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炜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培养小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能力,是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所在。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教育应从小学生开始,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利用情感交流,燃起创新火花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避免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即教师示范、小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会使小学生的创作思维受到限制,导致小学生在作品里的个别差异,也就很难看出小学生的创造性。在活动中,应先组织小学生进行语言讲述交流,再给小学生独立的想象时间,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小学生观察、体会、理解,让小学生在生活中摸索和发现美术活动的技能和技巧,发展小学生的视知觉。同时,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使小学生的作品真正成为“儿童作品”。如让小学生画“毛线球”时,要求小学生观察妈妈织毛衣的动作,同时还要帮助妈妈绕毛线,让他们把家中色彩鲜艳的毛线带到学校来,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线球、线头,懂得颜色深浅、冷暖对比。最后让小学生按自己的观察方法、自己的画法把毛线球画出来。有的从里往外画,有的从外往里画,有的画了许多小毛线球,有的画了几个大毛线球,还有的把毛线球的线头拖得很长,绕来绕去,甚是好看。可见,这种以小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创作方式,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绘画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小学生画集体画时,可以锻炼和强化小学生之间的合作。如在日常活动中,让关系融洽的小学生先分在一起,然后将平常很少接触的小学生分在一起组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画一个共同的主题,让小学生自己把想画的或擅长的东西想象出来,引导他们在你画、我画、他也画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创新意识。这样,可以使画面构思独特,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富有童真趣味的创作,而且使小学生之间的情感在合作中得到沟通。
二、通过思维的碰撞,点燃创新的火焰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要注意让小学生进行自我摸索,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多用提问暗示、创设情境等方法进行启发诱导,以开阔小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的思考,最终创作出富有创作性的作品。在富有意境的环境中,小学生自然会形成独立创作的习惯。同时,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敢于提问,发展小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不被任何事物所约束,小学生的敢于想象教师未提到的事物,敢于从不同的角度思维想象。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还要平等对待学生。如让小学生发言、相互评价时,留一点空位给自己,这样可以随意坐下来听听小学生的想法等,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和热爱美术的积极性。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