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公司招人,我们班新进了几个90后的青工。听说90后不好管,大家对这几个新人都在暗中观察。两周下来,大家一致认为阿民是其中最不一样的。
我们班组是负责生产配件的。青工入职后都要负责给老工人打下手,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大多数90后干了几周,就明显透露出不耐烦的情绪。阿民却是大大咧咧的,看管器材、搬运工具、做开会记录,有要求必做到。有时晚上加班,他还主动跑出去给大家带盒饭。后来,连一起入职的青工都学会使唤他了。
“咱是生产型班组,你可别把自己定位成勤杂工啊!”有老工人忍不住私下提醒他。阿民笑着说我还年轻,多干些累不着,依旧是跑腿活照干,也从不闹情绪。
后来班里加工一批工件,因为工艺复杂就开会研究。老工人从多年经验出发,谈了一些看法。阿民也举手要发言,可是班长没允许,“你们年轻人能懂啥?跟在后面多看看就行了。”当时气氛很尴尬。第二天,阿民请了3天假没来,很多人猜测他生气了。
3天后,阿民准时上班,他兴奋地告诉大家难题解决了。原来,请假期间他回了学校,跟老师在操作台上忙前忙后,硬是把复杂的工艺攻克了。大家顿时觉得这个90后不简单,但同来的年轻人却认为他不值,“占用自己休假时间忙工作,这不是傻吗?”阿民听到后笑着说,我就想把问题解决了,没合计这么多!
几个月后,公司准备选拔一位青工后备干部,包括班长在内的老工人一致推荐了阿民。有人不服气,班长讲了个故事:“小的时候我家邻居都爱到河边去捞鱼。很多人拎着水桶、脸盆,只有我父亲拿着一把漏水的破马勺。可是,每次数我父亲捞的鱼大。他的秘诀就是,只有漏掉杂物,才能舀到大鱼。”
班长总结说,这也是阿民脱颖而出的原因:他忽略掉各种工作中的负面情绪,一心想着如何把工作做好,恰恰留住了最重要的东西。“只有这样的年轻人才能做出成绩呀!”听完班长的话,所有人都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