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本文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民健身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民健身体系的发展路径,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需求,目的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最终确立提供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全民健身 服务体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鄱区)作为江西经济文化发展的引擎,在此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对增强环鄱区人民群众的体质、丰富人民娱乐文化及提高全省人民身体健康水平起积极作用。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当前江西省全民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尚不成熟、组织机构缺失、民众健身意识差、人均健身途径较少等问题。下面对环鄱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探讨研究,找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不足并提出创新性对策,能对提高江西省民众体质贡献微薄之力。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30%,人口4456萬人占江西省总人口50%。环鄱区市县比为1:12.6,县乡镇农村地区占主要成分城乡差异较大。但江西省体育人口却不足33%,无完善的工作评价体系、数据统计体系,可见在环鄱区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对增强全民体质和发展体育人口起核心作用。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剖析
(一)体育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城乡发展不均,区域差异较大
我国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16上升到0.47,处于贫富差距警戒线。全民健身计划要求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环鄱区市县比为1:12.6,县乡村占主体地位,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显现。其中县乡镇农村群众早上基本无参与晨练习惯且健身路径缺乏有些甚至被村民私自毁坏拆除。民众晚上以散步为主,运动量小起不到健身效果。部分乡镇也无部门是专门管理体育运动,只有少数体育运动由村干部自发组织,因此政府主导部门未起带头作用。
(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领导机构不健全,管理层次单一
经调查走访发现环鄱区各地全民健身管理机构偏少,除南昌市外其他市县只依靠当地体育局和体育协会组织群众健身活动。而上级主管部门仅仅下发文件组织体育活动,地方机构只向民众传达文件精神而不落实具体内容,直接降低民众的体育参与热情。县镇农村更是只负责传达地方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缺乏科学指导。
(三)地方性全民健身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影响
江西省城镇居民体育人口比例23.32%,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近期公布我国体育人口33.9%,可见江西省体育人口还处于全国下等水平。政府主管部门对全民健身重视程度也不够,未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大众健身意识淡薄尤其是乡镇农村地区,把劳作当体育、有钱人搞体育、运动浪费时间等观念强,直接导致农村体育人口偏低,明显少于城市体育人口。而农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当地人口数比值低,民众有健身意愿但得不到科学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极其缺乏。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构路径
(一)加强全民健身领导队伍建设,根据自身特点构建环鄱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层次上以南昌、鹰潭、景德镇3市构建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城镇居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其下可分为社区级、街道级健身服务体系以家庭体育为发展落脚点。再之下可分为乡镇级、村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立农村体育协会,健全农村体育组织网络使之层次分明管理有序。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与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并在《江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框架下以江西省体育总局为依托指导人民群众体育健身。
(二)丰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内容完善其功能系统、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内容上可以健身场馆设施、健身组织活动、信息统计、健身指导志愿服务、评价回馈为五大系统,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指导下五大系统紧密联系,协调配合直接为大众体育健身服务。农村按村级人口数比例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指导群众体育健身。发动在校大学生、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师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系统中来,立足基层为环鄱区群民健身服务。
四、结论与建议
目前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层次尚不清晰,体育机构有所缺失,同时未完善地方法律法规的保护与支持,城乡发展差异使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均。其次财政资金投入、媒体舆论宣传、体育场地设施、民众健身意识和专业性等方面是影响全面构建环鄱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因素。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环鄱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路径建设以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和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两大主体,又分各级别健身服务体系。体系下设立健身场馆设施、健身组织活动、信息统计、健身指导志愿服务、评价回馈五大系统并根据本地区特点增加财政投资、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提高专业指导等有针对性的利用该系统为环鄱区群众公共体育健身服务。
参考文献:
[1] 全民健身计划[N].中国体育报.2011-02-25(004).
[2] 黎晋添.地方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41).
[3] 汪波,李慧萌.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结构[J].体育科学.2011.31(2).
[4] 侯令忠.陕西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