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手稿》的视阈下的文学创作动机

2014-08-26 22:10梁晓辉郭晓晖
考试周刊 2014年51期
关键词:手稿异化

梁晓辉++++郭晓晖

摘 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界定。基于《手稿》的视域对文学的创作动机进行研究会发现,文学创作动机发生于对“不平衡”的适应;文学创作动机以掌握外在世界为目的;文学创作动机以驱除精神“异化”为旨归。

关键词: 创作动机 不平衡 异化

文学创作动机从属于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它驱使作家致力于毕生的文学创作事业。在这股内驱力的驱迫下,作家不断劳动、创造。就其概念而言,“简单来说,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界定。从《手稿》的观点入手,对文学创作动机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科学的视角对文学的创作进行把握。

一、文学创作动机发生于对“不平衡”的适应

作为能思主体的作家触景、触物生情,感受到所处周围世界的不平衡,环境触发了其内在情感世界的跌宕,在极度的感情汹涌之下或激烈的思想交锋过后,一种强烈的、急于表达的欲念就会喷薄而出。在中国传统的文艺心理学层面,“物感说”很能够说明这点,“感于物而形于声”的过程即是由于创作动机的驱使而进行创作的过程。是以优秀作家在进行创作的初始阶段会有艺术发现,以艺术发现为导引,产生创作动机。

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征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2]“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正是人的自由自觉性,这是人的类特性。自由自觉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自由”体现人“真”的一面,人是自由地生活,认识规律;“自觉”则体现出人的主体追求,是主体主动的价值寻求。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作家的创作活动无可辩驳属于“自觉”范畴,通常认为外在世界——包含自然、社会生活和人——经由感官进入大脑,再通过艺术加工才成为我们所见到的文学样式。这种艺术加工实质同样是“感于物而形于声”的过程。借助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自由自觉的创作个体,作家对外在世界的“不平衡”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感知,并且力图能够适应这种“不平衡”,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自然界不是人之外的世界,而是同人相联系的。“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产生之初,原始人与其所处的周围世界是一种被动的和谐共生态,“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换的、人的身体”。人的任何行动都在自然界进行,人的行动乃至思想都被动地适应自然。由此看来,创作动机的出现是作家自由自觉的类特性的表达使然。优秀的作家对外在世界的感知更为敏锐,在与自然界、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碰触中,他会本能性地驱使自己通过创作的途径实现对外在世界的适应。一般认为,歌德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动机是在自己陷入“第三者恋情”之中或之后,尝尽了各种酸甜苦辣,终于压抑不住的爱与负罪感的矛盾,在书信中完成了自我倾泻,随后心理平衡得到恢复。

二、文学创作动机以掌握外在世界为目的

从马克思《手稿》的视域出发,情感的跌宕或者心灵的矛盾与苦难只是形成创作动机的外在表现,不过是对作家思维情感的状态描绘,引起这种情感的跌宕或者矛盾的苦难的深层原因实质是作家本身掌握外在世界的要求。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4]。文学创作动机以掌握外在世界为目的根植于人的本质构成。人自身最早是一种适应世界的存在,反映在文化上的表现是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在适应世界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同样发现最好的适应世界的方式实际上是掌握世界。于是,有意识地对外在世界进行掌握,人势必受到冲击,以致悲伤、痛苦乃至煎熬,有碍于人的日常生活,我们就必须力图以某种方式维系、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作家的创作就是某种方式中的一种。歌德还是巴尔扎克同样都是内心矛盾的克服,同样达到的是心理的平衡,实质两人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在行动上都表达出一种改变的渴望。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爱,他自己的财富”[5]。文学是人学,人又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现实社会中以有意识的、单个的个体形式存在,在社会生活中又以群体性、历史主体性形式存在。在作家成长的过程中,伴随其思维不断发展的是主体意识的不断强化。优秀的作家必然是有着自身强大思维能力的作家,是能够自主对外在世界的事物和事件进行判断并作出合乎自身所在群体发展的选择的人。文学创作动机,就应当是在这种意识驱使下产生,以掌握外在世界为目的的。

当人在确证了自身的历史主体性地位之后,对“人”的关注便成了主流。同时,在世界的层面还要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既包括人与自身,又含人与他人的关系。“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6]。人要借助与他人的关系关照自身,势必关注与他人关系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成为对群体的关注。这种关注也是氏族社会时代就已经存在的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个人与氏族是合而为一的生活,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不可分,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意识只是以集体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致力于集体发展的这种意识必然积淀下来,成为一种集体追求层面的发展动机。体现在文学活动中,这种动机就是文学创作动机。“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自觉把握成为作家的主要着眼点。从来没有一个社会像现在这样关注爱情,关注人与人的关系。

社会发展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社会是单个人组成的社会,需要体现出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要努力营造适合人全面发展的氛围,使人具有作为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具备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和谐社会必定是适合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为营造和谐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1.

[2][3][4][5][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79:53,52,53,159,56.

本文为衡水学院教改课题成果,课题编号:jg2012051。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稿异化
大家手稿
大家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丢失的手稿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