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为己任 民族特色放光彩

2014-09-01 19:52陈蓉张竞文黄祖兴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歌少数民族广西

陈蓉+张竞文+黄祖兴

“噼啪噼啪、噼啪噼啪……”4月2日,时值农历三月初三,广西民族高中的球场上传来阵阵富有韵律的竹竿敲打声,这是学生们正在表演竹竿舞。这边敲打声未停,那边歌声又起,随后滚铁环等传统体育项目也齐上阵,还有壮族粽子、五色糯米饭、艾馍的制作表演,校园里热闹非凡。该校师生以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方式,迎接前来参加“‘三月三民族文化校园开放日”活动的四方来宾。

“广西民族高中真不简单。”大家这样夸奖道。近年来,该校以“彰显特色,锻造精品”为办学理念,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开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开办民族特招班、民族女子高中班、壮汉双语高中班以及寄宿制民族高中班,全力打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313”课程渗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感谢母校的培养,如果没有学校的精心栽培,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国家一级演员黄春艳这样感慨道。在广西民族高中今年举办的首届“三月三”民族文化校园开放日活动上,她重返母校,以一首《请到我的家》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情厚意。如今她取得了优异成绩,踏上了国家乃至世界的舞台,向世人展示了壮族淳朴优美的民族歌曲。

除了黄春艳,广西民族高中还培养出了花青燕、唐倩、杨桂花、张吴巧觅等一批优秀学生。多年来,该校坚持走民族特色办学之路,把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作为培育优秀学生的突破口,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做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2012年,该校在总结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了“313”特色课程,提出“在校生每人至少要学会3首广西民歌,学会跳1支广西民间舞蹈,掌握3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目标,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该校校长石朝雄告诉记者:“‘313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的目标是以‘313为引子,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少数民族歌曲、舞蹈与体育项目,让学生更深入地领会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据该校音乐教师覃正湖介绍,“313”课程中所教授的歌曲以少数民族歌曲为主,但由于这些乐曲没有现成可用的文本,所以,学校每年都要下乡采风,收集各地民歌,用民族语言记录,再请当地青年人翻译,整理成册后再教给学生。覃正湖说:“这些歌曲都是各少数民族同胞根据生活体验创作的,不仅融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因素,更饱含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有利于健康成长。”

广西民族高中的校园里每周都会出现学生跳集体舞的情景,这已成为该校的独特风景。该校舞蹈教师吴丹告诉记者:“每年教学1支内容相异的民族舞蹈是‘313课程必不可少的项目。”她和其他几位老师负责多耶舞、竹竿舞、扁担舞、芦笙踩堂舞等多种舞蹈的教学,将每年下乡采风收集回来的少数民族舞蹈整编成简单、统一、美观且适合学生的集体舞,同时保持了该舞蹈原有的民族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解舞蹈的由来和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播民族文化。吴丹说:“学生们都很喜欢跳民族集体舞,因为这些民族集体舞都很欢快,有娱乐因素,所以学生把舞蹈课当作课外活动,玩得很开心。”

广西民族高中将少数民族歌舞教学形成课程,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校内外许多舞台上都留下了该校学生的身影。该校师生先后参加北京奥运会广西原生态民歌展演、香港两地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日本“第33届全国高等学校文化节”国际演出活动、全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启动仪式演出、桂台少数民族民俗交流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绿城歌台”文艺演出等,均受到观众、评委的好评。

“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该校体育教师李娜自豪地说,“我们每年都会挑选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集体项目,兼顾学生的兴趣与项目的观赏性,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该校将少数民族体育教学融入到每节体育课中,教学生踢毽子、抛绣球、打陀螺、跳竹杠舞等。如今,学生们大都能熟练掌握这些体育项目,在午饭或晚饭后,操场上到处可见学生们玩耍的身影,有的打陀螺,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竹杠舞,好不热闹!李娜说:“经过学习,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上课积极性也提高了。下一步,我们准备引入藤球教学。”采访间隙,记者和学生一起体验了一回抛绣球,当五彩的绣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时,在场的人都开心地笑了。

以民族为基础,以个性为根本

就读于广西民族高中2011级音乐特长生班的毛南族姑娘韦婷婷走了师姐黄春艳的“老路”,年纪轻轻的她上过不少舞台演出,还在2013年桂台少数民族民俗交流活动上一展歌喉,获得了好评。“像婷婷这样优秀的学生,将来一定有很好的成就。”覃正湖老师这样夸赞道。三年前,作为特长生招生负责人的覃正湖,为该校的音乐特长生班招来了这只灵气十足的“小百灵”。

