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翠洁 王强 李国良
·护理研究·
多学科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提高糖尿病眼病认知的影响研究
葛翠洁 王强 李国良
目的比较常规治疗和强化眼部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眼部治疗的疗效。方法90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常规治疗组或强化干预组,每组45例。强化干预组患者接受多学科(眼科,药剂科,内分泌科)教育干预。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睛健康和视力检查,并完成了人口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及糖尿病眼睛健康预测试和干预后1周、3个月后测试。结果基线处知识评估显示患者对糖尿病眼病均有错误理解。虽然大多数患者(90.00%)认为糖尿病患者应定期通过散瞳如期进行眼科检查,但多数患者(74.44 %)错误地认为,糖尿病眼病通常有早期征兆。而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教育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后,干预组患者的问卷得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 0.05)。常规治疗组的治疗前后得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教育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眼病的认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部检查;强化眼部护理教育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成年人失明新发病例中最常见的原因。若及时发现和治疗由糖尿病引起的重度和中度视力减退,失明是可预防的[1-7]。然而,多数糖尿病患者并不理解定期散瞳眼底检查的重要性或认识到早期发现糖尿病眼病的好处[6]。 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3到5年应由验光师或眼科医生进行初步全面眼科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则应于确诊后不久就行该检查。并建议两种类型糖尿病患者应接受至少每年一次的眼科检查,若出现视网膜病变则应提高检查频率。眼睛护理专业人士建议低风险患者的检查频率可适当放宽[4]。我国患者的这一数据更低。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常规治疗和强化眼部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眼部治疗的疗效。该项研究的具体目标是评估患者的糖尿病预防保健知识,包括眼睛健康和视力保健,以评估患者对眼睛和视力保健的满意度,以及促进糖尿病患者护理的跨学科协作。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间就诊于我院内科的糖尿病患者,共90例,随机分配到常规治疗组或强化干预组,每组45例。强化干预组患者接受多学科(眼科,药剂科,内分泌科)教育干预。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睛健康和视力检查,并完成了人口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及糖尿病眼睛健康预测试和干预后1周、3个月后测试。所有入选患者均需签署知情同意。患者入选条件:(1)年龄18岁以上;(2)已确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2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比、教育情况和HbA1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n=45
1.2 实施方案 包括一个全面的眼健康和视力检查,患者教育和研究工具完成如下所述。记录患者的基线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化血红蛋白,教育和出生地。干预组患者检查结束后被提供一个书面报告。 一式三份,包括眼部检查报告,并有病历记录、主治医生和患者的复印件。患者副本的背面侧包括有针对非专业人士的教育材料,而医生的副本包括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信息。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由眼保健提供者提供的患者教育,根据美国验光协会临床实践指导方针[8]。初步检查之后,回顾所有医疗记录,并注重与其他卫生保健提供者沟通。在研究结束时,提供给常规治疗组患者额外的教学材料。干预组患者被邀请参加补充研讨会,强化在最初检查时给予的教育信息。一个多学科(验光,药剂科,内分泌科)患者教育课程整合材料,包括全国眼科健康教育项目(NEHEP),糖尿病眼病公众教育计划,糖尿病ABC,互动活动,问答会,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患者。糖尿病ABC回顾靶HbA1c值,血压测量和胆固醇水平以及全身疾病治疗对眼部并发症的影响。基线值还包括评估患者的自我保健指导知识以及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该评估SHEEP’s “Eye-Q测试中的9个问题来进行[9]。 随后通过电话于1周和3个月分别进行测试。采用修正的糖尿病治疗满意度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10]。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糖尿病预防保健策略知识,涉及到眼睛健康、视力保健和患者眼睛和视力保健满意度。现有的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的方法大约需要每组45受试者来充分模拟随机和固定效应。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需要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建模因变量组的效应(治疗组或对照),根据因变量(知识)调整协变量。因变量由3 个要点来衡量:(1)预测;(2)干预1周后测试;(3)3个月 后测试,而且由于因变量是分类变量(对/错),因此使用二元GEE。第二种方法建模组分配(治疗或对照)效应,根据患者满意度的多级数据调整协变量。用Likert量表衡量患者满意度。之所以选择GEE法,是因为当估计随机效应方差和纵向相关性时,它在误差均方产生显著收益,同时估计固定效应(组分配)。
2.1 2组患者的糖尿病眼病知识的基线评估 虽然大多数患者认可糖尿病患者应定期通过散瞳进行眼科检查(90.00%),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更有可能出现眼部疾病(88.89%),但大多数患者错误认为唐尿病眼病通常有预警信号(74.44%)。多数糖尿病患者(77.78%)认识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是通过眼部血管病变引起的,而少数患者(42.22%)知道激光手术可以用来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此外,许多患者不知道其他非特异性眼部并发症的风险,如白内障(40.00%)和青光眼(40.00%)。见表2。
表2 全国爱眼健康教育计划糖尿病“EYE-Q”测试 n= 90
2.2 糖尿病患者眼睛知识整体模型效应 如前所述,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糖化血红蛋白后,用GEE来检测组间的差异(干预和不干预)。相对于患者的知识,发现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 44.38,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可能有较高的糖尿病眼睛健康后测得分。此外,有较高的教育水平的患者在测试中可能得分较高。在研究期间干预组患者的糖尿病眼病知识显著增加。见表3、图1。
