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摘 要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开展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是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的重大举措。开展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就是要通过现代农业工程综合试验示范,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农业现代化、农村生态化、居住社区化,具有重庆山区特色的、可复制的现代农业之路,最终达到缩小3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重庆市黔江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 目标任务
重庆市黔江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涉及3个乡镇、9个村居委、39个村民小组。其中,中塘乡为兴泉村、中塘居委;石会镇为中元村、工农村、关后居委、武陵居委;沙坝乡为十字居委、脉东村、西泡村。工程区幅员面积
19.76 km2,各类农用地面积1 788 hm2,其中耕地1 311 hm2、园地57 hm2、林草地420 hm2;规划以猕猴桃等特果产业、蚕桑产业为重点发展种植业基地1 333 hm2、以生猪为重点发展养殖业30 000头(年出栏/猪当量)。整个工程投资87 160万元。按类别划分:基础设施26 109万元,占30%;产业发展31 950万元,占36.7%;集中居住示范区建设21 380万元,占24.5%;农村环境6 451万元,占7.4%;服务体系1 270万元,占1.4%。综合示范工程到2017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将全面建成,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农民集中居住示范区建设,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村面貌大改观、人居质量大提升、特色风貌大彰显,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坏境方面,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农村“三废”污染有效遏制,“三净”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绿色、有机的农业低碳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 主要问题
当前,黔江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
2.1 产业规模小
黔江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所确定的猕猴桃、蚕
桑2大主导产业,站在全市一比,均不属于大产业,没有打造出拳头产品。目前,园区猕猴桃种植面积1 000 hm2,但挂果面积只200 hm2;桑园面积200 hm2,但由于种植地点分散,规模效应不明显。
2.2 基础设施差
示范工程所涉及的3个片区,均存在水、电、路、沟和渠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状况,尤其是仰头山片区的入园公路状况差,严重影响示范工程的形象。
2.3 科技含量低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应用机械化生产代替肩挑背磨。然而,当前黔江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域内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应用程度低,没有体现现代科技水平。
2.4 集中居住少
农民只有集中居住,才能享受到像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户集中居住,黔江区示范工程的3个片区的农民集中居住率仍然不高。
3 建议
实施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总的思路和目标,就是将物力和技术进行有效集成,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黔江区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工作中,关键是要抓好“科技进步、保障能力、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城乡一体、科技素质”等方面工作。
(1)推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必须围绕科技进步做文章。现代农业说到底就是科技农业,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
(2)推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必须围绕保障能力做文章。没有保障能力,现代农业就无从谈起。
(3)推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必须围绕自身优势做文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所以,必须放眼长远,立足当前,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
(4)推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必须围绕产业化发展做文章。实现农业产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方面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抓2方面:一是要培植龙头企业。要围绕工业抓农业,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来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要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生产产销对路的农产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围绕市场发展现代农业。
(5)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必须大幅度增加现代农业园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关键是要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区农民的技术和技能培训,特别是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农民科技素质的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用制度来规范农民科技素质的培训工作。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转移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