严把招生关是广西民族高中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每年的4月之后,该校的音乐教师就开始了繁忙的招生工作,为学校音乐特长生班精挑细选音乐苗子。除上文提及的韦婷婷,花青燕也是该校“慧眼识珠”并精心培养的优秀学生。当年,覃正湖等几位教师来到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通过向当地民众询问发现了花青燕,并亲自敲开她的家门,把这个吹拉弹唱都会的学生招进学校。经过系统的训练,2013年,花青燕在中央电视台《争奇斗艳》节目中崭露头角,荣获亚军和“最佳人气歌手奖”。

该校严把招生关,狠抓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获得了长足发展,走上了宽阔的成长道路。覃正湖说:“教学上,我们以3个学生为一个单位,采取‘以一对三的形式进行精品教学,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进行科学辅导,让每个学生每周都能得到两次‘一对一的辅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该校音乐特长生班的学生本科上线率为80%,专科以上上线率为100%。

石朝雄校长说:“我们要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有特长的少数民族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为此,该校开设了普教、职教相结合的音乐特长生班,采用职教版艺术科目教材与普教版文化课教材相互搭配的形式,在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在民族歌舞、民族乐器等教学上,除了常规教学,该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外出参加交流演出,并请专家到校指导。

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也是广西民族高中狠抓的一项工作。该校于2013年秋季学期起开办了免学费壮汉双语高中班,开设壮语选修课,面向全区定向招生,并承担了多项自治区相关研究实验课题。石朝雄校长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必须让他们熟悉少数民族语言。”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壮语专业的刘锦强是该校壮汉双语教学的老师,他告诉记者:“壮文虽然比较复杂,但教学并不很难,因为学生会讲壮语母语,基础较好。”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状语学习氛围,该校在每个年级都开设了一个壮汉双语高中班,并从高二年级起开设选修课,教语音、语法、文选,该校教师还自编了校本教材,因材施教,夯实学生的基础。该校壮汉双语高中班的周春兰说:“我虽是壮族人,会讲壮话,但在来学校之前,我都不知道壮话还有这么多种方言,也不了解壮文化。我希望通过系统地学习壮文和壮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将来当一名老师,将这些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广西民族高中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工作,以此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该校组织教师开展了“广西民族精品歌舞项目研究”,并形成了多个课题,如“壮族民歌教学法”“广西壮族民间风俗歌舞品牌课程建设”“民族手工蜡染艺术品牌课程建设”等;教师们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如《浅谈广西原生态民歌现状》《浅谈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教学法》《谈壮族民歌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把准民间舞蹈教学的脉搏,做到神形兼备、意韵融合》等,都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此外,该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民歌进课堂》,也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广西民族高中凭借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书写了一所民族高中蓬勃发展的新篇章,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南宁市毕业班工作成绩卓越奖等多项荣誉,是南宁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学校。今年3月,该校申报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创建学校并获得通过,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下一步,该校还将成立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室、民族工艺美术研究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室、民族语言研究室、广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图书资料信息中心等机构,全方位实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石朝雄校长说:“我们将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特色办学的质量与品位,争取利用5—10年的时间,把学校办成一所民族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学校。”

(责编 蒙秀溪)

“噼啪噼啪、噼啪噼啪……”4月2日,时值农历三月初三,广西民族高中的球场上传来阵阵富有韵律的竹竿敲打声,这是学生们正在表演竹竿舞。这边敲打声未停,那边歌声又起,随后滚铁环等传统体育项目也齐上阵,还有壮族粽子、五色糯米饭、艾馍的制作表演,校园里热闹非凡。该校师生以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方式,迎接前来参加“‘三月三民族文化校园开放日”活动的四方来宾。

“广西民族高中真不简单。”大家这样夸奖道。近年来,该校以“彰显特色,锻造精品”为办学理念,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开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开办民族特招班、民族女子高中班、壮汉双语高中班以及寄宿制民族高中班,全力打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313”课程渗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感谢母校的培养,如果没有学校的精心栽培,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国家一级演员黄春艳这样感慨道。在广西民族高中今年举办的首届“三月三”民族文化校园开放日活动上,她重返母校,以一首《请到我的家》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情厚意。如今她取得了优异成绩,踏上了国家乃至世界的舞台,向世人展示了壮族淳朴优美的民族歌曲。

