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敏感性视角的“美丽中国”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2014-09-01 01:09傅丽华李晓青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功能区土地利用

傅丽华,李晓青,凌 纯

(1. 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中国 长沙 410081;2.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中国 株洲 412007)

基于景观敏感性视角的“美丽中国”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傅丽华1,2,李晓青1*,凌 纯1

(1. 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中国 长沙 410081;2.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中国 株洲 412007)

指标构建是“美丽中国”评价的关键.从景观敏感性及景观功能尺度角度,提出了指标选取方法与原则,明确了景观敏感性评价思路,并以长株潭核心区为例,开展了基于主体功能分区背景下的评价指标权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景观功能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体现了景观功能的重要性及景观敏感性程度.一般开发区的景观功能指数为1.5,是主体功能区中数值最高的;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景观功能指数值最低,为0.39.

景观敏感性;评价指标;权重;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概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中首次提出,是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结合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的全新理念.“美丽中国”建设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对“美丽中国”建设状况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则是衡量“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关键.

国内学者对“美丽中国”的研究起步于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从2012年开始研究日趋活跃,相关研究成果激增,陆续有相关学术文献从生态文明视角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建设理念、建设框架等进行了相关论述.主要是从概念的多种内涵、制约因素及建设实现途径的相关论述,以及对“美丽中国”多种意义的论述等[1-6].从现有相关研究分析,涉及到“美丽中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还非常缺乏.王金南等对“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设计[7],提出了指标体系初步构建的基本思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的构想,该研究思路基本可行,但还未涉及到实证研究层次;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美丽中国”研究所甘露等通过构建5个维度56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8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8],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对我国各省区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构建了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进行定量评价,但是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空间联系和差异性考虑不足.总体看来,国内关于“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评价还未形成较为一致的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国外学者目前未涉及该研究领域,仅有部分中国学者关于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性的研究在国外文献发表.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空间差异大,并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且可用土地资源短缺,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显示,我国60%以上的国土面积为生态环境脆弱区.按照现有思路构建以行政区为单位的美丽中国建设程度评价,显然不能较好地体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反而让行政区划成为区域生态建设水平评价的一种刚性约束.因此,本研究以基于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为空间背景的区域差异性为主线,提出了基于区域景观敏感性视角的“美丽中国”评价指标权重研究的关键问题,考虑不同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复杂性与限制性,从地理学及生态学角度并结合不同主体功能分区的特点对我国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进行评价,以期更好地发挥该评价体系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及“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1 指标选取方法

1.1 相关概念

1.1.1 景观敏感性 景观敏感性是指区域自然和人为活动相互作用对景观特征变化的影响程度.通常情况下,景观类型均能反映生态环境的显性特征,生态环境越敏感,生态系统的某一功能越容易发生变化,且景观变化是生态系统环境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导致的结果.David(2004)指出,在对空间斑块的景观敏感性格局分析表明,多数的景观斑块描述指标随研究主题、空间分析区域的差异及变化而表现出相应的景观敏感性[9].

1.1.2 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概念在2005年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2006年全面启动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2010 年6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国家级和省级层面的功能分区做了相应的规划.相关研究集中在2007—2011年间,有众多学者对功能区划分、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引导和约束调控等进行了分析[10-15].

1.2 指标选取原则

1.2.1 指标选择的系统性、层次性原则 系统构成要素多,相互作用广,且包含了土地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多方面的组成要素.在进行景观敏感性评价时,要根据系统的层次结构分解为层次分明的若干子系统.

1.2.2 评价区域选择的尺度特征原则 尺度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区域景观敏感性分析的关键.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尺度特征,选择合适的分析尺度对具有景观敏感性的因子进行分析,才能凸显特征尺度的判别优势,得到科学的评价结果.

1.2.3 指标选择的敏感性原则 根据景观格局变化特点及景观格局分析结果,得出不同类型景观的生态特征与结构功能特征,并确定景观格局变化的敏感性因子,分析并得出各因子的作用机理.

1.2.4 指数权重的区域性原则 在确定指标体系模型的相关指数权重时一定要考虑景观变化的区域性差异,以及同一评价指标在不同区域的敏感性差异,以尺度相关性与敏感性高的因子为主要指标,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2 景观敏感性评价思路

现有“美丽中国”相关评价对区域系统的复杂性、多因素关联性、区域差异性等特点分析不足,依据国土空间与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景观敏感性差异,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将对优化现有功能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2.1 景观敏感性系数确定

景观格局分析指数能反映斑块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而景观变化受自然及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的共同影响及作用.在人为活动影响强烈的区域,景观优势度、多样性、形状特征等均会受到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社会经济驱动力、土地利用结构等与部分景观格局指数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景观格局指数中CONTAG(聚集度指数)、SHDI(Shannon 多样性指数)、DI(优势度指数)、LPI(最大斑块指数)、LSI(景观形状指数)等5种景观格局指数与驱动因子呈现高度的景观敏感性[16].

