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苏
近日,《人民日报》刊文称,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外来语的使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外来语过度使用,甚至已经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为什么诺基亚、摩托罗拉能译成汉字,而iPhone和iPad就不能翻译过来?英语吸收汉语词汇都改为字母拼写,为什么汉语中要夹杂大量英文”?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外来语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的争论。
汉语中夹带外文的表达方式向来争议较大,如今《人民日报》重提此事,可见该问题依旧未能得到解决。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允许“零翻译”继续盛行,还是可以有选择地继续使用?本文对此进行解读。
争论:夹用外语伤害中文有多深
先来看《人民日报》相关文章中引用的一句话:“采用了基于OpenEdX开源平台,开发了HTML5视频播放器,不再依赖国外课程播放首选的YouTube,解决了国内用户无法访问国外edX平台问题。”该文接着质疑:“类似的表述,如今在各类报刊、图书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WiFi、CEO、MBA、CBD、VIP、PM2.5,大量外语词不经翻译就见诸报端,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并发出“大量外语词不经翻译直接使用,破坏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的论断。
对此,争论阵营明显分为正反两方:正方认为应该杜绝汉语中掺杂外语的现象,自觉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反方则认为汉语中掺杂外语是一种正常的语言使用现象,比如有评论指出“些许‘零翻译,伤不了汉语的纯洁”。
《人民日报》的文章分别从文字严谨、语义表述、语境发挥,乃至文化内涵等方面驳斥汉语中掺杂外语的“零翻译”行为,其转述专家的观点称:“‘零翻译的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首都师范大学儒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杜吹剑更以《保持汉语纯洁性,何错之有》为题,直接指出“汉语是意音文字,既表音也表意,与只表音的英语不同,在汉语中掺入英语,肯定会破坏汉语的纯正性,丧失独立性……文化交流必须以我为主,保持汉语的独立性,乃理所当然之事”。杜吹剑还认为,汉语中掺杂英语这种现象,表面看是犯懒,深究则是文化不自信。他举例质问:“先人能翻译出禅、民主、飞机、沙发,后人就对CPI、WiFi、VIP无能为力了吗?”
以上正方的观点似乎不无道理。不过,反方同样也举了一个通用的例子进行反驳,请看这样一句话:“我要送给你一个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这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其实就是:“我要送你一个MP3。”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MP3”作为一个人人皆知的英文缩写,似乎没有必要使用原来冗长的中文翻译,但反方又用“沙发”作为例子进行反驳,指出:难道就不能用一个贴切的汉语,像翻译“沙发”一样代替类似“MP3”之类的英文缩写?
笔者觉得,如果非要这么“追问到底”,似乎难有结论。其实说起来,语言的使用原本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如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郭熙教授指出的那样:“字母词一开始可能是照搬,时间长了就会进一步调整,比如开始用‘E-mail,后来用汉字‘伊妹儿,现在都用‘电邮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江蓝生也认为,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规范地使用外语字母词能丰富语言的表现力,我们的语言生活早已离不开字母词,许多字母词源于生活,也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必须排斥外文字母词。
从这个角度来看,呼吁维护汉语“纯洁性”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未雨绸缪也很必要,但过分忧虑,甚至视“汉语中偶尔夹用外文”如洪水猛兽则没有必要。
辨析:重要在于提升文化自信
正如上文所述,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很多时候,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使用语言的习惯不断改变,许多外来词也将直接能用中文进行表述,就像上文提到的“E-mail”——开始时翻译成“伊妹儿”,无疑过于生硬,只表音,不表意;后来随着实体邮政业务逐渐退化,把“E-mail”翻译成“电子邮件”,并直接说成“电邮”,多数人都能看明白。
由此可见,在正确、规范使用的前提下,对于在汉语中夹用外语词汇的现象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细论起来,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个国家与民族长久形成的独特文化、思维方式。当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每种语言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和冲击,在这当中就更需要自信与包容,自我封闭、抵制外来语的进入,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徒劳。
