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

2014-08-25 06:52何艳勤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诗词古诗词美的

何艳勤

古诗词代表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粹,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深邃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滋润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彰显了古代文化的无穷魅力。如何让生活在21世纪的中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古诗词的这种美和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感,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浅议:一是诵读,二是诗歌的意境。希望能给爱好古诗词的学子指导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其蕴涵的世界是那样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人的真情吟唱,是心灵对现实的应答,他们或发思古之幽情,或感叹人生际遇,或触发宇宙情思,或彰显情志……因此,孔子首先提出“诗教”的主张,认为“温柔敦厚,《诗》教也”,希望能够通过诗歌教育的熏陶感染,培养人“温柔敦厚”的感情。而选入教材的古诗词大都文质兼美,往往包含丰富多彩的感情、深邃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这些诗文佳作中的美,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的精神乐园。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充分发掘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使他们在审美的愉悦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获得精神的升华。

一、从诵读中着力,启发学生发现美

(一)听范读,使学生移情入文

柏拉图说过:“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少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于心灵的习惯吗?”读是获得诗歌美感的主要途径,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它美的原因、美的表现。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地发现其中美的所在,教师可以让他们从诵读中得到启发。“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已主张这样。朱自清也说:“吟诵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因此,教师在教不同的诗文时,要采用先听录音或范读再朗读的处理方法,首先让学生感受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舒缓紧凑等不同的音调,化平静无声的字面语言为声情并茂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活动,使其在耳听眼看口读中玩味其意,审视其美,享受其乐,感受和认识语言的美。

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可在简介苏轼的生平后播放录音或范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再让学生朗读。这样铿锵有力、洒脱的语调必然会使学生情绪激动,使学生不单发现语言文字的美,在思想上也体味出诗人的人生抱负。

教师既是审美的组织者又是审美的参与者。教师的个人形象、肢体语言既有助于教学审美活动,又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二者相得益彰。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音调,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向学生传递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一段写诗人求仙的愿望,读得轻快些。第二段开头两句应轻读,唯“飞”字应稍重,表现诗人高蹈出世的气概,以下四句也应读得轻快。“送”要读得亲切,因为诗人一向爱月,视月如友。“栗深林兮惊层巅”以下,节奏变化极快。六字句写诗人惊定时所见,宜读得舒缓;四字句写诗人惊奇于自然界之神力,应加快读的速度;写仙境初开,读得声调开朗。结束段梦醒抒情,要读得顿挫、坚定有力。表情或惊或悲或喜,音调或急或缓皆因课文内容而定。教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和作者的情感进行交融,如此学生就会得到美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

(二)传授方法,使学生融情于读

要学生乐读,教会学生朗读的方法极其重要。要求学生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品味其中流淌的音乐美、情景美。在诵读、吟咏时,应避免流于形式,为读而读,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必要的点拨,如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处理。古诗词朗读的节奏并不复杂,如四言诗是两个节拍,二二式;五言诗词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式;七言诗一般也是三个节拍,二二三式。如《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重读则体现在诗句的关键词上,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词语;在语调的处理上,要注意把握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升降等;而在情感的投入上,要注意把握是昂扬激越还是凄清悲凉,是深沉悲愤还是恬淡自然等。一般来说,平声平和舒缓,仄声雄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自然形成主观情绪的波动。如上文提到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因诗人的意绪和诗的内容发展变化,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诗句节奏的多变。

教师在教给学生诵读的一般规律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读,读出感情,把自己融进诗词里面,时而柔情似水,时而悲伤凄凄,时而欢快愉悦,时而激情澎湃……这样,学生自然会陶醉于诗词美的世界里,人格、气质也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从情境中着手,引导学生感受美

毕竟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置与审美内容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教学内容,化景语为情语,使学生能直接对诗词中的美体味得更深远、更牢固。

(一)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怎样才能深入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诗词的意境呢?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带入诗歌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闻其声,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引起情感的共鸣,同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教师根据诗词的描绘,启迪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字里行间就会出现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新的生命力,学生就会受到深深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对一些诗中所描述的情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来表演,这一点特别适合于叙事诗。如教学《孔雀东南飞》,在读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扮演其中的角色;《雨霖铃》开课前,可以先播放李叔同编作的歌曲《送别》,让学生产生置身此地的感受,有一个实在的情境帮助理解,发挥想象力,体会意境。有时候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诗歌的情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等,都是富有情致理趣的句子,都可用来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地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慢慢得到情感的升华。

(二)挖掘意象,体会情景交融的诗歌美

意象艺术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在文学作品里,对任何景物或事物的描写,都不可能不含人的情绪或意向。所以,王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词常用的手法,教师要抓住诗词的意象,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领略“神与物游”的美的境界。

如柳永的《雨霖铃》,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个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曹植也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喝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这四个意象构成的画面,把我们带进了“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当然,古诗词中还有各种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美的形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如简洁的语言美,内容所体现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国忧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忠心报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的悲愤吟唱……所有这些千古传诵的佳句,要求学生搜集、背诵,这样可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甚至会影响他们以后人生价值的取向。

总之,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语文教师要利用好古诗词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体验学习的内容,并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美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3]严增武.浅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情感[J].教育研究,1987(3).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诗词古诗词美的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打破平衡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
美的校 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