以CONTAG、SHDI、DI、LPI、LSI等5种景观格局指数与景观类型变化的相关性为依据,构建景观敏感性分析模型[17-18]:

(1)

Si为i类景观的敏感系数,i和j代表景观变化前后状态,Vi、Vj表示研究区总体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值,Cik、Cjk代表景观结构变化引起的相应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值.

若Si>1,表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大于景观变化的影响程度,表明该系数具有弹性,该类景观的敏感性值较差;若Si<1,表明结果缺乏弹性,景观敏感性较强.

根据2000—2008年研究区景观结构变化及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情况,并参照作者前期研究成果[18],运用公式(1)计算得到相关结果,见表1.

表1 2000—2008年长株潭核心区各景观类型的敏感性系数

2.2 景观敏感性评价尺度选择

不同学科对尺度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尺度问题在其相应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对尺度的效应、尺度选择以及尺度转换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尺度在地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地理学研究对象表现出明显的尺度依赖性或尺度转换特征.

美丽中国建设最重要的标志是区域景观及生态系统功能的优化.由于土地既是地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的综合体,也具有景观、仓储、生态、生产等多种功能,自然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对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均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变化是区域景观生态功能改变的最直接原因.由于各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的作用尺度不同,其特征研究尺度的选择也不同.例如,小尺度影响因素中的土壤类型、气候、水文以及个别土地使用者的行为偏好等;较大尺度影响因素中的土地政策、土地投入产出效率等均对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19].由于小尺度的影响因子在较高尺度等级分析中容易被忽略,而大尺度研究中的影响因子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小尺度范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在区域景观分析中就需要考虑特征尺度.区域景观变化具有多尺度敏感性,尺度变化是一个负向指标,特征尺度越大,景观敏感性越弱.

2.3 景观功能指数构建

不同区域及景观的景观敏感性存在差异,对区域美丽中国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景观功能指数是反映一定区域景观敏感性及景观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指数,也是美丽中国评价的重要参数.本研究主要依据景观敏感性系数及特征尺度变化共同确定景观功能指数,景观功能指数是一个权重值,反映了该指标在“美丽中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2)

(3)

(2)、(3)式中:Li为i区景观功能指数;Kij为i区j类景观权重值;Sij为i区j类景观敏感性系数;Fi为i区景观功能尺度变化系数;Vi为标准化处理后的i区景观尺度特征度量值,也称尺度变化系数.

3 基于景观敏感性的“美丽中国”评价实证

3.1 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核心区总面积为8 642.148 3 km2,是长株潭城市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增长潜力很强,近年来经济社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城市群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协调快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关系,构建现代化和生态型城市群提出了更高要求.

湘江干流是区域南北贯通的重要景观廊道,区域地貌类型多样,长、株、潭3市城区和若干紧密关联的周边组团构成的多核城市群,共同承担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针对长株潭核心区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评价,有助于区域国土资源优化开发,提升区域“美丽中国”建设水平.

3.2 评价尺度选择

作者对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20],得出了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多尺度敏感性的结论以及相应的分析结果:长株潭3市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尺度最小,为1 980 m;3市的城市建成区的特征分析尺度为3 300 m,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利用单一,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尺度敏感性最差;而在3市的边缘区,在城乡共同影响以及自然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下,尤其是自然因素驱动为主的区域,土地利用及景观变化的尺度敏感性最高;以自然景观为基底的长株潭核心区生态绿心区域,由于人为因素干扰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自然景观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尺度值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其特征尺度为3 060 m[20].

基于主体功能分区背景的考虑,参照朱翔等人对湖南省主体功能分区的研究成果,确定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景观功能尺度变化系数[21].

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的景观功能尺度变化系数与长株潭3市的城市建成区的特征分析尺度值3 300 m负相关,一般开发区的景观功能尺度变化系数与长株潭3市的城市边缘区的特征分析尺度值1 980 m负相关,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与生态绿心区域的特征分析尺度值3 060 m负相关.以一般开发区尺度度量值为参照,若该区尺度功能变化系数Vi=1,其景观功能系数Fi也为1;依此得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Fi=0.36;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Fi=0.42.

