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散神聚”方显教学真功夫

2014-08-26 23:13何赐仁
江西教育B 2014年6期
关键词:李镇西孔乙己李老师

何赐仁

师: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生默读,思考。师巡视)

生: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

师:这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乙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

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生: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师:谁来帮她解答?

生: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

生: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乙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

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哪种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

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

师:对,我也同意后面一种意见。在这里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间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达到“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上课一开始便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发扬教学民主,由他们自己去探索解答。学生质疑问难后,开启了思维闸门,积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大胆提出存在的疑惑和不同的看法。李老师首先由学生的提问推出本文“环境描写”这一知识点,然后让他们讨论其中的原因,从而得出“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间背景”这一结论。很显然,这是小说三要素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李老师由学生的提问顺势一导,第一个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在浑然不觉中便悄然完成。他这种安排的奇妙之处在于:巧借学生提问这一抓手,把他们的思维真正激活了,在碰撞中产生道道火花,又巧妙地把这些火花汇集成一点,从而烧出了环境描写这一“正果”。李老师教学设计的创造性及驾驭课堂的机智实属难能可贵。

生: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已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

师: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大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之前,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

生(齐):死了。

师:根据何在?

生:作者在结尾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师:嗯,孔乙己“的确死了”。 同学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乙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生思考) 李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个思路: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

生:取决于他的遭遇。

师:对。取决于他的遭遇。

生:还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

师: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就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孔乙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 他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中? 课文第一次正面描写孔乙已是哪一段?

生(齐):第四自然段。

师:我们就研究这一段。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写孔乙己的哪些语言、行为,或者动作、神态,表现出了孔乙己怎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一句话,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生开始默读思考,师巡视) 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补充一下看法。

生:从作者对孔乙己外貌描写和穿着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是个懒汉。

师:依据何在?

生:课文中说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师:你很会动脑筋。还有没有同学发表看法?

生:作者通过对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说明了孔乙己在……

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你能不能说具体些,作者是怎样对孔乙己进行描写的,具体有什么样的语言?

生:作者说“他身材很高大”。

师: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孔乙己还是具备起码的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的。

师:继续讲下去。

生:作者还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师:这又说明什么?

生:说明他经常受人欺负。

师:对了,本来孔乙己身材高大,又读过书,可是还是经常被人欺负,这就是他的日常遭遇。刚才这个同学说得挺好的,请接着往下说。

生:还有,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过,也没有洗过,这说明他不怎么勤快,比较懒惰。

师:好,还有吗?

生:还有,他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这说明他自视清高,是个书呆子。

师: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些描写对孔乙己的形象特点作一个概括。比如刚才第一个同学说孔乙己是个“懒汉”,第二个发言的同学说孔乙己是“书呆子”。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们这儿有50多名同学,应该就有50多个“孔乙己”。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生: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

生: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但是他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很深,又是一个深受封建教育迫害的人。

…………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孔乙己发生了什么变化。他的脸色——

生(齐):“黑而且瘦”。

师:嘿,“黑而且瘦”,很不健康。当然,他原来的脸色也不健康,现在更难看了。他的身材原来高大,现在还高大吗?endprint

生:不高大了。

师:为什么?

生:他的腿被人打断了。

师:是啊,原来只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而现在他的腿被人打折了,只能盘着两腿爬行。他的衣服有没有变化?

生:有。原来是长衫,现在是“破夹袄”。

师:他的语言有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他和掌柜的对话,想想他的语言、语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他的面孔“很颓唐”,他的语气比以前更低沉了。

生:原来只要有人说他“偷东西”,他就会“争辩”,现在是“不十分争辩”,而且不是“声音极低”“低声说道”就是“恳求”什么的,这都说明他的自尊心已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他命运更不如过去了。

师: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要发言的吗?好,你说。

生:他的动作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站着喝酒,现在只能坐着喝,但这个“坐”并不是他有钱了,而是由于他被打断了腿,再也站不起来了。还有,原来他付钱是“排”,而现在是“摸”,这说明他的经济状况更加糟糕了。

师:说得好极了!同学们分析的孔乙己的这些外貌、衣着、语言、动作等的变化,反映了他命运的恶化。同学们注意,这一次是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以后他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最后人们再次想起他是由于什么原因呢?

