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整体气质

2014-08-29 05:24费米
北京纪事 2014年9期
关键词:气质文人

费米

近来网上关于中国男人气质的议论很多,大多是女人指责男人,少部分男人在附和女人,大部分男人为自己辩解。我感觉这是一种进步,总好过于比汽车排量比房子面积比银行存款。一段时间以来舆论认为中国国民整体素质下滑,道德操守乏善可陈,宁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座上笑,曾经的宏大叙事让位于小世界里的唧唧歪歪。如今的风行比气质说明上述看法不完全准确,人们在谋求一定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看重个人的内在质量。

气质问题是个高度个人的认识,比如猪嫂就看他们家猪头三气宇轩昂气度不凡,凡欲跟她男人搭讪的妖精都是白骨精,一个个丑陋得不行。这当然是句玩笑话,气质总有些共同的内涵,一般说起来,气质是个综合性的指数,跟文化、教育、门第、财力以及个人修为有关,而且各方面关联度很高,单拿一样出来说都显得单薄。比如单拿时尚来说,时尚显然不足以说明气质,我一个哥们儿置办秋装,全套的范思哲,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相反,气质这个东西往往显得相对保守,有点不合时宜。我们看《了不起的盖茨比》,迪卡普里奥扮相再如何奶油时尚,一身白色西服和粉红色领带,气质上就输与了传统深色三件套的黛西的老公布坎南。再看盖茨比公馆里的纸醉金迷,小说原作者和电影导演观点都是一样的:暴发户的审美。

网上有关气质的讨论起始于大街上拍的一组照片,作者还用我们怎么就见不着马尔克斯和奈保尔这样的老帅哥来寒碜国产文人。不得不说,以目前的现状来衡量,大街上是看不到什么气质的,能看到的只是些时尚,而且还不是什么高档的。气质虽然有些基本元素,但肯定跟流行无关,什么东西一时尚了就跟气质有了距离。稍微有些气质的,基本都在写字楼里、在车里,他们一般比较忙,购物只占很少的时间。很难想象笔耕不辍的马尔克斯、库切和奈保尔会经常提了个纸袋子逛街购物,或者像我们的女生那样坐马路牙子上吃麻辣烫,还摆姿势让人拍照。气质还跟档次有关,2004年我去参加一家大型广告公司的招聘会,竞聘副总的人来了七八位,个个显得很有气质。2008年我爱人他们的地产公司在海南招总裁和副总裁,除了学历经历让人满意,来的人大都气质不凡。竞聘以上位置的人大多有些经历,打拼多年才拿得出如此耀眼的简历,因而相对就显得比较自信。

气质还跟及时的培养有关。我一个朋友的儿子高中送加拿大去读,每顿吃半斤多牛肉,早餐四个鸡蛋外加牛奶黄油奶酪火腿夹面包,每天坚持一个半小时泡健身房,不到两年就练出了胸大肌和肱二头肌,两年的独立生活让孩子很自信也很有礼貌,教会学校里大量的文史和圣经教育,使得孩子的心态平和谦让。暑期回家和父母团聚,就算穿一件跨栏背心和运动裤,也浑身散发出自信来。气质从内心发散到外表,唯有积极向上、平和谦让的心态,才能在身体周围形成一个气场,细心的旁观者才会被感染,赞一声:小伙子气质不错。我家装宽带的时候,来的那个小伙子一看就是有技术有想法,既不过度推销本公司产品,服务也是有问必答热心周到,加上衣着得体,干净整洁,一看之下还是蛮有气质的。

再回到大街上。上海的大街我已经二十年不逛了,北京的大街我办事的时候经常路过,有时候去西单图书大厦时发觉买书的青年男女的气质,明显要高于逛西单商场买衣服的,这说明气质还是要靠内心的修炼。那个上海人怎么得出的男不如女我不知道,但上海男人的怕女人那是有传统的,一个处处在女人面前自觉矮三分的男人,想让他有气质真太难为他了。以我在北京闹市区的粗略观察,那些张扬的女人多半拉皮儿拍黄瓜,露胳膊露腿还带露后背,叫各个年龄层的男人看了春心荡漾。她们后面跟着的那些男人多半角色是小跟班,对如此伺候能不能赢得芳心心存疑虑,于是不免沮丧没有信心。拿这种情色标准去判断有否气质,不禁使人哑然失笑。那些给小姐们拎包的男人已经丧失了自我,他此时正受欲望左右,体现不出气质来。无欲则刚,刚在气质里占有很大比重,欲望很大的人,比如嫖客,你从他身上看不到气质,只有一脸的淫邪。由此看出气质带有一些形而上的成分,自然状态下的男女是看不出气质来的,两个脱光了急不可耐要上床的男女身上毫无气质可言,有的只是熊熊燃烧的欲火。