除了黄春艳,广西民族高中还培养出了花青燕、唐倩、杨桂花、张吴巧觅等一批优秀学生。多年来,该校坚持走民族特色办学之路,把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作为培育优秀学生的突破口,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做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2012年,该校在总结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了“313”特色课程,提出“在校生每人至少要学会3首广西民歌,学会跳1支广西民间舞蹈,掌握3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目标,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该校校长石朝雄告诉记者:“‘313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的目标是以‘313为引子,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少数民族歌曲、舞蹈与体育项目,让学生更深入地领会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据该校音乐教师覃正湖介绍,“313”课程中所教授的歌曲以少数民族歌曲为主,但由于这些乐曲没有现成可用的文本,所以,学校每年都要下乡采风,收集各地民歌,用民族语言记录,再请当地青年人翻译,整理成册后再教给学生。覃正湖说:“这些歌曲都是各少数民族同胞根据生活体验创作的,不仅融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因素,更饱含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有利于健康成长。”

广西民族高中的校园里每周都会出现学生跳集体舞的情景,这已成为该校的独特风景。该校舞蹈教师吴丹告诉记者:“每年教学1支内容相异的民族舞蹈是‘313课程必不可少的项目。”她和其他几位老师负责多耶舞、竹竿舞、扁担舞、芦笙踩堂舞等多种舞蹈的教学,将每年下乡采风收集回来的少数民族舞蹈整编成简单、统一、美观且适合学生的集体舞,同时保持了该舞蹈原有的民族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解舞蹈的由来和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播民族文化。吴丹说:“学生们都很喜欢跳民族集体舞,因为这些民族集体舞都很欢快,有娱乐因素,所以学生把舞蹈课当作课外活动,玩得很开心。”

广西民族高中将少数民族歌舞教学形成课程,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校内外许多舞台上都留下了该校学生的身影。该校师生先后参加北京奥运会广西原生态民歌展演、香港两地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日本“第33届全国高等学校文化节”国际演出活动、全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启动仪式演出、桂台少数民族民俗交流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绿城歌台”文艺演出等,均受到观众、评委的好评。

“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该校体育教师李娜自豪地说,“我们每年都会挑选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集体项目,兼顾学生的兴趣与项目的观赏性,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该校将少数民族体育教学融入到每节体育课中,教学生踢毽子、抛绣球、打陀螺、跳竹杠舞等。如今,学生们大都能熟练掌握这些体育项目,在午饭或晚饭后,操场上到处可见学生们玩耍的身影,有的打陀螺,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竹杠舞,好不热闹!李娜说:“经过学习,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上课积极性也提高了。下一步,我们准备引入藤球教学。”采访间隙,记者和学生一起体验了一回抛绣球,当五彩的绣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时,在场的人都开心地笑了。

以民族为基础,以个性为根本

就读于广西民族高中2011级音乐特长生班的毛南族姑娘韦婷婷走了师姐黄春艳的“老路”,年纪轻轻的她上过不少舞台演出,还在2013年桂台少数民族民俗交流活动上一展歌喉,获得了好评。“像婷婷这样优秀的学生,将来一定有很好的成就。”覃正湖老师这样夸赞道。三年前,作为特长生招生负责人的覃正湖,为该校的音乐特长生班招来了这只灵气十足的“小百灵”。

严把招生关是广西民族高中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每年的4月之后,该校的音乐教师就开始了繁忙的招生工作,为学校音乐特长生班精挑细选音乐苗子。除上文提及的韦婷婷,花青燕也是该校“慧眼识珠”并精心培养的优秀学生。当年,覃正湖等几位教师来到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通过向当地民众询问发现了花青燕,并亲自敲开她的家门,把这个吹拉弹唱都会的学生招进学校。经过系统的训练,2013年,花青燕在中央电视台《争奇斗艳》节目中崭露头角,荣获亚军和“最佳人气歌手奖”。

该校严把招生关,狠抓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获得了长足发展,走上了宽阔的成长道路。覃正湖说:“教学上,我们以3个学生为一个单位,采取‘以一对三的形式进行精品教学,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进行科学辅导,让每个学生每周都能得到两次‘一对一的辅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该校音乐特长生班的学生本科上线率为80%,专科以上上线率为100%。

石朝雄校长说:“我们要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有特长的少数民族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为此,该校开设了普教、职教相结合的音乐特长生班,采用职教版艺术科目教材与普教版文化课教材相互搭配的形式,在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在民族歌舞、民族乐器等教学上,除了常规教学,该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外出参加交流演出,并请专家到校指导。

