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是人口大国,有着充足的人力资源,但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远远不够,出现了人浮于事的状况,或者人力资源开发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导致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使得资源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能体现其实际价值。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产业的转型程度越来越大,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生产产业的转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会有所下降,相反需求更大,因此面对经济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使得人力资源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能够体现出该有的价值。本文就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进行论述,讨论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配置结构
世界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地呼唤着人们去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现状,促进着人们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管理。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状况牵涉到政府、公共部门、企业等社会上的各个行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各个行业的经济效益与经营运转的情况。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局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成了当务之急。
一、关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的论述
中国幅员辽阔,但是最充足的资源却不是物力资源,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却并没有做到物尽其用,有闲置,有错用,没能将人力资源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极限。如果就资源开发来说,我国应该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但是我国目前人力资源所呈现的状态是“量大质低”,配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人力资源“量大质低”。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的总数量已经达到近14亿,这说明我国具有及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除了一方面增加了人力资源的量也严重的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形成了数量与质量的劣性替代。从市场消费的角度来看,人口的超负荷增长,加重了经济资源超负荷耗用的负担,从而减少了整个社会进行人力投资、提高人口素质所必需的积累份额,使人力资源积累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愈发的恶劣。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就业压力也在持续的增长,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社会不得不把超过实际需要的低素质人力资源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导致新一轮的人口数量的扩张,致使人力资源的“量”替代质的恶性循环。人力资源不充分利用或者不得利用所导致的后果必然是资本积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滞后,给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2.教育水平比较地下。从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来说,对于数量丰富、质量低下的恶果,教育也是需要为此买单的。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起步远远落后于他们,教育的投资也远远不够,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我国人口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下,难以达到经济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从而也反作用于市场,致使市场降低了对于人力资源质量的要求,其结果必然是人力资源的质量越来越低,市场经济的发展难以达到十分景气的局面。因此教育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素质的高低、人力资源形成的状况,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从我国的教育体系来看,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在经济发展的框架内运行的。政府控制对于教育的投资,同时决定着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投资收益法则被排斥在外,这必然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首先对于教育供给的控制影响了社会办学的积极性,政府无钱投资,社会又不愿意支援,导致教育投资接到的永远是一张空头支票。尤其在我国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教育的低投资或者无投资致使该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与社会整体严重脱节。如何解决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成了所有经济学家和政府所关注的话题,然而“重教育,稳投资,政府搭台,社会唱戏”成了目前唯一可行的解决途径。
3.各层次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不足。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然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屡屡遭受打击,致使我国人力资源出现了层次间的水平差距过大。但是我国资本积累不足、市场投资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的倾斜严重的影响了高层次人员在不同地域间的流动。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高技术劳动力缺乏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所产生的束缚。这些制度的建立限制了劳动力内部的重组,是我国劳动力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二、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在分析了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后,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产生此类状况的原因我们都有所了解,对于解决的方向我们也有了大致的判定。那么究竟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呢?如何才能做到是我国的人力资源得到较大程度的利用,不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1.发展教育,定向培养人才。从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来看,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处于大众化教育,也因为人口问题精英化教育的开展难度过大,我们只能保证每人都有书读,但是能否读好书,则是我国教育力所不及的。大众化教育使得我国学生做学的知识过于广泛,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难以做到学以致用,理论知识偏多,能够进行实际运用的是过少。面对这种状况,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转换教育的发展方向,将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专业化知识的教授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性的人才。专业性的人才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甚至可以说它方便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教育的专业化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了很多被开发的机会,在人力资源分配时,不同的专业人才甚至可以自己进行归类,减小了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投入的精力。因而定向的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有百利而无一害。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我国目前的结业结构与世界整体的就业结构相比相差甚远,人们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开发、投资第第一产业,其结果必然是阻碍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依旧是属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的就业结构。从我国人资源的分布来看,我国人力资源主要还是集中于第一产业的发展,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也是东西部产生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心应该向农村转移。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转移;应该是人力资源的发展方向指向偏向于服务业的第三产业,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增加就业。应该要根据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进行定向教育,做好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工作,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巨大潜力,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endprint
3.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人力资本的不足、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过低等等现象屡见不鲜,它也是造成市场经济不景气,企业出现经济滑坡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的保持和高利用性呢?最好的手段便是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虽然目前在部分企业都建立了相关的奖励制度,但是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制定有效的奖励机制,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但是所建立的是一些缺失市场化的经济报酬奖励制度,这种经济报酬与劳动付出完全不匹配的机制使得劳动力有意识的减少了劳动投入。或者是采用平均分配的月工资制度,最后出现了“干多干少一样多”的状况,这些不合理的奖励制度严重的影响了人力资源的保持和利用性。有效的奖励制度应该是按劳分配,按质奖励,鼓励劳动力不局限于劳动力的付出而获得报酬,在发挥手脚作用时积极思考,靠大脑赚钱。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价值
在今天,依旧有很多人不知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价值,误以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就是简单的劳动力的分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决定着经济的增长、国家科技等多方面内容。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妥善管理,为市场不断的输入市场发展所需的人才,促进着市场经济的运转,可以将人力资源的潜能最大的运用到实际的利润获取中,使市场获得实际的利益。通过教育不断完善和提高国民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创造力,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从国家科技的角度来说,只有将劳动力的注意力从传统的劳动力输出转移到知识、技术的学习与运用上,才能推动国家科技的发展。因为劳动力知识水平的提高促进着劳动力生产转向知识经济社会的生产,然后再反作用于劳动力去进行再学习。这样不断地优化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也提高了国际科技的水平。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没有哪一项的优化能离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实际上也就是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王敬佩.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分析[J].山东菏泽学院,2009年.
[2]刘玮.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
[3]杜殿明.对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内蒙古第二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作者简介:毛翠苹(1981.01- ),女,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世通(北京)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职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