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才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大力实施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而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我们教师只有不断改变教学观念,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总结与反思,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65-01
在当前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从前有很大的不同。数学教师必须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认识数学的基本特征,从小学起就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数学领域的奥秘。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不但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而且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学科为本”,即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重视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活动,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交流的过程。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利用多媒体实施开放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课堂的运用越来越向成熟,对小学课堂教学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促使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教学中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在多媒体教学面前呈现出了明显的劣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向多媒体开放,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运用多媒体化解教学中的难点,运用多媒体彰显教学的重点,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教学四年级“合理安排时间”的内容时,我让学生先认真读问题的导入:小明给李阿姨沏茶,烧水需要8分钟,洗水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2分钟,接水需要7分钟,找茶叶需要1分钟,沏茶需要1分钟,怎样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如果你是小明,你应该怎样安排?需要多长的时间?接着,我组织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明确了合理做事的先后顺序。最后,我再把有关合理安排时间的课件演示给学生观看。学生在观看如何洗水壶到沏茶的整个过程中,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合理安排时间的巧妙之处,而且这一合理的安排的场景深深地留在学生的头脑中,使学生懂得做其他事情也要讲究合理安排时间的道理,也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三、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思维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的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巧设练习,培养创新思维。因为把数学练习设计好,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而好的习题都是科学艺术的。它来源于教师经验积累,知识积累和对教学艺术的探索。所以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上课时要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的思路卡在哪里?”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时代,不仅要要教育学每个公民具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很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双基的训练,而且要把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所以一方面要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由于小学生年级小,知识不足,缺乏经验,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形象作支撑。
四、强化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使用时也应因教材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因教学环境而异、因教师而异,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不存在教学方法上的百宝箱。”我们虽然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法、教学模式,但并不主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方法“单一化”、“模式化”。教学模式只是创造的依据,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其要义,取其“神”而舍其“形”,要依据不同的制约因素来选择和优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