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华 黄迎春 朱秋红 王 磊 褚沈娇
高校贫困资助育人应建立“CTQ”模式
雷 华 黄迎春 朱秋红 王 磊 褚沈娇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是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全面系统的贫困认定方式,存在注重经济资助而忽略育人目的,资助模式单一,资金来源狭窄等问题。基于量化的贫困认定综合指标,以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为最终目标的资助模式亟待建立,并要求在具体实施办法上将德育育人与经济助人相结合,促进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更好地开展。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贫困生认定 CTQ模式
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使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独立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单纯地从经济上提供帮助无法真正解决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等深层次问题。物质帮扶只是手段,资助工作应该以教育为导向,以育人为目的,担负教育功能,才能取得实际效果,实现最大效益,同时体现出资助的真正价值。“教育人”是“资助人”的深层目的和最终落脚点。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系统性,审核机制尚待健全。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认定结果是进行各项资助的依据,贫困认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关系到经济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又关系到育人工作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各高校根据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文件精神,形成并实施“班级—学院—学校”的三级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体系,该体系是提高资助准确性和资助效率的有力保障。然而,许多高校贫困认定过程的主要模式是“学生说—班级评—教师定—学校批”,贫困生认定主要依据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在其生源地开具的贫困证明,再辅助对申请学生日常消费水平的评议,认定过程主要停留在无量化的纸质记录认定层次。
这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一方面造成了认定效率低、主观性强、界定模糊、偏差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贫困生评定审核机制,高校通常对申请学生进行少量调查,但由于许多学生来自外省市,路程远、成本高,工作量大不可能一一家访。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和贫困认定小组的学生干部等很难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花费情况,这为极少数学生千方百计开具虚假贫困证明,从而获得学费减免和各类补助提供了可能性。再者,我国各省经济总体情况和消费指数差异较大,例如,每月2000元的收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只能勉强负担房租,但是在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却能完全满足三口之家日常所需。这些难以量化和统一的标准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考察和评定工作带来了不小障碍。
2.注重“钱财”忽视“育人”,资助工作重心偏失。
当前,国家和社会各界通过各种资助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近年来各种资助呈现出种类增多、金额递增、力度加大的趋势和特点,整体资助工作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资助工作总体停留在经济帮扶方面,工作重心偏向解决学生经济困难。多数高校还未能很好地将帮困和育人有效结合,资助工作担负的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很好发挥,资助工作重心存在偏失,以资助为手段,育人为最终目的的资助模式尚未建立完善。
3.资助模式单一,基金来源狭窄。
高校用于资助学生的资金主要为国家的财政划拨,资助主体是政府,逐年加大的资助力度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经济需求。就现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来看,仍存在一部分的学生生活得不到持续稳定的保证。虽然近些年有少许企业和个人设立了专门的奖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但是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相对于我国广大的贫困生群体还是不够的。国家、各级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等多位一体的资助全覆盖模式尚未建立,政府财政划拨为主的资助模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总体要求。
4.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教育有待加强。
当前大部分高校相对简单地将贫困生按家庭经济状况区分为特别困难、比较困难、一般困难。这种单纯从经济概念出发的划分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和不规范性。研究表明,贫困生比一般学生更渴望拥有精神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尊重。贫困生与一般学生在思想稳定、心理健康、发展潜力的差异较为明显,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自强自立等的人格教育方面存在欠缺。虽然大多数贫困生都能通过高校各类经济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但由于贫困生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和必要的诚信感恩自立教育,一些学生对资助持有“不要白不要”的想法,认为获得帮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缺少用自己的劳动改善经济状况,将来回馈国家和感恩社会的思考。
5.大学生排斥“贫困生”头衔。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通常有着很强的自尊心,难免会和周围的同学进行比较,存在一定数量的“边、远、少、穷”地区的贫困生不愿意正视家庭贫困的现实情况,认为作为贫困生是一件可耻的事,因此不希望让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发现自己的家庭条件较差,这些学生往往羞于申请各类资助。长期缺乏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此类学生由于缺乏自信,较易产生自卑和焦虑等心理健康和人格障碍问题,甚至这种消极的心理让某些人不顾实际情况,通过借钱甚至骗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不利于健全健康地身心成长。
建立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为目标,以量化的指标体系为基础的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体系 (Credibility Education and Thanksgiving Education based on Quant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是新形势下,以量化的数据为基础,以资助为手段,以育人为最终目的的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新模式。
