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定力 举措得当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2014-09-01 18:27李子彬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企业

李子彬

一、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及政策环境

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4%,在合理增长区间之内,较上年同期和全年指标都放缓0.3个百分点,就业形势稳定,1—5月城镇新增就业607万人。物价水平稳定,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5月份物价指数2.5%。中小微企业长期向好趋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小企业自身经营信心大体平稳。

但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比较大。一是产能过剩行业增速放缓,粗钢、玻璃、水泥、有色金属、造船等产能过剩行业产量下降,是导致工业生产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减速,一季度投资增长17.6%,分别比上年同期和全年放缓3.3和2.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面临资金约束和企业对市场预期下降。三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五大困难。人工、土地、房租、物流成本增长快速。市场需求不足,一季度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2.01万亿元,增长13.46%。融资难、融资贵仍然突出,财务成本居高不下。税费负担重,税费减负政策门槛高,落实不到位,政策效应未能充分显现。创新转型升级难,缺少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支撑。四是多种因素交织,导致财政金融风险上升。产能过剩行业大规模兼并、重组或破产,影子银行和民间借贷规模还在扩大,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增加,房地产泡沫等四项主要因素,造成财政、金融潜在风险快速增大。

2013年下半年,国务院颁布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十九项60条政策措施,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对此给予了积极评价。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中,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比重比较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小微企业的高度关注。各地各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政策措施。有些地方,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这些政策措施增强了企业克服困难、继续发展的信心。问卷调查显示,92%的小微企业反映,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

但是,贯彻落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政策扶持力度过小,或者缺乏相应的操作细则,致使一些政策无法落实。比如,年应纳税所得额的起征点从6万元改为10万元,没有多少企业能享受到这项政策。陕西省小微企业145.5万户,享受到该项政策的仅2536户,减免税额967万元。成都市小微企业87万户,享受该项政策的2012年为165户,2013年为159户,减免税额为104万元和72.3万元。国务院2012年规定,三年内一律停止向小微企业征收行政收费。调查表明,只有23%的企业“不存在”和“减少”,77%的企业“没有减少”和“增加”。国家建立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156亿,比5年前2.5亿元是大大地增加了,但是相对于全国1530万户企业,仍然太少,而且这些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也是大打折扣。国务院文件中提出,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改制为村镇银行,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户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成村镇银行。原因是银监会规定,成立村镇银行要符合条件的大中型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小额贷款公司的老板没有意愿和动力。

总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增强,企业发展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目前,需要国务院各部门、各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制定操作细则,加快进度。

二、保持定力,举措得当,实现今年GDP增长7.5%左右

(一)加大优质投资,保持投资率20%左右

今年1—5月,消费、投资、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动力指标都略低于去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2.0%,扣除物价指数的因素,实际增长10.9%,而2013年上述指标分别为13.1%和11.5%。一季度投资增长17.6%,也低于去年的19.6%。5月份出口增长7.0%,低于去年的7.9%。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我国经济增长应以消费拉动为主,不依靠投资和外贸出口为主。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无疑是正确的,全社会对上述观点都有共识。但是真正做到这样,尚需几年的努力。解决实际问题,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切不可停留在书生议论的水平。扩大消费,一是需要老百姓有钱,二是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敢花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实存在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失调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20年前的50%左右,逐年下降至现在的30%多一点。但是,我们能够在一、二年之内就把一次分配的比重提高到50%多吗?居民消费增长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的水平还不够高,老百姓有钱不敢花,留着“防老”。但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起覆盖全国、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多年努力,不是一、二年就可以完成的。让老百姓手里有更多的钱,又没有后顾之忧,敢花钱,这不是一、二年就能实现的。

扩大外贸出口拉动GDP增长也面临相似的问题。世界经济保持了复苏的势头,特别是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国际需求会缓慢增长。但是扩大外贸出口仍然面临多种问题。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出口的政策措施,5月份出口增长7%,全年的外贸出口有望达到7.5%左右,这对拉动GDP的增长也是有限的。

所以,完成GDP全年增长7.5%左右,适度增加有效投资是关键因素。只要不投资建楼堂馆所,不投资到产能过剩产业,而是投资到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城镇社会保障房建设、西部地区交通、高速铁路、工业技术改造等方面,一方面可以拉动今年的GDP,另一方面也为我国长远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十分小心谨慎地处理好房地产泡沫,既不要助长泡沫增长,又不要使这个泡沫一下子破裂

十几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各级政府没有认真解决好中低收入者的安居住房工程。各级政府对以廉租房为主的社会保障住房建设关注的不够,投入的财力、土地资源太少。以致让大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党政机关年轻的公务员没房子住。近一、二年有些地方加大了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但是政府以恩赐者的心态,没有用心规划、建设,以至于个别城市建设的几十万、上百万平方米的“保障房”,没人去住。因为各地城市交通拥堵,上下班时间更是堵车堵的不得了。上百万平方米的保障房建在一个地方,而上班人员的工作地点分散在城市四面八方,上下班要走两个来小时,所以农民工们无法住在这样的保障房内。二是开发商的暴利、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加上商业银行的合力推动,造成各地商业住宅泡沫迅速膨胀。据调查,中国400个巨富中,有165个房地产商。40个特级富豪中,有19个房地产商。10个超级富豪中,有5个房地产商。北京、上海等城市2009年的土地收入超过1000亿元,近二年甚至超过了2000亿元,土地财政是房地产泡沫的有力推手。商业银行愿意贷款给房地产商,这十几年房地产价格年年升高,贷款给房地产商没风险,利息高,单笔额度大、省事。所以创造5%GDP的商业住宅行业占用了15%左右的信贷资源。正是这两大方面的原因,造成“有人没房住”,“有房没人住”两种现象并存。据调查,全国各地空置的商品住宅5000万套,可容纳1.5亿人居住。大量的房屋空置,是金融业潜在的巨大风险,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隐患。

(三)保持定力,坚决化解钢铁、水泥、石化、玻璃等过剩产能

特别是对能耗超标、污染严重的落后过剩产能要坚决关、停。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调结构、促升级,才能实现创新驱动。

(四)加快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小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建设,恢复金融业的供血功能

从去年局部地区发生的“钱荒”,到今年发生的几起“信托违约事件”,都凸显出巨大总量下的资金饥渴症。

(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组织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攻关,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占据战略制高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大势中抢占先机。

三、全面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今明两年是关键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启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会涉及各个社会阶层利益的调整,涉及到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情况十分复杂,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开好头,起好步,今明两年是关键。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消化过剩的落后产能,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逐步化解财政和金融领域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又要稳增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错综复杂,中央面临很多两难决策的问题,任务特别繁重。要妥善处理好方方面面的问题,今明两年是关键。

中国经济发展尚处在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内。中国经过三十年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如今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处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只要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心中的企业文化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