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0-2010年下垫面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14-08-25 01:20郭林祥肖鸿民闫丽娟
草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安定区降水量甘肃省

郭林祥,李 广,肖鸿民,闫丽娟

(1.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3.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前植物生产层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0-2010年下垫面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郭林祥1,李 广2,肖鸿民1,闫丽娟3

(1.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3.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为了揭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气候变化趋势,根据安定区地面气象站1970-2010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近41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并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气温和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41年来,安定区年均温表现为显著的增温趋势(P<0.05),且增温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于1997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近41年来安定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但不显著(P>0.05),也没有发生突变,表明安定区气候基本朝暖干化方向发展。

气候变化;气温;降水;M-K检验;安定区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何变化都会对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4次评估报告,最近100年(1906-2005年)全球表面空气温度上升了约0.74 ℃,近50年的线性增温速率为0.3 ℃·10 a-1,约是过去100年的两倍[1]。我国近百年来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情况类似,变暖趋势为0.2~0.8 ℃,近50年的变暖趋势达到0.6~1.1 ℃,气候变暖已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2-3]。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中部,气候温凉干燥,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干旱是该区最主要也是影响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其特点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危害程度重,因此已成为制约该区农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4-6]。前人虽然已对甘肃省[7-10]、甘肃省河东地区[11]、庆阳市[12]、定西市[13]及其他一些地区[14-15]的气候变化做了研究,但对旱作雨养农业区的定点气候系统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安定区1970-2010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分析该地区气候年际变化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气候演变规律提供可靠资料,同时也为干旱区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提供一定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安定区(35°17′-36°02′ N,104°12′-105°01′ E,海拔1 671.3~2 577.3 m)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祖厉河支流的关山河上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沟壑密度为2.4 km·km-2。光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593.9 kJ·cm-2,日照时数2 500 h以上;年均降水量386.3 mm,年平均温度7.9 ℃。最高年降水量564.5 mm(2003年),最低年降水量245.7 mm(1982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 ℃(2010-07-28),极端最低温度为-29.7 ℃(1991-12-26),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即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

1.2资料与计算方法

根据安定区气象站1970-2010年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分别计算气温、降水的多年均值和不同年代的平均值,利用算术平均法得到年际气温与降水的变化情况。主要采用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等方法对安定区近41年来的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趋势分析拟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求得,根据得到的气象要素序列,以时间x(t)作为自变量,气象要素y(t)作为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利用其描述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年均温和年降水的突变情况选用Mann-Kendall检验法,在MATLAB 7.0软件环境下计算。

E(dk)=k(k-1)/4,

Var(dk)=k(k-1)(2k+5)/72,2≤k≤N.

2 结果与分析

2.1气温和降水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

2.1.1气温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 以安定区1970-2010年年平均气温数据为依据,对近41年的年际均温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图1)发现,41年来安定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有一定幅度的波动,其增温速率为0.503 ℃·10 a-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的增温速率(0.25 ℃·10 a-1)[16]。利用P值检验法得到P=6.939e-09≈0,通过显著性检验(P<0.01),说明年均温线性上升趋势极为明显。再根据5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定区年平均温度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另外,41年来年均温呈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安定区气温为负距平(表1),说明20世纪70-80年代气温偏低,但80年代气温较70年代有小幅度的提升。90年代以后,年均温高于41年的平均值,距平值为正,说明近20年是安定区的快速升温阶段,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气温上升幅度更大,且2006年达到了研究以来的最高值(9.4 ℃)。

图1 安定区1970-2010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Fig.1 The trend of 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in Anding district from 1970 to 2010

2.1.2降水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 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仍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5年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安定区年降水量在波动变化中呈减少趋势(图2),递减速率为5.625 mm·10 a-1。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P=0.5476,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P>0.05),说明年降水量的减少趋势并不显著。安定区近41年来降水最多、最少的年份分别为2003年564.5 mm,1982年245.7 mm。结合5年滑动平均曲线(图3)和气温降水均值及距平值(表1)可知,安定区年均降水量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70年代,降水量达到整个研究阶段的最高值;80-90年代,降水距平值为负,低于41年平均降水量;进入21世纪后,降水量又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说明近41年来安定区降水量呈现出先减后增特征,但从总体上讲,年均降水量仍呈减少趋势。