贫困认定“CTQ”模式中的量化的指标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相关文件精神,包括(1)自然资源指标:即依据民政部划分的艰苦地区分类标准,分为一、二、三、四类地区;(2)经济指标:指申请学生家庭的固定资产、收入来源、教育支出、其他重大支出等项目;(3)家庭综合指标:家庭人口数量、职业、其他子女读书情况、劳动力数/家庭成员数;(4)特殊情况指标:自然灾害,家庭成员重大疾病,以及单亲、孤儿、烈士家属、优抚家庭等特殊情况;(5)个人综合指标:贵重物品如电脑手机等使用情况、衣食住行、平时穿戴等。根据以上五个维度的指标,量化申请学生的综合情况,通过匿名问卷调查、抽样访谈、资料核实和后续评议等方式汇总成贫困生数据库,以量化的指标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
“CTQ”的最终目标是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是通过贫困认定这一过程,让学生意识到诚信是社会上每一个人的档案,是立足社会的基本道德品质。诚信教育使学生将诚信意识内化为诚信信念,进而外化为一生的诚信行为。诚信行为包括守信守约,待人真诚,不开具虚假贫困证明,不谎报家庭收入,杜绝不当使用资助,坚决抵制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对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因子包括:感恩父母朋友、感恩学校老师、感恩国家社会,帮助他人,志愿服务,等等。通过评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让受资助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于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希望通过完善自己,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国家和社会,好好对待关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1.建立量化指标的贫困认定机制,建立贫困生数据库。
通过对申请学生家庭的自然资源指标、经济指标、家庭综合指标、特殊情况指标和个人综合指标五个维度的评定共同建立该生的数据。调查方式包括,评议小组对班级同学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对申请人平时生活穿戴进行评议,电话回访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居委会以核实家庭贫困状况,后续以暑期调研的方式抽取一部分获得资助的学生对他们的家庭进行实地考察,等等。同时进行一些院级或者是更大范围的民主测评,如果其中存在较大的偏差,就要反复核实考证,确认信息的真实性,用全面完善的数据杜绝“伪贫困生”。
建立贫苦生数据库,保障评议并不仅限于一时,而是长期考察。在学期结束后对获得资助的学生进行回访调查,了解其资金的使用途径,如果发现有铺张浪费就取消下一学期的参评资格,且一并取消其他奖励的评比资格。这样避免了一些学生伪造贫困证明,在得到资助后随意花费的现象。另外,数据库的建立仅对评议小组开放,其他人无权限访问,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隐私不受侵犯。
2.开展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评议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只有从思想上认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大学生要以诚信为荣,虚假为耻,通过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贫困生补助不是一项竞争的奖金,而是国家对于真正有困难大学生的关爱。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贫困同学一根救命的稻草。
进行感恩教育,高校贫困补助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让受助学生感到贫困不可怕,还有国家和社会对他们进行帮助和照顾,让未受助学生感恩自身已有的生活条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3.将贫困资助与勤工助学相结合。
在学校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前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认真努力的态度。变单纯的“直接资助”为综合的“能力培养”,增强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防止对资助产生依赖感。这就要求扩大高校勤工助学的岗位范围,加大力度,积极鼓励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并将岗位名额与评定结果相结合,保障贫困生优先申请到勤工助学的机会。
目前学校勤工助学岗位仍较少,校外的实习岗位存在招聘信息缺乏、影响学习、不利于统一管理等诸多弊病。在今后的改革中,学校应该将校园中学生能胜任的岗位多开放到勤工助学中,并通过学校联系校园周边一些企业提供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由学校统一发布安排,这样既可增加勤工助学的机会,又可避免学生自行联系校外岗位的不利因素。
4.建立多元化资助模式。
尽管国家发放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额度都在逐年增加,但是只有拓宽资助渠道才能长久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已有不少企业和个人在各个学校设立了奖助学金,例如“西门子奖助学金”、“邵逸夫奖学金”等,要鼓励和发展更多企业和私人基金会参与到贫困学生资助的工作中。
大力发展企学合作,由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让一些贫困生在该企业中进行有偿或无偿劳动,由企业每年挑选一部分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作为今后的储备人才,与这些学生签订合同并发放资助金,在学生完成学业后即到该企业就职,这种企学合作的模式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当前的经济问题,而且解决了学生今后的就业问题,为企业日后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保障,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双赢办法。
经济助人要与德育育人相结合,以量化指标为基础,以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为目标,争取实现公平教育。对贫困学生不仅要解决他们经济上的问题,而且要注重疏导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真心的关怀。根据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要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就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相联系,培养新时代的兼具能力、责任感的新型社会人才。
[1]高强,高玉玲,冯圣兵.贫困意识的选择性与非闭合性[J].当代青年研究,2011.02.
[2]傅维利,王丹,刘磊,李显德.诚信观的构成及其对诚信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0.01.
[3]高博,郭轶.高校贫困生认定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科技信息,2011.11.
[4]张青林.大学生贫困认定中的困惑及其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2011.08下旬刊.
[5]李琳,卢中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层次认定模型研究[J].大连理工学报,2011.03.
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资助,课题号:SZJ1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