表3 患者糖尿病眼睛健康知识的整体模型效应
2.3 用GEE模型来评估组内差异 未发现常规治疗组内有统计学差异(χ2=12.44,P>0.05),但发现干预组内采取的措施间有差异性(P<0.05)。见表4。 与整体模型效应相似,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分数。另外, 使用基本分数作为比较测量,干预组的受试者在1周和3个月时的检测中更有可能得分较高。未发现干预组在第1周与3个月时的测试分数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图1 2组间3次测试的正答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虚线代表干预组,实线代表常规治疗组
表4 干预组内患者的糖尿病眼健康知识差异
2.4 患者参加研讨会情况 尽管干预组大多数患者(64.44%)参加了夜间的补充研讨会,这会强化最初检查给予的教育信息,但有显著比例的患者未参加(35.56%)。不参加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交通工具,工作需要以及家庭责任。参加研讨会的患者均认为其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患者知识的基线值和干预后的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经干预治疗后,干预组中与未参加者相比,参加研讨会的患者的同一时间点的知识评估无显著改善。
本研究通过采用GEE来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糖尿病预防保健策略知识,涉及到眼睛健康、视力保健和患者眼睛和视力保健满意度。结果发现,相对于患者的知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可能有较高的糖尿病眼睛健康后测得分。此外,有较高的教育水平的患者在测试中可能得分较高。在研究期间干预组患者的糖尿病眼病知识显著增加。并发现干预组内采取的措施间有差异性。使用基本分数作为比较测量,干预组的受试者在1周和3个月时的检测中更有可能得分较高。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显示,常规护理和强化干预组之间的患者满意度变量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的连续性和协调性问题也无明显差异。参加夜间研讨会的患者均认为其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患者知识的基线值和干预后的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经干预治疗后,干预组中与未参加者相比,参加研讨会的患者的同一时间点的知识评估无显著改善。
本研究结果反映了既往的基于证据建议的正确性, 即最佳的糖尿病治疗需要一个系统的方法和医护团队参与[7]。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与专家顾问的参与,如内分泌病专家和糖尿病教育专员,共同促成了该试验的成功。向基层医师报告患者眼部检查结果深受患者及其主治医生的接受。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眼睛检查平行进行的一个简洁的教育计划可应用于更广泛的患者群。一个关键信息可能应包括这样的声明:“及时发现和治疗常可预防糖尿病视力下降”,并强化没有眼部症状时的周期性散瞳眼底检查重要性的教育。 另外,应强化教育全身性疾病治疗对眼部并发症的影响。
本研究的结果可用于定制满足不同的患者群需要的护理干预治疗。最终目标是提高糖尿病人散瞳眼底检查的比例,以减少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障碍。
总之,在研究期间,强化干预组患者显示出糖尿病眼部病变的知识显著增加。患者可能从无眼部症状下散瞳检查的重要性的强化教育中获益。此外,糖尿病患者可以从跨学科法患者护理中受益。
1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The relationship of glycemic exposure (HbA1c) to the risk of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retinopathy in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iabetes,1995,44:968-983.
2 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Research Group.Early photocoagulation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ETDRS Report Number 9.Ophthalmology,1991,98:766-785.
3 Ferris FL III,Davis MD,Aiello LM.Treat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N Engl J Med,1999,341:667-678.
4 Fong DS,Aiello L,Gardner TW,et al.For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Position statement:retinopathy in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4,27:S84-S87.
5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Tigh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risk of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 (UKPDS 38).Br Med J,1998,317:703-713.
6 Aiello LM.Perspectives on diabetic retinopathy.Am J Ophthalmol,2003,136:122-125.
7 Aiello LP,Cahill MT,Wong JS.Systemic consider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Am J Ophthalmol,2001,132:760-776.
8 Optometri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ar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2002.http://www.aoa.org/documents/CPG-3.pdf.Accessed June 25,2007.
9 National Eye Institut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Diabetic eye disease:how much do you know? http://www.nei.nih.gov/health/ ded_quiz/index.asp.Accessed September 1,2006.
10 Bradley C.Handbook of Psychology and Diabetes.Singapore: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1994.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3.064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R 473.5
A
1002-7386(2014)13-2063-03
201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