表1 安定区不同年代气温和降水均值及距平统计表Table 1 The means and anomalie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different decades in Anding District

2.2气候突变分析

对于年平均温度,正序特征曲线UF于1970年至1987年,多为负值,1988年后由负变正(图3),说明1988年以前安定区年均温总体较低,之后气温开始上升,尤其是1993年以后年均温迅速上升。正序特征曲线UF与逆序特征曲线UB在1996年有一个明显的交点,之后,UF曲线还于2006年突破了(α=0.05)分界线1.96,说明近41年安定区年均温在1996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突变后(1997-2010年)的年平均温度达到8.5 ℃,比突变前(1970-1996年)上升了1.3 ℃。对降水来说(图4),其UF曲线仅在1975年、1977—1981年、1983—1987年高于零界线,说明这些年内降水量有所增加。另外,虽然特征曲线UF与UB有多个交点,但没有突破分界线1.96,说明近41年来安定区的年降水量并没有发生突变。

3 讨论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甘肃省气候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均表明了甘肃省气候的变化与我国甚至与全球的变化趋势具有相当的一致性[7],即具有明显的暖干化趋势。本研究表明,近41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年平均温度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并于1997年发生了由低到高的突变,且增温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研究安定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发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气温明显上升,说明近20年是整个安定区气候的快速升温阶段。而众多学者对甘肃或西北区域气候进行研究,指出包括陇南南部、陇东、陇东中部、河西走廊平原区等地在内的甘肃省绝大多数地区气温从1960-2012年都有明显升高[8-9]。另外,对中国西北地区近50年的气候变化发现,整个地区气温从1959-2008年有明显上升趋势,且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升更明显[17-18]。因此本研究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造成安定区气温显著上升的原因可能是:1)安定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汇聚特征,由其引起的焚风效应和夏季青藏高原上空下沉气流的影响,叠加近年来人为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导致安定区地面温度升高。2)安定区本身水资源短缺,加之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导致地表植被枯萎、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地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从而引起气候变暖。3)近年来安定区人口数量不断上涨,环境不断受到污染与破坏,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带来的热岛效应,是安定区气温上升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图4 安定区年降水量Mann-Kendall突变检验Fig.4 Mann-Kendall test of the sudden change of precipitation in Anding District

对安定区近41年降水量的研究发现,安定区年均降水量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但不显著,也没有发生突变。另由降水距平可以看出,安定区的降水情况也呈现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80-90年代,降水量较之前明显减少,进入21世纪后,又稍有回升,但增幅不大,总体来看,仍呈减少趋势。很多学者对甘肃省降水的研究也有类似结论,除河西走廊平原区局部地区、北山中山区降水量有所增加外,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有所减少[8,10];定西市年均降水量呈逐渐减少的特征[11]。另外,西北地区中西部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东部区域降水呈减少趋势,具体包括青海南部,甘肃黄河以东,宁夏、陕西等地[16-17]。由此看出本研究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降水减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温度升高的原因类似:1)由于安定区本身位于典型的半干旱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本来就少。2)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导致粮食的匮乏,使得当地人们不断砍伐树木、开荒种地,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森林面积下降、土地荒漠化现象加重,因而造成降水量减少。3)也有研究称,温度的不断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降水量的变化趋势[19-20]。

4 结论

根据安定区1970-2010年气象数据,对气温和降水的年平均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近年来,安定区年平均气温呈极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503 ℃·10 a-1,并于1996年发生了由低到高的突变,突变后较突变前,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3 ℃。研究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发现,近20年是该地区的快速升温阶段。其变化特征与我国总体变化特征相一致,造成安定区温度升高的原因在于当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以及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

2)安定区年平均降水量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递减速率为5.625 mm·10 a-1,但减少趋势并不显著,也没有发生突变。降水年代际的变化特征体现为,20世纪70年代降水较多,80-90年代呈减少趋势,进入21世纪后有小幅度增加,总体呈减少趋势,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呈增多的变化特征相反,和甘肃省河东地区降水量减少的特征相一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当地对植被的破坏造成。

总之,安定区年平均温度的上升和降水量的减少,表明了安定区的气候正在朝暖干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人们认清其变化趋势,从而为减轻、避免其危害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1]IPCC.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Cambridge,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秦大河,罗勇,陈振林,任贾文,沈永平.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解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6):311-314.

