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贵在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挖掘教材隐含的情感因素 1. 以句引情。如七年级语文(上)鲁迅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批评,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摧残。但由于文章的艺术构思比较独特,学生们难以理解和把握。所以在上课之初,教室里非常沉闷,学生们提不起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先要求学生们找出文章中最能表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来——“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接着,我让学生们讨论这些语句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谈到情感,学生们便有了兴趣。一时间,教室里议论纷纷。然后,我让学生们归纳作者的情感:“对儿童精神虐杀的悲哀”——“沉痛”——“悔恨”——“自责”——“内疚”。最后,我对“故乡春天的描写”、“风筝事件的经过”等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们体察出当时作者内心悲哀和愧疚。这样,学生们慢慢地了解、体会了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慢慢地读懂了这篇文章。
2. 想象悟情。想象可以填补课文空白,凸显隐性情感。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思考、去揣摩、去联想,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例如七年级语文(上)林莉的《小巷深处》一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透过“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想象母亲为了照顾我的生活而终年辛勤劳作和苦心经营。通过想象,使学生感悟到了母亲一年四季的劳累和所经历的磨难,使学生悟到那饱含血泪的情和沉甸甸的爱。
二、营造心灵交流的情感气氛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交流的课堂氛围,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借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参与和创造意识,最终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在教学中,我常用谈话式的交流来营造情感氛围。例如教读九年级(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首先,我设法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轻悠、舒缓、让人遐想的怀乡音乐背景中,我敞开心扉:“各位同学,虽然我们相识才几周,但我们已是好朋友了,对不对?”学生们齐声答:“对。”接着,我引出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感主题。我又问:“大家看到大屏幕上那一轮圆月了吗,今天是什么日子?”学生齐声答:“中秋节!”我说:“答得很好!中秋节是月圆人团圆的日子,离开家乡的人,都会油然而生思乡之情和怀恋之意。”然后,我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进行初步感知交流。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中,我让学生分别鉴赏不同风格的怀乡之作——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这样,在对意象的组合与情感表达的鉴赏中,学生们深入品味了那乡恋的浓郁的意境,为学习与研讨新课作了铺垫。我由《长相思》中的“夜深千帐灯”,诗人因思乡难眠而把所有的灯点亮,引导学生以《今夜无眠》为题写诗。诗歌写好后,我又让学生进行作品交流。在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诗作展示中,我一一给予点评。这样,我既给学生情感表达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能使师生间达到心灵接触和情感交流。最后,我导入新课。“听了同学们的诗作,我心里沉甸甸的。同学们的真情深深地打动我的心。那么,在情感的抒发上,怎样才能更有力度?意象又应如何选择、怎样组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徐志摩的怀恋之作——《再别康桥》。”于是,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学生强烈的学习期待中,我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关键是看课堂上学生能否被作家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深深地打动,能否对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为之感动,为之沉醉,进而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设计师和主导演”的作用,通过种种途径与手段,点燃学生的情感,拨动其心弦,引发彼此情感的“共振”。
1. 用心歌唱,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真情地范读就是对作品的真情演绎,它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令人期待、最赏心悦目、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的朗读,往往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学生会被教师所流露的情感深深陶醉,会不知不觉地随着教师走进作品,与作家的心一起跳跃。这时,师生就会共同进入相应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交流的至高境界,许多问题也会在情感体验与交流中得到感悟,探究钻研也就会水到渠成。
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尽情投入,倾情诵读,用心歌唱。当我抑扬顿挫地读完“小序”时,学生们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的上片,问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读者引入了富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学生们被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又由衷地鼓掌。诗歌的下片写望月怀人,流露出人生的离合无常。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又引发了学生们的唏嘘与叹息。当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通过词句倾泻而出,当我读到“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时,学生们都沉浸在忧伤的情感中;当诗人引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慨时,学生们便一脸的严肃;当我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后,教室里寂然无声……良久,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学生们完全被作品感动了,学生们陶醉了。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中,共同进行着体验。
2. 巧用艺术,渲染学生的情感世界
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可以使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更加形
象,更加直观、可感,更能引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更具有感染力与震撼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创造性地再现文本情感,能有效地创设情境和渲染学生的情感。
《失街亭》一文,我用《滚滚长江东流水》的乐曲作配乐。在雄壮悲慨的旋律中,在《三国演义》激烈的古战场里,课文字幕慢慢升起,声情并茂的朗读也随之响了起来。由于音乐、图画、声音的巧妙组合,马谡“守街亭”、“失街亭”,孔明“斩马谡”、“哭马谡”的那一幕幕情景的展示就更为形象。后来,随着马谡的“三笑”,马谡那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麻痹轻敌等性格跃然纸上;随着孔明的“三哭”,孔明那丰富多彩的内心情感、那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体恤部属的性格便一览无遗。音乐与朗读把师生带进了街亭的争夺厮杀,魏方的设计和蜀方的中计,时升时落,似大海潮涌;忽起忽伏,如层峦叠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音乐、美术等艺术配合文本来演绎,使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毕现,使今人与古人进行近距离接触,实现了古今对话,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更形象的想象空间,从而使文本直接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渲染了学生的情感。
3. 安排表演,体验作品的情感
学生表演作品,既可使学生亲身感受作品,进入作家的内心世界;又可使学生在感受体验中按照自己的经验、认识而对作品有独特的发现与见解。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情感丰富、感染力强的题材,我往往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让学生表演作品,体验作品的情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讲授老舍的《茶馆》时,我让学生们分角色进行戏剧表演。自私、圆滑世故而又胆小怕事的王利发,正直,倔强,敢作敢为而又乐于助人的常四爷;懒散无能,游手好闲,不愿自食其力而最终饿死的松二爷;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刘麻子……学生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阵阵的掌声。这样,经过戏剧表演,学生们与戏剧人物进行了直接的情感交流,激发了内心的情感共鸣,从而轻易地理解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内心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和适时的情感发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情感的重要作用,让师生都在充满积极情感的课堂中带着情感去教、去学,努力创造教学艺术的情感美,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