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德+张淑鸿
摘要:商业模式决定企业的成败。某公司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市场调研,提出以进口替代为目标的具体操作步骤,经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是成功有效的。
关键词:商业模式进口替代
某公司系西京电气总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1998年,有多年的材料研发经验。在导电涂料行业中有高的知名度。公司2009年决定进入某种银浆行业。这种浆料分A种和B种。但是由国外品牌垄断,国内厂家由于缺乏测试条件,和相当落后的银粉工艺,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1 市场战略
A银浆和B银浆比较而言,A银浆对光电转化率影响大,开发难度大。我公司结合自身的技术实力,决定自行开发B银浆,再开发A银浆。
2 产品销售政策
①制定代理商的批量折扣和累计返点制度;②制定公司内部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及奖惩制度;③制定公司销售计划;④确定合理的价格定位政策。⑤制定完整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措施。
项目产品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大客户营销。与客户的技术对接非常重要,针对客户的生产工艺,公司需要对产品进行微调,目标是抢夺国外产品的市场,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3 制定产品市场推广计划及策略
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除了技术成熟以外,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开发计划,本项目的市场推广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为建立典型用户案例阶段。以点带面,给更多的潜在用户进行产品性能宣传和价格分析,突出产品卖点;同时印制广告册、参加行业推广展览、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做好全面进入市场的准备工作。
②第二阶段为搭建公司销售网络和建立技术服务中心,扩大销售额。公司已建立两个办事处。同时在其它地区寻找经销商。完善技术服务队伍,切实保障技术人员异地的现场服务保障能力。指导思想是采用先在重点用过项目产品的客户建立示范区,然后面向全国普及推广的市场战略,从而为本项目在行业内的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③第三阶段建立较完善的全国销售网络渠道,实施规模销售。
4 银浆定价策略
作为进口替代产品,价格和质量是产品的竞争优势,本项目的定价策略如下:
①产品投入市场初期,采用价格跟踪法。在本项目产品投入市场的初期,我们采用价格跟踪策略。公司保证一定的利润,为后续的系列产品研发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保护投资。同时,合理制定预期的报酬率,使客户能够接受。
②产品投入市场中期,采用边际收益定价。当项目产品进入批量生产后,在原材料采购与制造费用上,会由于批量增产的生产方式逐步降低,达到一定量后,边际成本凸显。在市场方面,中期市场必然会有国内同类产品参与竞争,在价格上也就容易形成激烈的竞争局面,通过调整产品的定价策略,采用边际收益定价,在边际成本的基础上,依靠批量的优势,降低价格,占据市场。
③产品投入市场的后期,采用保本定价。市场的后期,可预见的可替代产品以其先进的技术,更加优越的性能在市场中成为主流。在这个时期内,项目产品市场份额将逐步萎缩,我们将用更加先进的替代产品投放市场,但是在项目产品周期的末期,仍然还有中低端客户需求,在价格上,为培养小的客户,建立长远的客户关系,同时,满足低端客户需要,我们将采用保本定价,将价格订在成本价,逐步用新产品来替代本项目产品。
5 在具体操作上,掌控的具体原则
①一对一”的原则:“一对一”即强调应以与客户个别互动为主,借着集中开发个别的客户来建立业务。②各个击破”的原则:要根据自己的实力一个客户一个客户的做,有多大能力做多少客户,做一个成一个,不要多面出击。可以将此理解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战略战术原则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③“先小后大”的原则:如果把客户形象划分为三个方阵,在开始即从第三方阵开始,待在第三方阵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后,主攻方向转向第二、第一方阵。可以将此理解为是“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军事原则在销售领域的运用。④“自上而下”的原则: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将产品导入行业第一方阵企业,然后运用该影响力向下辐射至第二、第三方阵。可以将此理解为社会学的“模仿效应”和心理学的“模仿效应”在销售领域的运用。⑤“先A银后B银”的原则:即在某一客户先导入背银后导入正银。一般情况下,第二、第三方阵的用户对价格的关注度较高,相对适用这一原则。⑥“先B银后A银”的原则:即在某一客户先导入正银后导入背银。一般情况下,第一方阵或致力于企业有较大发展的中、小用户对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因素关注度较高,相对适用这一原则。
经过4年实践,新产品开发已取得成功。公司进入良好的循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谢拴有.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进展与启示[J].经济师,2014,01.
[2]邵隆图,张嬴.HELLO!2018——未来商业模式探讨(续)[J].中国广告,2014,01.
[3]孙国锋.商业模式促进颠覆创新[J].软件和信息服务,2014,02.
[4]王宇.开源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授权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1.
作者简介:王保德(1964-),陕西渭南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企业管理,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