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也是广西民族高中狠抓的一项工作。该校于2013年秋季学期起开办了免学费壮汉双语高中班,开设壮语选修课,面向全区定向招生,并承担了多项自治区相关研究实验课题。石朝雄校长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必须让他们熟悉少数民族语言。”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壮语专业的刘锦强是该校壮汉双语教学的老师,他告诉记者:“壮文虽然比较复杂,但教学并不很难,因为学生会讲壮语母语,基础较好。”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状语学习氛围,该校在每个年级都开设了一个壮汉双语高中班,并从高二年级起开设选修课,教语音、语法、文选,该校教师还自编了校本教材,因材施教,夯实学生的基础。该校壮汉双语高中班的周春兰说:“我虽是壮族人,会讲壮话,但在来学校之前,我都不知道壮话还有这么多种方言,也不了解壮文化。我希望通过系统地学习壮文和壮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将来当一名老师,将这些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广西民族高中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工作,以此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该校组织教师开展了“广西民族精品歌舞项目研究”,并形成了多个课题,如“壮族民歌教学法”“广西壮族民间风俗歌舞品牌课程建设”“民族手工蜡染艺术品牌课程建设”等;教师们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如《浅谈广西原生态民歌现状》《浅谈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教学法》《谈壮族民歌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把准民间舞蹈教学的脉搏,做到神形兼备、意韵融合》等,都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此外,该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民歌进课堂》,也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广西民族高中凭借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书写了一所民族高中蓬勃发展的新篇章,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南宁市毕业班工作成绩卓越奖等多项荣誉,是南宁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学校。今年3月,该校申报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创建学校并获得通过,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下一步,该校还将成立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室、民族工艺美术研究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室、民族语言研究室、广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图书资料信息中心等机构,全方位实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石朝雄校长说:“我们将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特色办学的质量与品位,争取利用5—10年的时间,把学校办成一所民族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学校。”

(责编 蒙秀溪)

“噼啪噼啪、噼啪噼啪……”4月2日,时值农历三月初三,广西民族高中的球场上传来阵阵富有韵律的竹竿敲打声,这是学生们正在表演竹竿舞。这边敲打声未停,那边歌声又起,随后滚铁环等传统体育项目也齐上阵,还有壮族粽子、五色糯米饭、艾馍的制作表演,校园里热闹非凡。该校师生以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方式,迎接前来参加“‘三月三民族文化校园开放日”活动的四方来宾。

“广西民族高中真不简单。”大家这样夸奖道。近年来,该校以“彰显特色,锻造精品”为办学理念,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开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开办民族特招班、民族女子高中班、壮汉双语高中班以及寄宿制民族高中班,全力打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313”课程渗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感谢母校的培养,如果没有学校的精心栽培,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国家一级演员黄春艳这样感慨道。在广西民族高中今年举办的首届“三月三”民族文化校园开放日活动上,她重返母校,以一首《请到我的家》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情厚意。如今她取得了优异成绩,踏上了国家乃至世界的舞台,向世人展示了壮族淳朴优美的民族歌曲。

除了黄春艳,广西民族高中还培养出了花青燕、唐倩、杨桂花、张吴巧觅等一批优秀学生。多年来,该校坚持走民族特色办学之路,把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作为培育优秀学生的突破口,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做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2012年,该校在总结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了“313”特色课程,提出“在校生每人至少要学会3首广西民歌,学会跳1支广西民间舞蹈,掌握3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目标,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该校校长石朝雄告诉记者:“‘313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的目标是以‘313为引子,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少数民族歌曲、舞蹈与体育项目,让学生更深入地领会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据该校音乐教师覃正湖介绍,“313”课程中所教授的歌曲以少数民族歌曲为主,但由于这些乐曲没有现成可用的文本,所以,学校每年都要下乡采风,收集各地民歌,用民族语言记录,再请当地青年人翻译,整理成册后再教给学生。覃正湖说:“这些歌曲都是各少数民族同胞根据生活体验创作的,不仅融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因素,更饱含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有利于健康成长。”

广西民族高中的校园里每周都会出现学生跳集体舞的情景,这已成为该校的独特风景。该校舞蹈教师吴丹告诉记者:“每年教学1支内容相异的民族舞蹈是‘313课程必不可少的项目。”她和其他几位老师负责多耶舞、竹竿舞、扁担舞、芦笙踩堂舞等多种舞蹈的教学,将每年下乡采风收集回来的少数民族舞蹈整编成简单、统一、美观且适合学生的集体舞,同时保持了该舞蹈原有的民族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解舞蹈的由来和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播民族文化。吴丹说:“学生们都很喜欢跳民族集体舞,因为这些民族集体舞都很欢快,有娱乐因素,所以学生把舞蹈课当作课外活动,玩得很开心。”

广西民族高中将少数民族歌舞教学形成课程,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校内外许多舞台上都留下了该校学生的身影。该校师生先后参加北京奥运会广西原生态民歌展演、香港两地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日本“第33届全国高等学校文化节”国际演出活动、全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启动仪式演出、桂台少数民族民俗交流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绿城歌台”文艺演出等,均受到观众、评委的好评。

