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读透一篇文章备好一节课

2014-09-01 12:56李燕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教参一节课篇文章

李燕

摘要: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所有教学准备工作,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课堂教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连续性。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的方法因人而异人,因学科而异,没有固定的框框。“台上十分钟,台下一年功”,一节课只有短短40分,教师如果想在这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做到不留遗憾,那么课前几十倍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就是必需的。

关键词:语文教师;读透文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78-01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所有教学准备工作,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课堂教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连续性。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备课,具体包括熟悉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列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案准备等。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现在各种教参教辅资料满天飞,一开始备课,老师们多是马上拿起一本教参开始自己的教案设计。结果,就变成了毫无新意的一节课。

教参教参,顾名思义就是做教学参考用的,这里强调的是它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而非主体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活动,我认为,读透一篇文章,备好一堂课,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1、以普通读者视角感悟文章(初赏阶段);2、以学生眼光体会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3、以师者身份研读文章(深刻理解阶段);4,结合教学设计,选用适当的教学辅助工具。

第一阶段:自读。以普通读者的身份领略文章的美妙之处,暂时不考虑去教什么和怎么去教的问题,把一切统统抛开,完全以一名读者、欣赏者的身份全身心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世界里,反复体味其中的美妙。第二阶段:“他”读。这个“他”代指学生。在读教材的时候,教师心中应该始终树立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是学生,要带着普通心、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去研读这篇文章,如:这篇文章最吸引自己的是哪些地方,哪些地方有不太理解,有阅读障碍的地方是哪里,有哪些地方还可以联想到已学过的别的知识点等等。第三阶段:在完成以上两个阶段之后,再以教师的身份和视角回头再看看这篇文章,这里强调的是教师要在“懂、悟、思”上下功夫,想想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和以前学过的名篇有哪些相似和不同?能带给学生哪些新的感悟?这节课能给学生拓展哪些知识和技能?又应该如何做好架构开展好教学?在这部分时要注重思考这节课的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学科内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生旧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等等。这个过程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最后,再参考教参等教学辅导用书,看看其他专家对同一篇文章的不同解读,对同一堂课知识重点的不同把握,或请教有关学科教师,或通过上网查询有关知识来充实个人知识储备。自己做到:心中一本经,唱念坐打为辅助。让教参及其他教辅资料真正成为自己开展教学的好帮手。第四阶段:在完成了教案设计后,就要考虑选用合适的教学工具来帮助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发挥效果,这里强调要有周密的计划性。 教学活动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新课程强调知识的整合因而更强调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还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弥补教师本人知识信息及其表述的不足。根据知识特点合理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其协同互补、相得益彰.

例如这堂课就整册教材而言,课时应该如何分配,新旧知识的有哪些联系,复习与检测怎样合理安排,均应有计划。包括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是选用挂图等传统辅助工具还是用投影,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需不需要做PPT,搜集资料等等都需要结合实际细细考虑到.....

再补充几个问题:

关于自读的次数。有些老师会问了,那我读一篇课文要读几遍呢?我的经验是10遍,不是有句俗话说的好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建议,不仅要反复读,而且每次读的时间要隔开,先粗度一遍,再细读两遍,隔个两天再重复读两遍。每次都带着新的视角读,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如何推测学生会如何解读。这就要凭借教师本身的教学经验,对学情及班级学习进度的整体把控与了解,如: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学生的认知风格、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及障碍点、学生之间的差异等等,然后再对文章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在教案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现在的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因此预设问题要宽泛点、多层次点,但不能走到极端,任何解读都应有一个基本的标准的,偏离太多就会变成误读。如在解读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就有学生提出,文中的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行动笨拙可笑,也不动脑子,送几个橘子还那么大费周章,完全可以托人捎去,或直接给钱不就得了。这就是阅读取向发生生错误,一经出现就得马上纠正—本文突出的是一个平凡父亲深沉的父爱。

所以说:对于缺乏足够生活经验、人生阅历、知识储备也不完善的学生在理解问题时容易偏差,产生误读,就会带来更坏的结果。美国教育家威廉姆.E.多尔就提出了:个性有差异,文本阐述的多元性,但要防止“蔓延相对主义”和“感情用事的唯我论”,所以在实际备课设计中,我们既要大胆鼓励支持学生的个性阅读、多元阐释,又要对那些越界的解读及时纠偏。

总之:备课的方法因人而异人,因学科而异,没有固定的框框。“台上十分钟,台下一年功”,一节课只有短短40分,教师如果想在这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做到不留遗憾,那么课前几十倍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就是必需的。

猜你喜欢
教参一节课篇文章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神秘的教参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