3.3 评价结果分析

研究选择了长株潭核心区3个典型样地进行分析(注:数据来源于2008年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3个样地分别代表景观类型及功能具有明显差异的主体功能区类型.将各项数值代入公式(2),得到了不同主体功能分区背景下的景观功能指数,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主体功能区景观功能指数

3.3.1 不同主体功能分区的景观功能指数有明显差异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看,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景观功能指数差异体现了景观功能的重要性.一般开发区的景观功能指数值为1.5,在各主体功能区中数值最高,体现了该区域多种功能中景观功能维护的重要地位;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景观功能指数值最低,为0.39.

3.3.2 景观功能指数值是基于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美丽中国”评价的重要指标构成 景观功能指数是区域“美丽中国”评价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美丽中国”评价的内涵以及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整体要求,对不同主体功能分区背景下的景观功能进行划分.从区域景观敏感性特征角度关注指标的构成及指标重要性,也是进一步确定该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权重的重要依据.

3.3.3 景观功能指数变化对区域“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意义 依据景观功能指数构建及实证结果,“美丽中国”建设路径可以采取差异化的策略.由于一般开发区的景观功能指数最高,景观敏感性最强,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应重视其景观功能的发挥,减少景观结构及功能的破坏;而优化及重点开发区的景观敏感性差,景观功能指数低,应突出发挥该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

4 结语

景观功能指数是“美丽中国”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美丽中国”建设路径选择的主要依据.作者在景观功能指数构建过程突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景观敏感性差异,也反映了区域生态功能的差异,但由于“美丽中国”评价指标选取的多样性以及强烈的区域差异性,选用同一指标体系对不同区域进行评价仍可能出现评价结论的多样性.由于美丽中国整体评价指标构建的复杂性,景观功能指数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确定还需整体分析,如何把握“美丽中国”的实质内涵,建立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

[1] 许 瑛. “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 理论界, 2013(1):62-64.

[2] 侯佳儒. “美丽中国”的法治内涵[J]. 环境经济, 2013(4):19-22.

[3] 王茹.“美丽中国”的经济学意义[N]. 中国经济时报, 2013-02-16 (2).

[4] 向云驹.“美丽中国”的美学内涵与意义[N]. 光明日报, 2013-02-25 (3).

[5] 刘权政. 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思考[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4(1):11-14.

[6] 亚夫. “美丽中国”的五重经济与社会含义[J]. 环境经济, 2012(12): 64.

[7] 王金南,蒋洪强,张惠远,等. 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设计[J]. 环境保护, 2012(23):14-18.

[8] 甘 露,蔡尚伟,程 励. “美丽中国”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建设水平评价——基于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比较研究[J]. 思想战线, 2013(4):143-148.

[9] DAVID J B B, KEVIN W, FRANK S,etal. Sensitivity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to input data characteristics on real landscapes: implications for their use in natural disturbance emulation [J].Land Ecol, 2004,19:255-271.

[10] 张晓瑞,宗跃光. 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0,26(6):41-45.

[11] 孟召宜,朱传耿,渠爱雪,等. 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思路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8(2):139-144.

[12] 方忠权. 主体功能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调整思路[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27(6):29-33.

[13] 王 昱,丁四保,王荣成. 主体功能区划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的地理学依据[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28(1):17-21.

[14] 刘传明,曾菊新. 区域空间供需模型与空间结构优化途径选择——功能区建设的科学基础[J]. 经济地理, 2009,29(1):26-30.

[15] 赵 军,刘高焕,傅 新. 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29(4):489-494.

[16] 傅丽华,何燕子,朱 云. 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驱动因子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2,35(5):85-89.

[17] 徐 立,刘少博,刘云国,等. 湘中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长沙市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29(8):1788-1792.

[18] 傅丽华,谢炳庚,张 晔,等.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J]. 自然灾害学报, 2011,20(2):96-101.

[19] 王文刚. 区域间土地利用功能置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0] 傅丽华,谢炳庚,何燕子,等. 基于小波分析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尺度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2,32(1):60-65.

[21] 朱 翔,贺清云,徐 美. 长株潭城市群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6(5):59-62.

(编辑 王 健)

Analysis on Landscape Sensitivity Indicators Weight of “Beautiful China” Evaluation

FULi-hua1, 2,LIXiao-qing1*,LINGChun1

(1.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2.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7, China)

Index construction is a key problem in “Beautiful China” evaluation system. The principles of evaluation index selection are proposed based on sensitivity and function measure of landscape. According to the case study in the core area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the indicators weight study in major functional area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icator weight of different major functional areas is in different level of landscape.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landscape function in general development zone is 1.5, and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landscape function in optimization and focus development zone is 0.39.

sensitivity of landscape;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Beautiful China

2013-08-20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2YJAZH016);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

,E-maillixiaoqing1919@126.com

K903

A

1000-2537(2014)01-0001-05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功能区土地利用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宁夏水功能区管理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