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模块化教学是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比较常见于高职教学而鲜见于本科音乐教学。而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可以通过模块化教学实现的。模块化教学更多地关注学习的个别化,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价值取向。本文针对音乐学科多元化特点,对模块化教学方案和内容提供可行性设想和实施方案。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本科;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77-02
一、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模块课程最早见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有MES(模块技能组合课程模式)和CBE(能力教育体系)两种流派,其共性是都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区别是前者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后者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高职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主要思想来源于模块化教学法和应用Moodle(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思路构建课程结构模块化的学习环境,利用技能包实现对学生技能的分解培养。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单元,对准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相对完整,评价要求明确。模块与模块之间有一定的衔接关系,可以方便地进行组合。课程内容上的相对独立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课程结构上的多层次,使模块课程表现出综合、开放、灵活的特点,可以涵盖更为广泛的主题,打破学科的界限壁垒,灵活地进行组合,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又可以及时进行更新,更好地适应职业技术发展教育的要求。
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还是沿用上世纪70、80年代的教学观念和体系,教学模式虽有发展,但也是换汤不换药,音乐学学科虽是之前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两门专业的整合,旨在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但培养模式与实际学生就业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在培养方式上,还套用的是音乐教育专业和表演专业中的模式,课程设置也是相差无几,因此,在如此处境下,尴尬至极,培养的学生既难成为专业音乐教师,也能成为音乐表演者,无法走向舞台,走出校门,学生的专业技能不精,或是不全,实际的专业应用能力达不到岗位的需求。培养的对象一旦走向市场,在残酷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很容易因为专业不精、技能不全而失去机会,就业率较低。很多学生,经过四年本科学习后,都无法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这种现状也会使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如果所学不能为之所用,长此以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丧失,学习态度疲软,继而专业技能的学习更加不精不强,更加没有市场竞争力,这不能不说是本科教育的悲哀。
虽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没有明确提出本科教育实行市场化和职业化,但对于音乐学这种以技能学习为主的艺术类教育,是可以借鉴高职教育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的。近年来,职业教育环境下的大专生相对本科环境下的大学生更有市场竞争力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这些本科教育者的反思,根本原因是教育模式的落后和老化,职业教育作为新型的教学体系,已经在市场的考证下寻求到切合实际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最终归属地还是市场,同样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竞争,将高职教育先进理念植入音乐学本科教育中,将高职教育先进的教学模式借鉴于音乐学本科教育中,势在必行。
二、模块化教学的内容构成与实施过程
模块化教学其本身就是一种将学科知识分解或是进行组合归类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针对音乐学科的学科特色,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将模块课程内容、模块学时、模块进行的先后次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统筹考虑。根据模块课程目标及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模块关系一种是逻辑递进型,课程的安排和设计要表现出层级关系,譬如说乐理课—和声课—曲式课—配器课,这些课程之间必须是线性递进关系;一种是交叉混合关系,模块中的一部分课程设置为按顺序的必修,要作为背景知识来进行模块学习,对音乐学科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课程是按顺序必修的,而还有一部分没有先后关联的课程没有学习次序上的要求,学生可必修也可选修。一个完整的模块化教学的内容构成通常包括模块课程目标、前测验、教学目标、学习资源、教学活动、期末测验、补救教学等方面。针对本科音乐教学现有的专业课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大致将学生所学内容归纳为四个模块:音乐基础理论模块、音乐专业课程模块、音乐实践模块、音乐素质拓展模块等。对于本科音乐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在选择模块学习前,首先要和专业老师一起明确每个模块课程的实际学习目的,这些教学内容的归纳是以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为参考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主修专业的不同来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基础理论模块,如果学生为技法学习者,完全可以选择相对容易的理论模块,学习周期也可以缩短,也较容易达到课程目标;而如果学生本身为理论作曲专业的学生,那么他们的就要必修相对复杂的理论模块,这对于他们后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而针对学生一些相对个体和特殊的知识需求,可在素质拓展模块为学生提供选修内容。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学习方法,可以自学、小组学,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自主性学习会让学生自己阅读和整理学习资源、小组讨论、演讲、探讨主题等,主动性和团队意识都得到很大增强。学完一个模块的课程后,学生可以通过期末测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测试未通过者,可重修该模块;或者也可以选择下一模块的学习来达到预期目标,因为模块教学不是以分数的高低来测试学生的优劣,而是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的提高。
三、模块化教学对本科音乐模块课程教学的启示
模块化教学以专项能力课程内容为单元模块,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一个个模块展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进行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起组织、协调、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实现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组织上,以前的音乐教学为单一的单元教学,都是根据分类的知识点进行,单元与单元之间是知识继承、迁移的关系,大体上是一种线性的逻辑序列。而模块化教学是基于主题的、专题的知识集合教学,譬如表演模块、教与学模块、技法模块等,都能围绕模块的教学目的组织学习材料。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逻辑关系,也可以是平行并列的关系,结构形式更加灵活。在教学主体上,教师的角色多是知识的传播者,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单元化教学很容易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兴趣,而模块化教学强调学习的个别化,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诊断者、激励者和学习资源提供者,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加强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综上所述,模块化教学模式在本科音乐学科的教学中实施是具有可行性的,根据音乐学科专业特点和音乐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将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前景的优势尽其所能扩大化,设计出一套具体的可行性实施方案而推广,对于音乐学科的专业学习是势在必行也是不无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胡森.T.N.波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第7卷)[M].张斌贤,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0.
[2]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六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252.
[3]李海玲.高职数字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