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针对国文逐渐走向浮躁的迹象,本文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欣赏的过程,提出了文学品读是困境再造的观点。希冀国人能够保持文学的清新,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曲径通幽处。
关键词:想象;情思美;语言美;静;美感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05-02
从根本上说,文学作品赏读是一种困境再造的过程。《荷塘月色》的欣赏便是如此。困境再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想象不仅对于文学家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我们的欣赏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这样说,文学家在困境中通过想象再创了文学形象,我们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文学家的艺术构思,丰富再现文学家所创造的形象。昔读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向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至今令人难忘的是整首诗以池塘为喻,说明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吸取新鲜营养的道理。世间万事万物,犹如那渠中的流水,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鲜活。人,若停止学习,学问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可言!《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面对风雨飘摇的时局,他和许多中国人一样,悲愤过苦闷过彷徨过。而能将这种在困境中悲愤苦闷彷徨的心绪流于笔端,以横空问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出现的,唯朱自清!《荷塘月色》之美,美在情思,美在语言。
一、情思美
1.不宁静。不宁静就得想方设法得静。到哪里去得呢?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景致吧!于是乎,在“月亮升高,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时候,在“妻在室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的时候。求静的朱自清“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了”。
2.求静。在哪里求呢?在幽僻、寂寞的小煤屑路上,在苍茫的月光下,在参差斑驳的树影中,在阴阴的树色里,在隐约的远山旁,在弹奏的蛙声与嘶鸣的蝉声中,在曲曲折折的荷塘上。
3.得静。“这一片天地好像还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此刻,朱先生多像一个冲出尘世牢笼的囚徒,在尽情地享受荷塘与月色带给他的种种愉悦与自由。可惜,这种享受是短暂的。
4.出静。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从哪些文字可看出朱先生出静了呢?“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5.回归现实。当忽然想起江南的旧俗采莲的事情的时候,当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时候。作者回到现实了么?没有。当作者想着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此刻,才算作者回到现实。妻,陈竹隐,作为文学符号,在这里完成了作者的情思回归。妻子和许多当时尚未觉醒的中国人一样,往往对畸形的现实是满足的。而先知先觉的难得糊涂的有气节的朱自清和陶渊明、李白等自洁的知识分子一样,对强食弱肉物俗横流浊浪滔天的现实是不满的。他们纠结于不民主不自由不仁义不道德的现实,他们很想振臂一呼,去唤醒麻木的同室人,可是,理性又告诉他们,这样做,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他们只好固守心灵的纯洁以描写一幅幅心灵的幻境来偷得半刻的逍遥。这片刻的逍遥,虽然,往往是短命的,但是,她,往往又是先生们想要的。虽然,先生们不想要的,残酷的现实才是永恒的——看看这生死大搏杀的客观世界就明白这一点了。
二、语言美
1.叠字。叠字的使用往往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平平常常的花草树木,荷塘山水,在朱自清的笔下总是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妙不可言。下例叠字的使用就是——树: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荷塘:曲曲折折;远山:隐隐约约;荷花:亭亭;叶子:田田;清香:缕缕;流水:脉脉。
2.动词。泻:“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化静为动,突出月光的流动美。浮:“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字绘出了“雾”的轻飘朦胧。洗:“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洗字如梦似幻,突出了月光的迷蒙柔和;薄雾的轻笼飘浮;荷塘的恍如仙境。画:“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字如高手泼墨挥毫绘画,一气呵成!奏:“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光与影靠视觉感知,而小提琴演奏名曲,需听觉感知。这让人灵魂颠倒的感知如万类竞劫,“山月照弹琴”,如追求天人合一的王维“自顾无长策,空白返归林”,又如苏小妹为她的如意郎君“双手推开窗前月”样的呼唤!
3.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就是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此处,把嗅觉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听觉感观上,目的是使文章的语言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平常,我们说“您笑得很甜”是也,“红杏枝头春意闹”是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也,“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也是也。
4.博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将静态的荷花比喻为动态的明珠、星星、美人。在淡淡的月光辉映下的荷花,在绿叶衬托上的荷花,其忽明忽暗,纤尘不染的美质,犹如明珠,可藏;犹如星星,闪光;犹如美人,宛在水中央,让想念的人儿,断肠!这种比喻,即如描写下雪诗“天下一笼统,井上黑窟隆;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样,博喻,往往会用多个体喻来描写本体的几种状态。
5.引用。“于是又想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许。”引用的目的在于深化文意。
6.反衬。“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鸟鸣山更幽。”此处,用蝉声与蛙声反衬荷塘四周的自然环境的出奇的静,而这出奇的静又用以反衬自己心中极度的“不宁静”。在作者看来,自由是蝉儿的蛙儿的妻儿的,我仍难得糊涂,仍会一如既往地在苦难中挣扎,在痛苦中徘徊。作者为何会在痛苦中徘徊?为何心里总是“不宁静”?这要由君子的美德想到荷花的美质。周敦颐云“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随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爱莲说》)。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朱自清与周、杨一样,都是喜欢荷花的。他们之所以喜欢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气质。
荷花的这种气质与古今有气节的知识分子向来所秉承的“清高”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清高”,向来又是一种与世俗的价值取向相背的行为和思想。清高的知识分子往往不趋同于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退隐躬耕,“采菊东篱下”是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也;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享用美国人抛给的救命面粉亦是也。他们往往不会与尘世同流合污,而会用手中那生花妙笔,描绘出超世拔俗的心灵幻境用以填补心里的种种“不宁静”。朱自清将“颇不宁静”的心绪幻化为《荷塘月色》,也许如此吧。文学欣赏,也许就像千古纷争所演绎的政治求权,军事求谋,经济求利,文学求美一样,是一种困境再造的过程。今天,在物质潮流裹挟之下的中国,如朱自清一样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然而,朱自清崇高的民族精神价值至今仍未完全沉陷,永恒存在于人群中的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也没有完全消失。诸如朱自清一类的人,仍会用他们那一颗颗纯真的良心,指引着自己去践行人类最质朴的信仰。他们,也仍会像朱自清那样,固守道德的底线,将朱自清的传统张扬到极致,在王维的“空山”上,在朱自清的荷塘旁建起超世拔俗的心灵楼阁,让人类赋予自然以文学之美。诚如是,我们的国人与国文将不会人为地走向浮躁走向功利走向肤浅!
文学欣赏千难万难,最难的不是把别人的金钱放进自己的口袋里,而是将自己的想法放进她人的脑袋里。这种放进的过程就是困境再创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如果,我们能走进文本的幽深处,赏天籁之音,悟神来之笔,鉴作者似平凡而深刻,似远古而现在,似心动而神摇的故事,那么,我们则有可能“等闲识得东风面”,看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文学美景。
作者简介:赵宗明(1951-),男,四川成都人,大学本科,成都广播大学高级技工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中外文学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