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阳光体育的发展

2014-08-27 21:49董菲
考试周刊 2014年50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课间体育运动

董菲

自2006年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以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高邮市积极响应号召,在各级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有关阳光体育的活动,如开展了大课间等活动等。但从高邮市学生体质监控数据看,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全面下滑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阳光体育也未达到预期目的。这说明解决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阳光体育运动”的主体是亿万学生。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年龄集中在13至18岁,他们不仅有繁重的家庭作业,而且面临升学压力,背负家长的期望。在与学生的多次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大多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也很乐意参加体育运动,但是平时只能在学校利用仅有的两三节体育锻炼,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只能是进行特定的项目,没有自己的兴趣选择,造成一些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完善,学生没有办法参加热爱的体育项目,教学资源缺乏。调查发现虽然国家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了一定的宣传,各地不断动员人们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但真正知道并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学生并不多。

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原因,“升学压力”居首位。家长把学生的学业看得十分重,自然学生的升学压力非常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是阻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自身惰性”的形成有许多内在原因,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在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多方面因素中,“缺乏活动时间”、“自身惰性”、“没有体育伙伴”、“缺少场地器材”、“体育课程内容枯燥”、“外界不支持”“课外体育内容单一”等都占有较大比重。学校的场地和器材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体育设施和条件跟不上,学生就无法得到锻炼,这是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是常事,特别是意外伤害,这就更阻碍了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由于一些学校的体育设施比较差,体育器材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在学校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则学校将面临很多问题。学校体育活动不能得到正常开展,体育教师的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体育课得不到创新。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准备器材,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这不失为一个让学生自由活动和锻炼的好办法。

大部分学生对阳光体育是支持的,只有少部分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心存怀疑。学生表明自己喜欢阳光体育运动,并指出阳光体育运动让他们收获颇多,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参与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体育与保健的知识,这都是以前没办法了解到的常识,与此同时也增长了见识。一些学生认为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学习压力,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提高学习效率。在锻炼过程中还能增加生生感情,增进交流。这说明,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能够给学生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体育工程。我们相信,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一定会对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大部分中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了解不全面,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对阳光体育的了解不深,少部分学生不知道阳光体育是干什么的。

大部分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还不错,部分学校由于体育项目的设置并不齐全,导致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不完善;有的学校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值得学习。学校大课间及课外体育锻炼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学校的体育场地有限,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不能满足“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需要;外界对开展阳光体育的热情不是很高,部分家长仍只关注学生的主科学习成绩,片面追求好成绩。

我提出了一些建议:体育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有深入的认识;体育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多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开展一些适应本学校条件的趣味活动,提高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兴趣;学校多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劳逸结合;注重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对体育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优化场地器材,为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地開展提供前提条件;学校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学生可以自己带器材,扩大运动空间,向学生开放公共体育设施;营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阳光体育锻炼的氛围,学校领导向家长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让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健康,从而让“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地开展。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课间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快乐课间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课间10分钟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