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2016-10-17 04:01白英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4期
关键词:胆道镜胆总管结石腹腔镜

白英伟

"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 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1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 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结石;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39

胆总管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疾病, 多出现在胆囊结石后, 患者有明显腹痛、高热、黄疸等临床症状, 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及休克等现象, 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来改善其临床症状[1]。本文选取2015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 分别给予不同手术治疗, 结果表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效果最为理想,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

观察组中男25例, 女16例, 年龄32~78岁, 平均年龄(62.17±

7.47)岁;对照组中男26例, 女15例, 年龄33~77岁, 平均年龄(62.22±7.41)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入选病例均给予腹部B超、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手段确诊, 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 给予患者气管内全身麻醉处理, 具体手术方案为胆囊切除+胆管管切开取石,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放置T管进行引流。术后3~5 d将腹腔引流管拔出, 术后4~6周后给予患者T管造影, 患者胆总管下段通畅且未见残余结石可将T管拔除。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 患者接受常规消毒铺巾处理后给予气管内全身麻醉处理, 选择四孔法实施手术, 剑突下1 cm穿刺点作为本次手术主操作孔, 脐下1 cm穿刺点作为本次手术观察孔, 右侧肋缘下右锁骨中线、右腋前线0.5 cm作为本次手术的辅助操作孔。在腹腔镜下对胆囊三角进行常规解剖, 离断胆囊动脉, 采用钛夹将胆囊管夹闭, 暂不进行切断处理。解剖并游离胆总管前壁, 进行穿刺抽吸证实患者胆总管情况后纵行切开1.0~1.5 cm, 使用分离钳将胆总管切口周围结石取出, 经主操作孔将纤维胆道镜置入, 探查胆总管近远端, 利用取石网将结石取净。对于肝内结石取净困难者, 于其胆总管下段通畅后将T管置入, 胆总管切口用4-0可吸收线进行间断缝合, 将生理盐水注入T管内观察患者缝合处有无渗漏现象;确保患者无渗漏及出血现象后将胆囊管切除, 取出胆囊并常规放置T管, 术后3~5 d将引流管拔出, 8周后进行T管造影, 胆总管下通畅且未见结石残留, 可将T管拔出。

1. 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胆漏1例, 皮下气肿1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对照组术后出现胆漏3例, 切口感染2例, 肺部感染1例, 泌尿系统感染2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8/4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疾病, 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 主要治疗目的为彻底清除结石、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以往临床多给予患者开腹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 但由于对患者机体损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 导致其临床应用范围有限。现阶段, 微创手术在临床上不断应用及推广, 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价值, 且在具体治疗中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 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结石, 并且保留了Oddis括约肌的完整性, 对患者机体损伤小,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3]。

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和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适应证分析如下:①胆总管结石或胆总管扩张且胆总管直径>1 cm;②梗阻性黄疸、急性梗阻性胆管炎;③胆总管结石直径≤2.0 cm;④肝内胆管结石, 结石在Ⅰ、Ⅱ级肝管;⑤以上合并或未合并胆囊结石者。禁忌证:胆囊或胆道出现癌变、凝血机制障碍、心肺功能障碍、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狭窄、不能耐受气腹、重症胆管炎以及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

综上所述,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 且安全性好, 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李少伟, 操海舟, 孙振芝, 等.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与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效果对比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12):48-50.

[2] 汪小万, 赵中伟, 崔杰. 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肝胆外科杂志, 2014, 22(4):280-282.

[3] 杨东晓, 杨明稳, 张勇, 等.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4, 30(11):1132-1134.

[收稿日期:2016-04-07]

猜你喜欢
胆道镜胆总管结石腹腔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研究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