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龙?雷勇?赵诚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胆总管结石患者46例, 所有患者均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 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结石均成功取出, 术后的随访中, 患者均未出现胆总管狭窄, 或是留有残石, 经复查患者的肝功能均无异常情况。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为一类安全、可行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 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结石;一期缝合
随着治疗胆管结石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我国学者逐渐的开始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管的术式。本院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治疗方式,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于本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6例。其中男17例, 女29例;年龄18~77岁, 平均年龄(44±9.31)岁。所有患者经过CT、B超、MRCP, 以及术中采用胆囊管插管等检查方法, 均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进行治疗。在选取穿刺孔时, 应在患者的脐下取约1 cm的切口, 采用半开放法, 将Troca放入脐下, 完成气腹的建立。之后在剑突下3 cm处做出1 cm小孔, 于右腋的前线肋下3 cm处取0.5 cm的小孔, 再于右锁骨的中线肋缘下的3 cm处作出0.5 cm的小孔, 之后完成常规的解剖, 并将胆总管显露出。在穿刺证实之后, 应采用缝扎或电凝的方式处理胆总管的表明血管, 将胆总管的前臂切开约1.5 cm, 以便于胆道镜完成胆管的探查, 并将结石取出。将胆道镜置入并证实结石之后, 通过取石网篮逐一将结石取出。应用胆道镜检查是否存有残石, 并确保胆总管的下端不存在新生物, 保持统通畅性。在进行胆总管的一期缝合时, 可选用无损伤可吸收线, 并保持边距和针距为1 mm, 掌握好打结的技巧, 控制好松紧。然后应将胆总管切开处肝十二指肠的韧带浆膜层缝合, 还需于外层进行生物蛋白胶的涂抹[1]。最后, 应采用常规方法将胆囊切除, 并将装有结石的标本袋和胆囊于主操作孔取出, 将术野冲洗干净, 在小网膜孔的地方放置引流管。
2 结果
所有患者的结石均成功取出, 且在术后无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胰腺炎、胆管炎和结石残留等发生。其中1例患者的引流量位于20~60 ml/d, 1例患者存有引流不畅的情况, 胆囊中存有积液, 予以其彩超之下行穿刺置管引流之后, 患者的腹腔积液全部排出。在术后的随访中, 患者均未出现胆总管狭窄, 或是留有残石, 经复查患者的肝功能均无异常情况。
3 讨论
腹腔镜技术在微创理念的指导下取得较好的发展, 各类取石手术也得到迅速发展, 包括T管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和LC手术之前进行ERCP等[2]。该类方法的应用具有较大的优势, 不但可将胆总管结石取出, 还可将胆总管、胆囊管和肝总管之间的解剖关系明确, 可有效的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几率[3]。
在本次研究中, 所有患者的结石均成功取出, 且在术后无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胰腺炎、胆管炎和结石残留等发生。其中1例患者的引流量位于20~60 ml/d, 1例患者存有引流不畅的情况, 胆囊中存有积液, 予以其彩超之下行穿刺置管引流之后, 患者的腹腔积液全部排出。在术后的随访中, 患者均未出现胆总管狭窄, 或是留有残石, 经复查患者的肝功能均无异常情况。结果显示, 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可有效的避免并发症。
综上所述,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为一类安全、可行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但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合适病例的选取, 还需注重手术技巧的提高, 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和取石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赵书华,刘训强,孙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52例临床疗效观察.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7(9):321-322.
[2] 张军伟,刘众军,赵传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3,9(21):697-698.
[3] 周海军,何信众,沈彬, 等.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56例疗效观察.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3(3): 324-325.
[收稿日期:2014-05-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