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构建中心镇及优化其发展体系研究

2014-08-30 16:20白莉萍钟文新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构建优化

白莉萍?钟文新

摘 要 通过分析当前武汉市黄陂区中心镇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快中心镇建设,推进该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中心镇发展体系刻不容缓的建议。

关键词 中心镇建设;构建;发展体系;优化;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4

中心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核心镇,在地理位置上往往成为带动一片地域发展的动力引擎。在黄陂区加快融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城镇体系的进程中,研究中心镇的发展,优化中心镇的布局,打造中心镇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 建设现状

1.1 体系逐渐形成

近年来,武汉市黄陂区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十三届人代会精神,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按照“两城崛起”、“四区支撑”的总体布局,加快推进蔡榨、蔡店、姚集、长岭、木兰、李集、六指、王家河、罗汉及祁家湾10个中心镇的配套建设,基本建成沿北部旅游环线和火塔、黄土、祁泡、姚蔡、十素、长塔、黄孝及318国道等“一环、三纵、四横”交通路网体系,并编制了全区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年)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城镇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共享配套基础设施,城镇规划形成体系。

1.2 规模快速扩张

2010年以来,黄陂区城镇化受武汉市外溢辐射影响及内生增长推动,城镇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此间,随着黄陂区加大中部前川新城、南部汉口北城市群及街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城镇化建设核心区域人口集聚化趋势明显,滠口、横店、武湖、天河和前川35%的用地聚集了全区47%的人口和77%的非农人口。自2007年以来,黄陂区城镇化率年均增长速度较快,大大高于同期全国城镇化1.8%的增长速度。至此,黄陂区城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

1.3 配套设施加快完善

黄陂区除完善道路交通路网建设,形成“一环、三纵、四横”路网体系外,还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供电、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工程建设,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并形成覆盖到村、延伸到户、城乡衔接的基础设施网络。10个中心镇建设区内道路总长162 km,道路总面积155万 m2,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1 m2,超过“十二五”中心镇人均

8 m2的发展目标;建成区内绿地面积达90.23万m2,绿化覆盖率达到28%,人均绿化面积6.47 m2,比“十一五”后期均有较大提高。

1.4 城镇社会保障不断提高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医疗设施基本完善。目前,黄陂区已建成三甲医院2家,专科医院1家,街乡卫生院17家,卫生室576个。基本形成“区—街—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教育设施齐全。全区共有各类学校204所,其中小学109所,普通中学36所,职高1所,普通中专1所,成人中专1所,各街乡均有公办幼儿园,基本满足黄陂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此外,文化体育设施分布全区,“五务合一”办公场所内文化站覆盖全区行政村。

2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黄陂区近几年城镇化建设虽取得很大成绩,但在中心镇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黄陂区各街镇自然资源不同,其城镇化发展业不均衡。黄陂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区,南部和中部城镇人口集聚趋势明显,北部及东、西部因城镇承载能力有限,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南部、中部、呈现南高北低的板块性差异。这种状况的出现,既有相关街镇区位优劣的原因,也有中心镇发展体系规划不科学的因素。黄陂区中心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规划起点不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由于规划起点不高,黄陂区中心镇建设存在城镇建设规划区域偏小,城镇配套设施不完善,城镇城市化特质不明显等问题。我国《城乡规划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中心镇作为城镇建设中的重点镇,应按城市规划标准执行。但黄陂区中心镇建设过程中,却未能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标准,往往是广场、大楼建起来了,但医院、学校、商业服务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却一直欠账,导致城镇人口承载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受限。

2.2 特色品质不够鲜明,建设呈现同质化倾向

特色作为一种比较优势,是中心镇建设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黄陂区在中心镇建设上存在特色不够鲜明,建设呈现同质化的倾向。谈到建设,首先,想到的是引进产业、修路、盖楼,在中心镇特色品质的彰显上重视不够。在产业特色上表现为“你有我有大家有”,未真正形成具有该镇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专业产业集聚;在文化特色上虽有木兰文化,但功能上着力不够;在城镇环境特色上虽提倡明清建筑风格,但如何将建筑融入山水,做到自然与城镇和谐共美尚有差距;在城镇建筑风格上中心镇建筑物大多雷同,人文、历史、古迹的文化底蕴未能通过建筑得到彰显。

2.3 片区发展规划衔接不够,产业规划存在各自封闭现象

近几年来,黄陂区实施“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总体产业发展计划成效显著,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例逐步提升,工业发展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按国际通行标准,黄陂区经济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区域发展已主要依赖工业推动。在此阶段,城镇人口的增加、土地集约开发模式正摆脱原有行政区域的约束且不断集聚,工业及第三产业主要向中心镇集聚。因此,根据产业发展,打破原有行政区隔,综合协调产业布局,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城镇架构和管理机制,实行片区规划,并在片区规划基础上规划中心镇发展就十分重要。黄陂区虽有“二城崛起”、“四区支撑”的发展规划,但相关街镇在执行过程中关注点多,重视片少,发展要素未能实现有效聚集,导致城区经济不强,中心镇发展乏力,难以引领地区经济发展。黄陂区工业园区地均产值不高就是例证。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建优化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