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4-08-30 20:12白正军
考试周刊 2014年54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新课标

白正军

摘 要: 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对数的感悟,把实际问题与数字联系起来,它是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数感来自于数学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要学好、用好数学,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数感。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生数感 培养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修改稿)明确地把数感放在十个核心词首位。可见,数感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将数感定义为一种感悟,既包括感知又包括领悟,既有感性又有理性的思维。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从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加深对数的认识,在认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等,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积累和感知数感。

例如,在一年级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可以提问:你几岁了?你家几口人?报警电话是多少?……这些数字、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感知,启蒙数感。

二、注重动手实践,领悟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这一动态的认知活动,既可以满足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等心理特点,又可以集中其注意力,激发其动机,使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领悟。因此,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实践。

例如,在《认识钟表》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动手做钟面、说钟面、拨时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通过认、读、写各种钟的时刻,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获取和培养数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主要是通过对事物和具体的感知和操作认识数的。

三、注重小组合作,交流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在教学《年、月、日》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时说:“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看年历卡片能判断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如果没有年历卡,只要你说出年历卡片上的年份,老师就能判断出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不信,我们试试看。”这时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年历卡上的年份,老师很快准确地做出判断。学生经过验证,对老师的正确判断感到惊奇,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老师没看我的年历卡怎么会知道我们年历卡上的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其中肯定有奥秘。”接着我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闰年的年份和平年的年份有什么特点,学生兴趣高涨,讨论很热烈。在对好几个年份进行观察、计算和讨论后,学生找到了规律:能被4或4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不能被4或400整除的年份是平年。学生自己找到了规律,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了自由、充分的交流,数感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解决实际问题,升华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的话,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地探索一般。要达到这机样的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让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建立数感。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有31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能坐5个人,最少需要租几条船?这个问题不只是简单地计算31÷5=6……1,答案就是6条多1人。而在这个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要体会到商6余1是什么意思,6表示6条船,1表示如果租6条船每次都运5个人,还剩下1个人,也需要再租1条船,因此必须租7条船才行。对于这个实际问题来讲,这只是一种解决的方法。还可以3条船各坐5人,另外4条船各坐4人;或4条船各坐5人,2条船各坐4人,另外1条船坐3人,等等。这些都是合理的解决方法,学生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既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数感。

总之,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我们要认识到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领悟中表达对问题的看法,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高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