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矿业发展、经济安全及解决路径
——以青海省为例

2014-08-27 03:00:06宋顺昌张文侠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矿产品青海省矿业

宋顺昌,王 佳,张文侠

(1.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青海 西宁 810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 西宁 810001;3.青海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01)

一、我国矿产品消费量不断增长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当今社会92%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取自矿产资源,30%以上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居民用水取自地下水。进入21世纪,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2002年—2012年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矿产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大、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愈来愈强的时期。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4年—2010年的7年时间,我国石油消费量从3.18亿吨增加到6.17亿吨,煤炭消费量从18.88亿吨增加到35.56亿吨,铁矿石从7.26亿吨增加12.55亿吨,电解铜从552万吨增加到792万吨。由此可以看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撑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1-2]

二、我国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各类矿产品的国内供给能力不断下降,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到2009年,我国石油、铁矿、铜、铝、铅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52.6%、62.3%、88.62%、45.35%、54.21%(见表2),矿产品进口净费用(进口支出-出口收入)从2003年的471.55亿美元增加到1 753.2亿美元。我国对国外矿产资源的依赖迅速增加,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造成了严重挑战。一方面,从国际市场获取矿产资源由于没有定价权,只能被动接受国际矿业巨头的不断加价,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而另一方面,从国际市场购买矿产资源,还受到矿产品生产国的经济政治变化和政策环境的极大影响,远距离运输时运输线的安全性也时时牵动着国人的心,国家需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护航。最近几年,我国采取“走出去”战略,在国外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相对于我国巨大的资源需求来说,仍属于杯水车薪。

三、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直接影响国家战略安全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保证,矿产资源总量和国民人均占有量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及潜力,特別是能源矿产、战略性矿产资源(铁、铜、铅、锌、铝、钨、锡、稀土、金、银等)已经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基本标志。[3]

表1 2004年—2010年主要矿产消费及进口情况

矿种单位类别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锰矿铬铁矿铜铝铅锌镍锡钾肥水泥进口费用原油:亿吨亿立方米原煤:亿吨矿石:亿吨(精矿)锰矿:万吨矿石:万吨铜:万吨精矿:万吨废铜及铜材铝:万吨精矿:万吨废铝及铅材铅精矿:万吨锌:万吨精矿:万吨镍:万吨镍:万吨锡:万吨锡:万吨钾肥:万吨水泥:亿吨 亿美元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进口消费3.183.173.463.643.64 6.171.171.191.391.781.72.12.393 1453.8544644.66738078741 07046.14559.1507244164.9118.8821.424.0525.827.931.635.560.180.260.380.511.847 17.269.712.47.3791012.552.082.753.263.834.46.236.184 81 1831 2941 5154654586206637579621 158629700700217302432609684676866552568558.8452.33538767.3792288406361.2452519.2613646.8522.9482502.9558.5740.5776603.9882862.31 2301 2591 4391 526587702691.12 3262 5741 9693 00717.96140155.7198220.8251.66322403.3166110118.9127144.5161 160.38291.6325330375.4417.3523.64917518020610222032416.9618.2421.92444.48.979.329.9512.7022.82 5019.913.815.2614.216.515.281.081.581.98735.2906.91 356805.4543735527698959566217.9584.199.610.412.0413.61416.318.51628.23828766.8869.651 477.281 753.2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矿业年鉴》,进口费用为贸易逆差,为净耗费。

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已成为各国的共识。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矿产资源战略的全球布局以控制矿产资源。从西方发达国家投入的地质勘查费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各国政府对资源战略的重视:美国投入的地质勘查费用从2000年的2.35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9.078亿美元,加拿大从2000年的3.48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24.017亿美元,澳大利亚从2000年的4.05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17.086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各矿业公司在全球各地区的勘查投资。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际矿产品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西方发达国家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崛起,首先从矿产资源的供给干扰中国的发展。美国各类智库、团体就发出了“谁养活13亿中国人”“中国经济发展将耗尽全球资源”的论断。

我国矿产资源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发达国家多年来一直使用廉价的中国钨、锡、稀土等资源,中国满足了全世界95%的稀土消费,当中国政府对钨、锡、稀土等优势矿产的出口进行配额限制时,遭到西方国家一致反对,指责中国政府以非法手段将(稀土)出口维持在低水平,从而为本国工业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对中国出口矿产品时,年年提价,如铁矿石价格从2002年到岸价每吨24.84美元,到2008年提高到136.53美元,钾肥价格从2002年到岸价每吨121美元,到2008年提高到576美元。由于国际市场价格太高,我国从2008年开始不得不减少钾肥的进口量,钾肥进口量从2007年的959万吨减少至2009年的217.9万吨。因进口量减少,同期我国农业生产钾肥使用量相对减少,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三是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打着经济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旗号,要求中国全面开放矿业市场,另方面当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矿业市场时,西方国家往往以国家安全、人权等借口进行阻止。

表2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产量及消费情况表(2009)

