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倪洋军
杜绝“打招呼”要在执行层面“动刀子”
文 倪洋军
干部提拔任用,历来是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然而,一些地方仍存在干部提拔任用中托关系、递条子、“打招呼”的不良现象,它传递的是一种庸俗的官场“潜规则”,必须坚决纠正和刹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但是,好制度必须有好落实,想真正杜绝“打招呼”,就要在执行层面“动刀子”。
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说情“打招呼”,是因为干部调整还没有完全地做到阳光化、常态化。在一些地方,不是因为工作需要、岗位需要而调整干部,而是非要等到年中、年底或领导人有提议、有动议的时候,才开始调整干部。而一些单位、个别岗位长期班子不健全,但由于可能不是热点、肥缺,也常常多年不调整领导班子或没人愿意来。于是,一些别有用心、善于钻营之人便会将精力放在打听动向、拉拢关系上。因此,将干部调整去神秘化,坚持常态化调整,不给投机钻营者以机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打招呼”。
在考察干部的过程中,务必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将民意调查、群众测评等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加大民意和群众推荐的权重和分值,提高群众的话语权,让群众来发现好干部、推荐好干部。在推荐干部上,要坚持五湖四海、海纳百川,切忌带着所谓的“意图”“意向”征求意见。在对象选择上,要坚持多层次、广覆盖,切忌人为画圈子、定范围,甚至搞假推荐、假测评,以官意强奸民意。只有真正将干部选任的指挥棒交给群众,才能让“打招呼”者不去“打招呼”、无法“打招呼”。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但是,有些时候,一些地方在研究干部的时候,集中有余,民主不足。一些投机钻营者便将目光、精力放到了拉关系、找门路、“打招呼”上。在干部提拔问题上,必须坚持民主、发扬民主,无论是在初始提名权上,还是最终决定权上,都必须出以公心,从严把关,民主集中,集体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让“打招呼”者无功而返、无利可图。
为干部提拔“打招呼”,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重干扰和极大破坏,是党纪党规所不容的,也是选人用人上腐败行为滋生和蔓延的温床。对此,必须严肃问责,坚决做到“零容忍”。对违反程序“打招呼”的绝不通融,对走歪门邪道的绝不放过,对破坏组织人事纪律的绝不姑息。对那些出面“打招呼”和请托“打招呼”的人,都要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严肃问责、严厉查处,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
(责编/彭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