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京津冀之间实现各要素的自由流动

2014-08-28 10:22彭澜,韩天琪,王剑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公共财政户口保障体系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素流动,一方面是物的,一方面是人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商品、货物、生产材料等等的自由流动面临的障碍相对小一些。

而“人”的要素流动则是更重要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到整体的、区域性的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势必会引起人员和其他要素资源的流动。

人的自由流动要求在京津冀地区内实现公共福利一体化,如果地区内公共福利的一体化受到阻碍,人员的自由流动必然会受到影响。户口只是一个形式,户口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内含的公共福利待遇。如果实现了各地公共福利一体化,没有行政区域隔阂的话,“户口”本身就会形同虚设。

当前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实际上已经为区域一体化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区域资源流动存在的隔阂主要体现在行政体制和制度上。

京津冀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些一体化的平台和机制,比如京津冀行政首长的联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办公会议等等,主要是对相关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一些协调作用。但是,由于各地区是一个独立的财政实体,在公共财政方面各自为政,对推动公共福利一体化的能力和意愿都非常有限,地方政府在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一个财政合作机制缺失的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城市要在财政补贴和财政政策上作出自己的努力,同时中央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财政保障体系。如果没有这个保障,根据多年来的经验,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就是言甚于行,流于表面形式。当然,这种一体化的财政保障体系也不可能同时全方位覆盖,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公共财政来循序渐进地推进公共福利一体化建设。

猜你喜欢
公共财政户口保障体系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户口
八类无户籍人员可登记户口
法律结构变迁与现代公共财政模式建构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图 表
北京户口的适龄儿童也可在京享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