矿种计量单位国内产量消费量净进口量进口比例(%)石油原油:亿吨1.894.02.152.6天然气亿立方米830874445.0煤炭原煤:亿吨30.631.613.2铁矿矿石:亿吨8.8(折精矿3.77)10(精矿)6.2362.3锰矿矿石:万吨1 310(折精矿553)1 515(精矿)96263.5铬铁矿矿石:万吨2070067697.1铜铜:万吨96(精矿含铜)767.3(精炼铜)183.9(精矿)776(铜材及废铜)88.62铝铝土矿:万吨2 3831 439(铝材)1 96945.35铅铅:万吨136(精矿含铅)403.3(铅)96.6(精矿含铅)54.21锌锌:万吨309(精矿含锌)523.6(锌)118(精矿含锌)41.58镍镍:万吨8.1(精矿含镍)44.4(镍)22.8(镍)73.79锡锡:万吨7.2(精矿含锡)16.5(锡)钾肥万吨326.8543.0216.233.0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矿业年鉴》。

进入21世纪后,西方发达国家以控制矿产资源为目的挑起了多次地区冲突,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苏丹内战等。通过这些军事行动,西方国家一方面进一步控制了矿产资源,另一方面,使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在21世纪所遭遇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资源问题,尤其是矿产资源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我们常说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即合理有效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4]

四、青海省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十五”至“十二五”期间,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己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依托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以盐湖化工、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为主体的四大支柱产业和以冶金、医药、畜产品加工、建材为主体的四大优势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中的三大产业(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盐湖化工)和四大优势产业中的两大产业(冶金、建材)都是以矿产资源为依托的。

矿产资源开发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从相关数据中得以充分体现:近10年来,矿产资源采选业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3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07亿元,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从2001年的11%增加到30.4%,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从2001年的37.9%增加到62.5%(见图1、图2),矿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0%左右。矿产品出口在全省对外贸易中也占有很大比重,矿产品出口总值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0%~50%。而同期青海省农牧业产值从2001年的4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55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1年的14.7%减至9.28%。2012年由于工业发展下滑,矿业产值同步下滑,总体上来看,2001年—2012年矿业产值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显增强。

五、青海省矿业在全国矿业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青海省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有色金属、贵金属、盐类等矿产资源的主要蕴藏地之一。其中四大支柱产业——石油和天然气、盐湖矿产、有色金属矿产和水电资源产业,为推进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截至2010年底,全省开发利用矿产70种,占全国开发利用186种矿产的37.64%,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主要地位的45种矿产之中,青海省具有储量并可开发利用的矿种有17种,占37.8%。青海省矿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情况如表3所示。

图1 矿业在青海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亿元)

图2 矿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及其走势

注:资料来源于《青海省统计年鉴》(2002—2013年)、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通报。

表3 2010年全国、青海省按部门分矿业增加值对比

产业部门全国(亿元)青海省(亿元)青海占全国比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8 339.2751.810.28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7 024.8472.661.03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7 162.7944.630.16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4 501.2621.850.08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8 368.5835.370.07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5 195.02116.890.46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8 681.8361.030.213总计179 273.59404.242.320

根据区位商分析(图3),青海省的矿业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位商基本都大于2。虽然从2003年以来矿业经济的区位商有所下降,但这主要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增长引起的,是必要的经济转型,所以从整体上讲青海省既是一个矿业大省,又是我国的矿业强省,为全省甚至全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支撑和保障。[5-7]

图3 青海省矿业经济区位商变化示意图

六、几点结论

1. 进入21世纪,我国矿产资源消费量不断增长,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升。如何保障矿产品的稳定、持续供应,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

2. 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必须合理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加以解决。

3. 青海省矿产资源产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业集中度高、矿种丰富且开发程度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 要通过加大地质勘查力度、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效益,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地,建立矿产资源储备体系,为国家矿业发展和经济安全做出贡献,使青海省真正成为我国的战略资源要地。

参考文献:

〔1〕 曹光,江峰,魏景明.黑龙江矿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中国矿业,2007(2):44-48.

〔2〕 郝东恒,张俊杰.矿产资源有偿制度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10-15.

〔3〕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0-141.

〔4〕 闫军印,李百华,冯肖宏.环首都经济圈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效率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2):69-73.

〔5〕 蒋云霞,蔡嗣经.青海省区域矿业布局机理及其整体构想[J].中国矿业,2005(9):25-29.

〔6〕 齐虹丽.国家经济安全与产业政策立法——加入WTO给中国产业带来的冲击与日本经验的启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4):75-78.

〔7〕 胡莹.青海省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11):1017-1021.

猜你喜欢
矿产品青海省矿业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主要矿产品形势分析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2017年一季度化学矿产品及相关产品进口数据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政报(2017年20期)2017-03-16 02:38:19
关于PPP项目尽职调查浅谈——以某矿产品运输专用线PPP项目为例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政报(2016年21期)2016-02-28 12: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