“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该校体育教师李娜自豪地说,“我们每年都会挑选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集体项目,兼顾学生的兴趣与项目的观赏性,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该校将少数民族体育教学融入到每节体育课中,教学生踢毽子、抛绣球、打陀螺、跳竹杠舞等。如今,学生们大都能熟练掌握这些体育项目,在午饭或晚饭后,操场上到处可见学生们玩耍的身影,有的打陀螺,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竹杠舞,好不热闹!李娜说:“经过学习,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上课积极性也提高了。下一步,我们准备引入藤球教学。”采访间隙,记者和学生一起体验了一回抛绣球,当五彩的绣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时,在场的人都开心地笑了。

以民族为基础,以个性为根本

就读于广西民族高中2011级音乐特长生班的毛南族姑娘韦婷婷走了师姐黄春艳的“老路”,年纪轻轻的她上过不少舞台演出,还在2013年桂台少数民族民俗交流活动上一展歌喉,获得了好评。“像婷婷这样优秀的学生,将来一定有很好的成就。”覃正湖老师这样夸赞道。三年前,作为特长生招生负责人的覃正湖,为该校的音乐特长生班招来了这只灵气十足的“小百灵”。

严把招生关是广西民族高中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每年的4月之后,该校的音乐教师就开始了繁忙的招生工作,为学校音乐特长生班精挑细选音乐苗子。除上文提及的韦婷婷,花青燕也是该校“慧眼识珠”并精心培养的优秀学生。当年,覃正湖等几位教师来到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通过向当地民众询问发现了花青燕,并亲自敲开她的家门,把这个吹拉弹唱都会的学生招进学校。经过系统的训练,2013年,花青燕在中央电视台《争奇斗艳》节目中崭露头角,荣获亚军和“最佳人气歌手奖”。

该校严把招生关,狠抓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获得了长足发展,走上了宽阔的成长道路。覃正湖说:“教学上,我们以3个学生为一个单位,采取‘以一对三的形式进行精品教学,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进行科学辅导,让每个学生每周都能得到两次‘一对一的辅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该校音乐特长生班的学生本科上线率为80%,专科以上上线率为100%。

石朝雄校长说:“我们要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有特长的少数民族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为此,该校开设了普教、职教相结合的音乐特长生班,采用职教版艺术科目教材与普教版文化课教材相互搭配的形式,在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在民族歌舞、民族乐器等教学上,除了常规教学,该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外出参加交流演出,并请专家到校指导。

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也是广西民族高中狠抓的一项工作。该校于2013年秋季学期起开办了免学费壮汉双语高中班,开设壮语选修课,面向全区定向招生,并承担了多项自治区相关研究实验课题。石朝雄校长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必须让他们熟悉少数民族语言。”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壮语专业的刘锦强是该校壮汉双语教学的老师,他告诉记者:“壮文虽然比较复杂,但教学并不很难,因为学生会讲壮语母语,基础较好。”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状语学习氛围,该校在每个年级都开设了一个壮汉双语高中班,并从高二年级起开设选修课,教语音、语法、文选,该校教师还自编了校本教材,因材施教,夯实学生的基础。该校壮汉双语高中班的周春兰说:“我虽是壮族人,会讲壮话,但在来学校之前,我都不知道壮话还有这么多种方言,也不了解壮文化。我希望通过系统地学习壮文和壮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将来当一名老师,将这些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广西民族高中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工作,以此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该校组织教师开展了“广西民族精品歌舞项目研究”,并形成了多个课题,如“壮族民歌教学法”“广西壮族民间风俗歌舞品牌课程建设”“民族手工蜡染艺术品牌课程建设”等;教师们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如《浅谈广西原生态民歌现状》《浅谈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教学法》《谈壮族民歌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把准民间舞蹈教学的脉搏,做到神形兼备、意韵融合》等,都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此外,该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民歌进课堂》,也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广西民族高中凭借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书写了一所民族高中蓬勃发展的新篇章,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南宁市毕业班工作成绩卓越奖等多项荣誉,是南宁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学校。今年3月,该校申报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创建学校并获得通过,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下一步,该校还将成立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室、民族工艺美术研究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室、民族语言研究室、广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图书资料信息中心等机构,全方位实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石朝雄校长说:“我们将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特色办学的质量与品位,争取利用5—10年的时间,把学校办成一所民族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学校。”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民歌少数民族广西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藤县水上民歌
广西广西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广西尼的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穿花衣 唱民歌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