[3]赵宗慈,王绍武,徐影,任国玉,罗勇,高学杰.近百年我国地表气温趋势变化的可能原因[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808-817.

[4]张萍,李广.陇中黄土高原降水资源趋势变化[J].草业科学,2008,25(6):24-28.

[5]李葆春,李广.甘肃定西地区降水资源的分布格局[J].草业科学,2006,23(10):60-62.

[6]李广,黄高宝.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力影响的诊断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104-107.

[7]马玉霞,张军.甘肃省近6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C].沈阳: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2:110-120.

[8]李占玲,徐宗学.甘肃省近40年来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09,20(1):102-107.

[9]白冰,薛万孝,孔令旺,王锋瑞,俞洁.甘肃省1963-2012年气候变化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3,33(6):41-45.

[10]武金慧,李占斌,沈中原.甘肃省近50年降水量及气候变化趋势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11(11):24-29.

[11]赵一飞,张勃,汪宝龙,何旭强,靳生理,尹海霞.近54年来甘肃省河东地区气候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2,29(6):956-964.

[12]王晓冬.甘肃庆阳地区气候变化影响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2,31(4):512-515.

[13]霍正文,陈文,凡炳文.近54年定西市降水趋势及突变分析[J].水文,2012,32(3):88-92.

[14]王文艳,张丽萍,吴东平,张芳芳,王小平.近19年干旱半干旱过渡区气温降雨变化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61):57-61.

[15]王建兵,王振国,汪治桂.甘南地区近40年气温变化特征[J].气象,2007,33(1):112-117.

[16]李新新,宋友桂.近55年新疆昭苏县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10):133-138.

[17]赵传成,王雁,丁永健,叶柏生,姚淑霞.西北地区近50年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J].高原气象,2011,30(2):385-390.

[18]翟禄新.近50年来中国西北气候变化及其水文相应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08.

[19]翟盘茂,邹旭恺.1951-2003年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干旱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4,1(1):238-244.

[20]左洪超,吕世华,胡隐樵.中国近50年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J].高原气象,2004,23(2):238-244.

(责任编辑 张瑾)

ClimatechangecharacteristicsofunderlyingsurfaceinAndingDistrict,DingxiinGansuProvincefrom1970to2010

GUO Lin-xiang1, LI Guang2, XIAO Hong-min1, YAN Li-juan3

(1.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2.College of Forestry Scienc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3.College of Agronom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limat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n Anding District, Dingxi in Gansu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the climat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 last 41 years (from 1970 to 2010) in this area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linear regression and moving average with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Anding District meteorological stations.Mann-Kendall test was also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mutation point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endency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In the recent 41 years, annual temperature in Anding Distric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and the increase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than that of national average.The mutation tes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mutation points of temperature was 1997.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without significance and did not have a mutation point.All of 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limate of Anding District was becoming warmer and drier.

climate chang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Mann-Kendall test; Anding District

LI Guang E-mail:lig@gsau.edu.cn

2014-03-18 接受日期:2014-0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61023);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44NKCA038);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308RJZA272);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SCS-2010-11)

郭林祥(1990-),男,甘肃临洮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应用统计。E-mail:guolinxiang23@163.com

李广(1971-),男,内蒙化德人,教授,博导,博士,研究方向为集约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E-mail:lig@gsau.edu.cn

P467

:A

:1001-0629(2014)11-2015-06

10.11829j.issn.1001-0629.2014-0116

猜你喜欢
安定区降水量甘肃省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黄台桥站多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