生:孔乙己还欠着掌柜19个钱。

师:看,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孔乙己当然只有死路一条。如此看来,封建教育造就了孔乙己的病态人格,而社会环境又是如此冷漠,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了!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既然这样,为什么鲁迅又要说“大约”呢?

生:这表明是作者的推测,因为“我”毕竟没有亲眼看见孔乙己的死。

师:那么有没有其他人看见孔乙己死呢?

生(齐):也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呢?书上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

生(齐读):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李镇西老师由学生疑问“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导入对孔乙己的形象分析,他紧紧扣住“大约”和“的确”两个词, 用这一关键性的提问作为突破口,引领学生深究孔乙己的形象。当学生把人物命运及性格特征以及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都顺势牵了出来后,他引导学生再细化到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分析。先是“宏观勾勒”,后是“工笔细描”,然后通过对孔乙己前后变化的比较,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及语言材料感悟人物的心灵,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便在不知不觉中印入了学生心里。这种以“点”带“面”,以关键句子或词语作为抓手的教学设计,李镇西老师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且能顺势而为,不落俗套,教学艺术之精湛可见非同一般。

师:如果说一个“的确”写出了孔乙己性格所导致的必然悲剧的话,那么,一个“大约”则含蓄表现了社会的某种特点!是什么特点呢?原文当然没有直接概括出来,但有暗示的。我提醒同学们想想,孔乙己被打折腿是在什么时候?

生:中秋节前后。

师:对了,中秋节。即课文所说的“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中秋节,这正是中华民族家人团聚的日子啊,可孔乙己却遭遇到什么?

生:腿被打折了。

师:在家人团聚的时刻,孔乙己却被丁举人吊起来打了大半夜,直至打折了腿!鲁迅先生这样沉痛地写道:“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说明了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同情。

师:秋风和同情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因为秋风是令人感到萧瑟的,而孔乙己的遭遇是非常悲惨的。这是用秋风来烘托一种感情,烘托一种气氛。

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

生:我的理解是这间接地写出了孔乙己的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因为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是死亡的季节。这就暗示了孔乙己的必然死亡。

师:说得非常好!我同意你的观点。“秋风一天凉比一天”,我读到这里,深深地感到人心也是一天比一天凉,社会也是一天比一天凉,孔乙己的生命之火更是一天比一天凉!你刚才说秋天是死亡的季节,但实际上对人们来讲,秋天本来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孔乙己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收获”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读到这里,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心的读者都会感到心情沉重。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李镇西老师在与学生对话中引入了“孔乙己被打折腿是在什么时候”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秋风”的内容,进而总结出其作用:烘托气氛。看似无意,却显有心。因为上课伊始,李老师便由学生提问切入了社会环境的描写。教学临近结束,李老师又在对“秋风”的分析中导入了自然环境的描写。给人以前后呼应之感,却又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突破了“环境描写”这一教学难点的理解,教学手法可谓奇巧。

总评纵观李镇西老师的教学,他并没有按照绝大部分教师常用的“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索环境描写”的教学思路组织这篇课文的教学,而是“信马由缰”,把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中一步步将他们“请进”分析人物及探究环境描写的“彀”中。整个教学过程前期看似杂乱,毫无章法和目标,但经他带着学生“绕来绕去”,最后教学目的才让人清晰起来。就像散文写作一般,看似“形散”,实乃“神聚”。然而又没有刻意去主导学生的思维,学生真正成了驾驭学习活动的主人,而不是充当教鞭主宰、被“程序”束缚而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真正践行了新课标倡导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此番功力若没有对新课标深入独到的解读,若没有对文本细致深入的研究,是绝对达不到的。(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义县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镇西孔乙己李老师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该得奖的李老师
孔乙己(下)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
李镇西:个人尊严高于“班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