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清
摘要:本文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以校园文化为参照,旨在阐明和谐社会下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的途径进行了浅显的探索,试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之中。
关键词:思想文化;融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30-01
在校园中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寻找到合适的载体是个关键问题。而校园文化正是合适的载体之一。校园文化涉及到了校园的各个层次、涵盖了校园的所有的人员,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由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观念、办学宗旨、校训等,是学校的灵魂。通过校园文化传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模式,有利于消解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以校园文化作为载体,就是将校园文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实现,更好地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师生精神世界的多方面需求的满足;有利于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并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也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应自觉地利用和挖掘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优势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为了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是现代管理活动成功的保证。因此,一切管理工作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由此决定了不论是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要立足于人这一根本问题。我们绝不能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纯粹的受管理的被动客体,这会严重挫伤他们主人翁的积极性,既不符合现代教育管理的要求,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有碍于学校的发展。因此,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发掘出一种能激励师生以“爱校如家”的校园文化,并用这种文化来培育人,才能使学校更好地蓬勃发展。
二、加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必须加强党组织对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因为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密切。党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既能加强党的权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及工作内容、提高党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又能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更好地发挥党的保障作用,从而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氛围条件。
三、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必须改进工作方式,引导职工积极参与管理,提高整体管理能力。要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真正实现民主管理,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是必须改进工作方式,党政领导要多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一方面及时定期地向全体师生做学校形势任务教育,让职工了解学校的发展形势和工作任务及目标,也让员工知道学校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宣传校园文化精神及近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真正做到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手段置于广大员工监督之下,接受员工群众考核评价,以达到彼此互相理解、互相监督的目的。二是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服务、教学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一个紧密的互相依靠、互相促进的利益共同体。这既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强化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以科学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根据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特点,以科学的方法积极开展工作。因此,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对象明确、层次分明、实效明显。具体来讲,就是教育和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念,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特别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学生作为重点。要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特定的方法,走“集有声教育、有形活动、有效措施于一体”的潜移默化的新路子。
五、强化引导和指导,激发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用
当代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融合,一些低俗的文化业也就不可避免的渗透到纯净的校园文化之中,给校园文化带来了十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我们广大的教师要权力避免“教书”与“育人”相脱离的产生,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自己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能够正确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校园文化整体层次的领航人。
六、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改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层次的不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受教育层次多元化,二是如今信息获取方式多元化,三是价值观念多元化。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将不同价值取向人的思想意志统一起来,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一项新的课题和紧迫任务。面对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做法的同时,一方面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 创造新经验。另一方面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借助校园文化新载体,努力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渠道和空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晓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浅谈[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
[2] 张炬 姜荣.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探究[J].科技信息.2011(21).
[3] 许庆华.高校校园文化的解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前沿.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