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的鼻饲反流误吸原因及护理分析

2014-09-01 02:05:02王书秀杨志红齐秀芳张红霞付廷飞
河北医药 2014年13期
关键词:反流病情脑梗死

王书秀 杨志红 齐秀芳 张红霞 付廷飞

·护理研究·

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的鼻饲反流误吸原因及护理分析

王书秀 杨志红 齐秀芳 张红霞 付廷飞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82例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脑梗死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误吸症状控制时间、吞咽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脑梗死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实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再次出现吞咽障碍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针对性护理;鼻饲反流误吸;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

脑梗死疾病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症状的可能性为40%左右,此时如果一味经口进食很有可能会出现呛咳[1]。本次研究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2例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0.3±1.5)岁;脑梗死患病时间1~17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6±0.8)个月;误吸发生时间1~8 h,平均发生时间(2.7±0.4)h;观察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64~86岁,平均年龄(70.2±1.6)岁;脑梗死患病时间1~19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8±0.7)个月;误吸发生时间1~9 h,平均发生时间(2.6±0.5) h。2组患者上述四项自然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脑梗死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

1.2.2 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内容:(1)鼻饲前:①保证体位正确、舒适;②选择合适胃管并进行妥善固定;③保证胃管处于畅通状态,及时更换;④防止发生胃潴留;⑤鼻饲后保证护理畅通,保证口腔清洁,30 min尽量不吸痰[2]。

1.3 观察指标 选择2组患者的误吸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所需的时间、吞咽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对护理脑梗死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发症实际发生率、鼻饲反流误吸病情治疗效果、出院后再次出现吞咽障碍的人数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误吸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机体营养供给顺利且充足,没有对脑梗死疾病的治疗造成影响,没有出现相关并发症;有效:误吸症状表现明显好转,机体营养供给状态有大幅度改善,基本能够满足需要,脑梗死疾病的治疗略受到影响,没有出现相关并发症;无效:误吸症状表现没有好转,机体营养供给仍然存在极大困难,无法满足机体正常需要,脑梗死疾病的治疗受到严重影响,或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或导致患者死亡[3]。

2 结果

2.1 误吸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所需的时间、吞咽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比较 对照组经常规脑梗死疾病护理后(5.48±1.29)d患者误吸症状得到控制,护理后(13.36±1.64)d患者的吞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共计接受临床治疗(18.37±2.03)d;观察组经针对性病护理后(2.04±0.63)d患者误吸症状得到控制,护理后(7.94±1.28)d患者的吞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共计接受临床治疗(13.75±1.66)d。2组患者误吸症状控制时间、吞咽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误吸症状控制时间、吞咽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比较

组别误吸控制时间吞咽功能复常治疗总时间对照组5.48±1.2913.36±1.6418.37±2.03观察组2.04±0.637.94±1.2813.75±1.66P值<0.05<0.05<0.05

2.2 鼻饲反流误吸病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经常规脑梗死疾病护理后鼻饲反流误吸病情控制总有效为68.3%;观察组经针对性护理后鼻饲反流误吸病情控制总有效为90.2%。2组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病情治疗效果比较 n=41,例(%)

2.3 对护理脑梗死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发症实际发生率、吞咽障碍病情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在鼻饲反流误吸治疗和护理期间有9例出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2.0%;观察组在鼻饲反流误吸治疗和护理期间有2例出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9%。有32例对照组患者对临床脑梗死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满意度为78.0%;有39例观察组患者对临床脑梗死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满意度为95.1%。对照组停止治疗后有13例患者的吞咽障碍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为31.7%;观察组停止治疗后有4例患者的吞咽障碍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为9.8%。2组患者对护理脑梗死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发症实际发生率、吞咽障碍病情复发情况三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发症实际发生率、吞咽障碍病情复发情况 n=41,例(%)

3 讨论

为了能够充分保证脑梗死疾病吞咽障碍患者机体营养供给,对于胃肠道功能表现良好,但不能保证足够经口入量的患者,可以选择通过肠道途径喂养。肠内营养的相关操作流程简单,同时可以使胃肠消化功能维持正常,对胃肠黏膜进行保护,防止出现由于菌群失调所导致的肠源性感染,为患者提供机体活动必要的营养支持,对疾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但有资料显示,肠内营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易导致出现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较高,病情程度加重,病死率会明显增加[5]。经临床研究和实践后发现,导致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症状的主要原因包括:(1)患者胃肠动力明显不足;(2)患者在进食时所需体位不正确;(3)鼻饲速度掌握不当;(4)胃管规格选择不当;(5)胃管清洗和更换不及时;(6)鼻饲后实施吸痰操作。在疾病治疗的护理过程中,主要抓住上述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采用有效防止鼻饲反流误吸症状,需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6]。

1 高丽萍,霍春暖,张雅静,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9,34:392-393.

2 张捧玉,荀凤阁,周群拉,等.早期强化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13:251-252.

3 李冰,谭腾波.脑卒中患者鼻饲胃反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56-57.

4 董春辉,马兰军,张建华,等.卧床高龄鼻饲患者进餐体位与吸入性肺炎关系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11,36:792.

5 汤红玲,金玉珍,项安凤.护理干预预防昏迷患者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44例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0-21.

6 袁建梅.鼻饲置管深度与食物反流关系的探讨.护理与康复,2008,7:376.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3.063

056002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二科(王书秀、杨志红、齐秀芳);河北省邯郸市五矿邯邢职工总医院(张红霞);河北省邯郸市军分区卫生所(付廷飞)

R 473.5

A

1002-7386(2014)13-2061-03

2014-01-02)

猜你喜欢
反流病情脑梗死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0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28
了解胃食管反流病(GERD)
健康管理(2015年3期)2015-11-20 18:22:36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0期)2014-05-17 03:13:57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