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东
一、 阅读教学的“线”
所谓“线”是指教学思路,也就是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我们将沿着一条怎样的线索,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初步了解文本的写作特点。教师确定教学思路的方法是——
1. 从课题入手。《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学生对题目中的“励志”一词丰富的内涵未必能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问:“作者在命题的时候,为什么不用‘立而用‘励,有什么区别?”学生便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形成了阅读的期待。这种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设计教学思路省时又省力。
2. 从中心句入手。“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句话是《詹天佑》一课的首句,起着统率全文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抓住中心句进行教学,主旨十分明确。从中心句出发,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和文字的玩味,再回归中心句,这样教学不仅收放自如,结构严谨,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文本中人物形象就能够丰满地屹立在学生的眼前。
3. 从关键词入手。教学《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教师发现两个同音字,即“治理”的“治”和“制服”的“制”。这两个汉字都是一类生字,要求“四会”。教师决定教学从这两个关键词入手,首先在读准翘舌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口述这两个生字该怎么写,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书写。接着,教师出示了一道填空题:大禹带领老百姓( )洪水,洪水被( )了。学生通过正确地填写,不仅初步了解“治理”和“制服”两个词语的意思,而且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教师抓住“治理”,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指导学生了解治理洪水的原因,体会大禹治理洪水的艰辛和为大家舍小家的献身精神,从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中,认识到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4. 从语言入手。《钱学森》这篇课文主要通过钱学森的两段话表现了钱学森强烈的爱国情怀。有的教师就利用“言为心声”这一特点,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这两段话,接着研读这两段话,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补充相关的资料,理解钱学森“我是中国人”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心。然后,再抓住对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话语的剖析,认识到钱学森卓越的才华,回国意义的重大,从而体会出钱学森一心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5. 从课后习题入手。《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课后有一道问答题:“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们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教师一般都喜欢抓住它作为教学思路,因为这样做能够把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拎起来,课上得比较“整”;同时,把林肯在演讲会上的三段精彩的发言凸显出来。通过研读,学生便可以认识到林肯的睿智与宽容,强烈的责任心,以及对父亲的尊重和敬仰,即人格的魅力。
6. 从人物形象入手。在教学《海伦·凯勒》这篇人物传记的课文时,教师出示了一道填空题:“海伦·凯勒是一位 的人。”组织学生读读议议。由于问题宽泛,思维的空间很大,学生能够就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发表意见与看法,必然会给班上参与研讨的学生带来思考、启发与提升,对海伦·凯勒的认识会更加全面与深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会更加到位,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思路很适合于人物传记类的文章。
7. 从体裁特点入手。《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首先,通过对太极洞奇观成因的探讨,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奇观给予人们的启示,即明确这篇议论文所要阐明的观点,即“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并组织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只选择这么三个事例,从而认识到它们的代表性,很好地把握住了选择的“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8. 从认识上的冲突入手。《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在教学这一课时,当学生了解青蛙的梦想——看海,并明确实现梦想的途径则是攀登上眼前的这座大山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对于青蛙来说,登上这样一座高山,究竟难还是不难?学生们有的说“难”,有的却说“不难”,认识上发生了分歧。这种抓住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来设计教学流程,不仅思路清晰、流畅,而且借助对课文的理解,渗透了辩证统一的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
二、 阅读教学的“点”
1. 起点。所谓的“起点”,是指课从什么地方上起。我个人认为,应该捕捉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两者的结合点。一位教师在教学《郑成功》之前,发现在做“郑成功的伟大功绩是( )”这一道预习作业时,大多数学生都只写了“收复台湾”。怎样才能让学生知道“建设台湾”也是郑成功的伟大功绩呢?
上课伊始,老师指点课题,单刀直入地问:一说到郑成功,我们就会想到他的一个伟大功绩——收复台湾。收复台湾后,同学们的心情如何?高兴的不只是你们,瞧——出示第6自然段。接着,老师问:庆功宴上,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但是,席间有一人没有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他目光深邃,眉头紧锁,他是——(郑成功)。他在担忧什么呢?有的学生说,他可能在想,我现在是收复了台湾,但是我的军队一离开,侵略军又来了怎么办?有的说,他可能在想,台湾还很落后,要想办法让他们强大起来。老师接过话题说:郑成功深谋远虑,他看到不仅是现在,更是——(未来),他还要带领台湾人民一起——(建设台湾)。具体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继续学习课文相关内容。在教学中,加设这一问,目的是把学生从轻松喜悦中拉回文本,走进郑成功的内心世界去思索去体验,在众喜独忧的对比中体会郑成功的深谋远虑,明确建设台湾的目的是让台湾强大起来,因而,建设台湾同样意义非凡,也是郑成功的伟大功绩之一。
2. 重点。所谓的“重点”,是指在“课标”关于学段目标的统率下,具体课文表现出来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人文性和工具性。《石灰吟》和《墨梅》这两首古诗的特点都是托物言志。《石灰吟》中的“要留清白在人间”和《墨梅》中的“只流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中,有一个同音字“liú”,学生在默写时往往会出现差错。为了消灭差错,执教的教师决定从意义入手,带领学生分别品味这两个同音字的精妙。通过议论,学生明白:第一个“留”字写出了石灰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和坚定,这个“留”字充满了决心,是掷地有声的志向,要留存人间;第二个“流”字,写出了梅花不图虚名,只求淡雅之气弥漫于大地之间,这种淡泊名利的胸怀,随着看不见的香气能够流芳百世。这种把辨析同音字的不同用法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仅扎实有效,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提升了对事物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这种将“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凸显教学重点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3. 难点。所谓的“难点”,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翁的情感,以及学习写作方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或者障碍。《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学生认为作者留下的明明是一张留言条,小红车主为什么说留下的却是“诚实与信任”呢?说作者“诚实”还能理解,说他“信任”却让人无法理解,难以接受,这就是教学上的难点。如何突破呢?这位老师是这样做的:你认为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会怎么做?会一走了之,免得小红车主知道后,找麻烦甚至讹诈自己。而作者却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作者之所以留下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是因为他懂得做人应该以诚为本,敢于承担责任。他相信天下还是好人多,信任小红车主能和自己一样诚实,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解决问题的。这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常生活中的做法,与课文中的“我”的做法进行对比,从而突破教学上的难点。
4. 亮点。所谓的“亮点”,是指教师的预设,在解决生成问题的过程中所迸发出来的智慧,以及所产生的灵动。教师的预设要形成教学上的亮点,我看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1) 深刻:解读文本要有深度;(2) 有特点: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教材本身表现出来的特点;(3) 灵动: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作为新的教学资源,从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认识,产生思维的灵动,让课堂呈现出新的活力。
5. 终点。所谓的“终点”,一方面是指落实教学目标,检验教学效果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指能否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做到带着问题和欲望走出课堂。执教《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的教师,在总结课文时这样说道:“朋友远行,为他作诗,就叫‘送别诗,像这样表达浓浓情意的诗还不少呢!我们曾经学过《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等等,这些就是“送别诗”带给我们情感的熏陶和体验。”这位教师先用简短的话语指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类别,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接着,以“送别诗”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古诗句。难能可贵的是在吟诵这类诗句时,教师点明了这些诗句虽然同属“送别诗”的范畴,但是表达的情感还是略有差异的,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