积极性不高,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加。但最终的根源在于:我们以往的教研活动没有时效性和实用性,导致老师们“不感兴趣”。
对策:要让教师对教研活动“感兴趣”,教师感到参加一次活动,让自己有所收获,得到提升;只有“有用”“实用”,才能让教师们及基地参与到教研的整个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对策;笔者认为备课组是进行课改教研活动的主战场。备课组便于开展集体性活动,在研究实践中能够人尽其能,任务到人,责任清晰。在备课组内要创新,改革同课异教、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
1、备课
以前备课时教师对集体备课的理解有些偏差,这就直接导致不少教师的备课内容总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如格式统一、内容一致、步骤也基本相同,完全没有了教师自己的东西。长期下去,不仅学生无法学下去,就是教师也可能无法教下去.在新课改背景下,各种体现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纷纷亮相,备课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充分地重视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把备课跟教学研究联系在一起,既要继承又要发展,两方面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举行同课异教
以笔者所在高二英语备课组为例,现有九名教师,我们举行同课异教活动,可以在同一天完成四个人的教学过程并组织进行及时的课后评课和反思,使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成功经验得以总结和推广,这就提高了研修的效率。
(2)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作用在此时突显。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导航仪 导学案的编写由各备课组集体备课完成,基本流程为:个人“主备”(形成“初案”)——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课前个人“复备”(形成“个案”)——课中“续备”——课后“补备”。
传统的教案呈现的主要是教学内容和方法,即“教什么”和“怎么教”。关注的是目标,而不是方法是否新奇;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到底要告诉学生多少内容。
所以,笔者在主张集体备课的同时,还得张扬教师的教学个性和风格
2、说课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说课活动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清对教材、学生的分析及教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之类的教学问题。而以前有些老师对“说教材”与“说教法、学法”花较多的时间,投入较多的“智力”,但却忽视了对“说教学过程”的处理。说课的重点所在应放到说教学过程中。主要应说清如何解决重点,如何突破难点。另外,课堂教学的导入、对学生道德践行的指导,也是说课者必须费一番心思仔细琢磨交代清楚的。详实的情景材料展示与案例呈现,让说课“丰满”起来。将"活化"教材的做法说出来,适度使用电教手段,使听者获得更多的信息,真正了解你的意图。
3、听课
(1)课前。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以前听课不做准备,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2)课中。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3)课后。俗话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4、评课
评课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听课者根据自己的听课以及授课者的自评展开评论,评课有很多种方式,也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我根据自己的学科特性和一般的课堂评价标准来谈一下。
5、评教师的教
(1)评教学目标,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一堂课的目标不应该能设定的非常的大,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应该包含板书,教态,语言,操作等方面。
(2)评教材处理
在评价教材处理的时候要注意授课者对教材的处理是否精心,教材的重点是否把握,难点是否突破。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3)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思路设计和课堂结构安排。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否具有独创性,能否给学生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否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4)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评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意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教法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评学法指导时要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评教学效果
看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氛围和谐融洽,学生受益面广,情感目标都有一定程度的达成。最后是课堂上解决大部分问题,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6、评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从侧面也反映了教师的教,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才会呈现出和谐、热烈的气氛。从而激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我们评课的价值追求不是为了去评判一堂课的好中差,而是通过评课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因为评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