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今朝,姚先林
摘要:基于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文章根据TQM的基本思想,从顾客及其需求辨识、课程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质量改进等方面提出了TQM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要点。课程组织和教学计划要紧紧围绕质量环,才能稳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64-02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据统计,在管理学类47个本科专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连续三年排名前5。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提高其就业竞争力,许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都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甚至有些高校的非经管类专业也将该课程作为公选课或常识课列入培养计划的选修课范围)。本文将以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关键控制点,以期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整体质量提供借鉴。
一、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含义
上世纪6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Feigenbaum和Juran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以下简称TQM)的概念,该理论和实践迅速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普遍接受和应用。TQM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和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它的主要思想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用户为中心,突出人的积极作用;二是预防为主,强调事前控制;三是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有严密的管理体系;四是注重持续改进。TQM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全面的质量概念,即质量管理的对象是广义的质量;其次是全员参与,指质量是首要职责,每个人都要为质量承担责任;最后是全过程实施,TQM涵盖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1]。
二、实施TQM的基础性工作
TQM的工作方法和相应的行动步骤主要有两个,一是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循环,二是基于PDCA的质量目标管理。任何一种方法的实施都需要有基本的前提条件。综合来看,实施TQM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标准和规范化工作,准确的统计和测量工作,时刻更新的质量信息工作,常规性的质量教育工作,清晰的质量责任制,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TQM强调自主管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领导要注重鼓励、引导等激励手段的应用,尽量避免压制和批评、抱怨,营造宽容、宽松的氛围。
三、TQM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1.顾客及顾客需求辨识及定位。TQM十分强调顾客的中心地位,注重顾客满意应该贯穿于TQM的所有活动。TQM始于顾客和顾客需求的辨识,终于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服务主体为课程组教师,其需求主体可以分为直接顾客和远端顾客,直接顾客为选课学生,远端顾客为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对简单,即希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知识和技能,能独立操作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模块。而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该课程学习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认为在众多可供选择的课程中,觉得该课程相对简单,容易修满获取学位所需要学分;二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兴趣,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将来的职业选择之一(但不确定),希望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作进一步了解;三是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中明确将选择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理念,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立志从事管理学方面研究的同学,这部分同学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获得有助于考研和将来研究生阶段所需要的知识。除了该课程成熟的理论体系外,他们还比较关注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理论热点问题。
2.课程教学准备。课程的准备阶段要确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明确教学过程,确定课程评价方式。在明确课程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优秀目标和卓越目标。该目标体系要能体现课程的学习特点和不同顾客对知识技能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既要服从教学目标的要求,也要考虑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关联性特点。可以按不同的需求对学习讨论小组进行分组,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指定不同的文献阅读材料和讨论内容。课程任务安排按照梯度原则设计,力争实现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多点覆盖。教学过程设计要根据课程学习的一般规律和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确定关键控制点,如课岗位分析和职位评价的关系可以作为一个控制点,以使学生理解该职能活动之间同一起点、不同目的和指向的关系。课程的评价方式、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针对课程学习目标,由课程组教师共同设计与拟定,可以综合考虑面试、笔试和模拟操作等方法,既要有过程记录和考核,又要有总结性的评价和沟通。
3.课程教学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保证质量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有效手段,按照质量计划中的关键控制点和质量要求,主讲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整体质量标准充当引导与辅助角色,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并组织课堂讨论与互动[2]。过程控制设计为多线并行方式,控制主体如教学组和学生评教委员会要根据质量计划中设定的测量点进行综合衡量,比较分析衡量结果与质量标准的差异;主讲教师要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主讲教师也可以按照教学质量计划自查自纠。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组要组织成员听课和观摩,通过学生的直接表现判断教学质量。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测量既要有针对群体的衡量指标,又要有针对个体的或特定对象的测量。针对群体的测量可以在抽样统计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或测试的方法。
4.教学质量改进。持续质量改进是TQM的精髓,TQM的核心就在于质量保证体系和不断的质量改进。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之一是质量信息和质量记录。质量信息和质量记录主要来源于质量计划和质量过程控制。为体现全员参与,课程质量改进需要综合考虑课程承担教师、学生和课程组的意见。相关信息收集渠道要覆盖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既包括课程开始之前的意见,也包括课程结束后的学生反馈,甚至可以包括毕业学生的意见。学生毕业后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的反思和建议可能更具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课程结束后,课程组需要组织专门的研讨会,对各个教学质量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梳理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形成新的操作指南和质量计划,并以此为依据对课程组教师进行培训。另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组要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课程承担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体会介绍教学的实施整体情况,并就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进行解释。课程组在对学生调研基础上提出课程质量改进方向、改进方法、改进措施和改进目标,保证教学效果的持续改进,不断地总结和提升才能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马风才.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5.
[2]叶翠,余佶成.TQM视角下的高校教学质量体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作者简介:邓今朝(1969-),男,湖北宜昌人,博士,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姚先林(1978-),男,湖北荆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