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领悟到,很多外来词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科学和文化领域,面对这些相关词语的流入,与其抱怨、惶恐,不如切实提升自己的实力、争夺更多话语权。因为归根结底,语言的活力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本身的生命力。这些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中文的影响力在增强,中文“入侵”英文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像“Taikonaut(中国宇航员)”就是根据中文“太空”的拼音改造发展而成,还有更多像“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也被美国的俚语词典收录,都是中文“成功入侵”英文的例子。
可见,经济社会发展了,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又何必担心些许“零翻译”伤了汉语的“纯洁”呢?我们又何曾看到英美等发达国家发起一场“中文损害英文纯洁性”的争论?关键还在于,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
在异质文化的较量中,采取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远优于建造铜墙铁壁般来固步自封。中华文化、中国文字历经五千年考验屹立不倒,是有其必然性的。我们大可不必将一些“零翻译”的外文单词夸张地上升到汉语不纯洁、不健康的层面。须知,大国心态是自由,是开放,是海纳百川。
不过,汉语要真正影响世界,我们还必须拿出真正创新的东西,让全世界真正为之折服。
延伸:不提倡中文里随意夹带外语
受文化差异、翻译水平、外文名称等的影响,我们在用汉语表达时,很多时候确实不得不使用一些外文字母,比如“WTO”“VIP”“CPU”“WIFI”等,翻译过来反倒未能更好地表达原来的意思。既然这些外文词汇已经约定俗成、众人皆知,使用起来也方便快捷,为何还要费尽心思另想译名呢?
其实,另一种现象更值得关注,即刻意、随意地在汉语中夹用外语,并且这些外语不像“MP3”“VIP”“CPU”等英文一样不利于或不便于翻译,而是一些用汉语就能轻松表达的日常用语。
钱锺书在其《围城》一书中,就曾辛辣地讽刺了一个俗气的浙江商人张先生为了展现自己的洋气,在讲话中夹带了许多“go downtown(到商业地区)”“salad dish(沙拉冷盘)”等英文,还用了美式英语“headache(头痛)”指代太太,误导了该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其实,类似这样的表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你要去shopping的话,记得call我啊”“哦,你这件衣服真的很beautiful啊”“那我就先go home了”,等等。
明明用中文就能轻松表达的内容,为何非要弄得这样不中不洋呢?其中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受特定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例如我国香港因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香港人在说话中就常常夹带英文,这属于一种特定地域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二是受特定语言环境的影响,比如长期定居海外的中国人,用惯了国外的语言表达方式后,再使用中文进行表达,一时难免夹带“洋货”;三是一些人觉得在汉语中夹带英文单词显得洋气、与时俱进,无疑是一种刻意为之、有意显摆的心理在作祟。
按理说,一个人如何说话,别人不应过多指责,如果影响了彼此间的交流,提醒其注意改正就好。但如果这样的表达方式以书面形式出现,甚至出现在正规出版物中,就应视为一种不规范的表达,应予杜绝。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要求在汉语出版物中规范使用外文: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范现象。
由政府层面制定出台规范使用外语的标准很有必要,因为在出版物中出现“土洋混杂”,甚至使用一些生造的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滥用语言文字,无疑会损害汉语的规范表达,破坏和谐健康的语言文化环境,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会使一些不懂外语的读者生吞活剥,一知半解,陷入阅读困境。
因此,不提倡在中文里随意夹带外语,政府有责任带头规范,媒体有责任自我净化,学校有责任教育引导。尤其是在学校中,应该教育学生自觉养成规范使用汉语的习惯,让学生从小就树立使用汉语的自豪感。在写作文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使用正确规范的汉语表达,避免“土洋混杂”。对于学生为了赶时髦、效仿某些文艺作品中“土洋混杂”的现象,老师应做好教育引导,要让学生明白,规范使用汉语并非落伍、守旧的表现,而是一种有利于你我他能更好地交流的行动,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国民责任。
(责编 欧金昌)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