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性体能素质背景下高中武术套路有效教学构建

2014-08-28 08:37马建华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武术套路有效教学高中

马建华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2

摘 要 补偿性体能素质理论是南通市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本文针对高中武术套路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补偿性体能素质理论作用于高中武术套路教学实践,试图矫正武术套路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提炼有效教学的路径,探究高中武术套路教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 补偿性体能素质 高中 武术套路 有效教学

一、补偿性体能素质的理论阐述

“补偿性体能素质”是南通市教研室主持的江苏省第八期教学研究课题“中小学生补偿性体能素质有效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研究成果,它是“与体育课堂学练内容有内在联系并与之互为匹配的、与健康相关和与动作技术相关的各种素质练习或活动”。该理论主要体现体育课堂的素质练习要与技能学习在学练形式上具有相似性,在技能的发展上要具有针对性,在内容择选上应该是服务于技术技能的学习进程,有利于技能的形成和掌握;反之,技术技能的形成的同时,促进体能素质的发展。

二、高中武术教学现状分析

武术拳术套路是高中武术教学模块必修选学内容之一。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提高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些项目(如有一定难度的武术套路或对练等)的运动技能水平”。但是,纵观目前高中武术教学,不难发现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一)学段间的武术技能学习的不连续

这里指的武术技能学习的不连续,并不是指教材内容安排的断层或不连贯,而是指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前,武术套路的学习没有形成系统,导致后继的学力脱节,造成武术技能基础薄弱的现状。具体表现为,小学武术基本动作和基本功教学的缺失、初中组合动作或组合套路的学习的不到位。

(二)学习内容的线性排列,影响学生对套路学习的整体感知和掌握

在现状高中武术拳术套路教学中,往往遵循着这样的古训:“入门先学基本功,打好基础练拳术,学好拳术学器械,最后才能学对攻”来组织高中武术的教学,以“基本动作、基本功—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攻”的线性排列模块学习内容。这种排列本身并没有错,但它忽视的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影响了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对后继套路学习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三)学时素质手段与套路技能学习内容设计分离,未能形成体能与技能的同步发展

武术套路的教学一般以技术教学为主,具有密度大强度小的课堂教学特点。因此,教师本着促进学生体能全面发展的原则,在武术套路学习之余,选择形式多样的素质练习,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发展。但是,这些素质练习安排与教材学习之间的互不包容,互不促进,甚至根本就没有关系的课堂设计与教学,往往造成课堂教学的耗时低效。

(四)学生认知上的误区,影响学习的进程

高中学生对武术功能和价值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往往受到传媒或文本教材的影响,给武术运动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选项学习的初期,由于没有真正认识到教材本身蕴含的民族文化和健身价值,学习中往往存在急功近利,重套路表现轻基本功练习、重攻守技法轻武德修为、重外在动作规格展示轻内在意识精神和呼吸的配合等现象。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往往牵制着学生学习进程。

三、高中武术与补偿性体能素质理论有机结合,构建高中武术有效教学课堂

(一)重构高中武术拳术套路教学内容体系,组织有效教学

1.高中武术套路技能在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学习同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把套路技能的整体感知和把握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将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功贯穿于模块学习内容之中,在教会与掌握套路技能相关的基本功和动作后,开展组合动作或套路的学习,以套路的技法和特点为学习主线,在实际的练习中强调形正(基本动作、基本功和套路中单个动作)神似(意、气、神、力的合一)的教学效果,进而把握“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武术精髓。

2.基于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模块整体设计时,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现有学力,进行科学、合理地重组教学内容。以组合动作(是武术套路的主干)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技能和技法的学习为教学重点,以基本动作和基本功为补偿性体能素质内容。在学练中,通过学习和掌握套路技能为学习主线,同时加强相关基本功和动作练习,确保学生体能与技能同步发展和提高。

3.对于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补偿性体能素质内容的处理和安排,应力求体现教材处理的生活化、练习形式的游戏化、练习手段的多样化;素质练习手段与技能学习手段在学练结构和发力顺序上遵循相近性;补偿素质内容穿插于整个模块技能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全面性(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和系统性。

(二)抓住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有效教学

1.补偿性体能素质理论中补偿性体能素质的安排,是为技术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服务,是针对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和技能学习过程中某一技术环节完成时体能缺陷或不足所安排的身体练习手段。对在技术技能的学习时,该素质练习在运动形式、运动线路、发力特征上对于主教材的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它的课堂设计价值是为了学生掌握技术形成技能。例如,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眼法教学时,教师除了强调“目随手走、目随势注”和“以眼传神”的要求外,还可以设计新颖、独特的眼球操,配合“左顾右盼、上瞻下视、左右环视”的口令来训练学生眼球的灵活性。再如在准备活动中采用直臂绕环练习时,要求学生松肩活腕,一则是提高学生肩关节的灵活和运动幅度,同时又为套路学习中抡臂型动作做好铺垫和补偿。

2.教学本质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习过程是由认知上的冲突通过启发诱导到达成共识的过程,是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掌握技术技能重点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材、教法和学法时,用补偿性体能素质的认识论,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抽丝剥茧,抓准技能学习的重点;根据学生现有学力和体能,定准学程中的难点;依据技能形成的最近发展区,选准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手段,科学、经济、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高中武术教学应抓住套路动作的形成和演练中技法表现为学习重点,实践中把握分动施教,串联组合,整体形成的教学思路,将套路演练的技法和特点贯穿于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辅助于补偿体能素质发展,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学力基础后,结合教师指导解决学练中的认知冲突,探究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三)突破陈旧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主体能动,形成有效教学

高中课程标准倡导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教学的最高目标是教会学生会学习,武术套路的学习也不例外。“授以鱼,不如授以渔”,因此强调在高中武术教学中,应让学生整体把握武术教材的价值、武术套路运动的表现形式及其技法要求,基于该要求设计有利于技能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组合动作(是套路形成的主干)或套路学习模型,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或基于这种模型的学习中去掌握套路学习的方法(识图、线路、精气神表现),再运用学得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套路学习,甚至达到自编拳术套路创新水平,这种学习方法到运用方法的过程,反应出的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真正体现学习质变的过程。这种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才是有效教学形成的本质呈现。

四、结束语

补偿性体能素质理论是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在高中武术体育课堂,运用该研究成果,构建高中武术的有效教学课堂,为培养高中学生武术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促进技能与体能的同步、和谐地发展而探索践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武术套路有效教学高中
竞艺语境中武术套路的现代意蕴
论协调能力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与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