说中国男人的集体没气质,文字方面所引的例子就是鄢烈山文章中的一段。鄢烈山以前在《南方周末》的文章我比较多看,后期他写多了就明显底蕴不够了。之前我没看过他写男人猥琐的文章,但我看了这段引文能明白他写的是哪类人——体制内的人,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数文人确实不修边幅,他们经常浮游在自己的世界里,多数在商业上并不成功,在我们这个比富斗阔的社会里容易焦虑和急躁,你要跟他讲气质,他不跟你倒苦水就蛮不错了。那些胡编乱造玄幻和穿越,或者拽些厚黑和成功学,因而也以文人自居的,虽然挣足了银子,然而内心多半是些不着调的东西,貌似洒脱,实则阴暗,这样的人要他秀些气质出来可困难了。话说回来,并非所有文人都没有气质,只是他有气质的一面你没见到罢了。文人的那点精力都投入到创作中了,他才懒得给你看气质。但在某个时刻,有如灵光乍现一般气质大放异彩,只不过你没看到。多年前我采访过余华,很一般的聊天,我没见出他有多少气质。十多年后,余华在法国宣传他的作品,照片上他正给一批法国读者朗读自己的书,后面是一座壁炉,炉火映衬下的余华激情四射,这一刻让我见证了他的气质。所以鄢烈山的话多少带有些情绪,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总体上,中国人的气质不容乐观,男人女人都一样。糟糕的是气质其实并不为多数人看重。比如我们评判一个人,最高级的是:这个女子真漂亮,或者这个男的真帅气。没有什么可夸赞的,就来一句:这人气质还不错。可见气质排在了整体印象的最末尾。性感这个词一度盛行过,女性往往将此认作第一要义,大有取气质而代之的强劲势头,性感一出谁与争锋?男人于是为之气短,有缺乏自信的男人如此辩解:男人的气质要靠女人培养,什么气质的女人身边就会有什么样的男人。我感觉这样的男人,任何女人都不能把他培养出来。强大内心、培养气质,是自我在这个俗世的提升与拯救,那是个人的事情。一个精神不振而又欲火太旺的男人,你就是给他堆几个亿,培养出来的也是个油头粉面、油腔滑调的纨绔子弟,还不如迪卡普里奥的那个盖茨比呢。

前些日子我赴一个朋友的饭局,我在白云观路口的阴凉地里待了有半个小时,一时间阅过不少男人女人:男人大多数缩头缩脑或者慌慌张张,女人衣着光鲜但毫无个性,整个一滚滚红尘大千俗世,没有一点亮色。忽然,两个年轻女子从我身边飘过,等我转身只看到背影。但即便是背影,那份飘逸,那份从容,那份婀娜,衣着的低调中透出质地的精良和剪裁的精细,感觉那么多人在道观跟前穿梭,唯独这两位佳丽得着了一些仙气。突然间同时浮现的是颗光头,一领普通的黑色跨栏背心,一条牛仔裤磨得有点白,胯下是女孩子骑的小轮自行车——那是我的朋友,经常的一身老大打扮。待我们走进饭馆,出来招呼的小伙子也是了得:一身装束偏绿,很精神,像温瑞安小说里的酒店“崩大碗”中明里的伙计暗中的绝世高手,有几分孤傲,但也没让人感觉太冷。

两个丽人,一个老大加个剑客,一半一半,老天爷还是公平的。

(编辑·宋国强)

feimi2002@sina.com

猜你喜欢
气质文人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文人与酒
让鹰城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文人吃蛙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
WHAT’S INSIDE DOESN’T COUNT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