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
你是骄傲的旁观者,踱着优美的步伐,游走在别人故事的边缘。时不时翘起纤细的指尖,戳着别人溃烂的伤口,嗅着血脓的馨香。你说这不是残忍,是理性。
我亲爱的旁观者,该怎样感谢你的矫揉造作、煞有介事?该怎样赞美你的一笔带过、轻描淡写?该怎样称颂你的理智果敢、冷漠淡然?也对,圈点别人的喜怒哀乐,怎样说来也都简单。因为没有切肤之痛,没有感同身受,没有刻骨铭心,更没有撕心裂肺。
当看到报纸上出现有人因意外身亡时,你或许会为媒体感人至深的报道所动容,感慨几句生命的脆弱,或是为他的不小心咋舌。然后转身洗衣做饭,像往常一样,和家人聊着一天的趣事,说到高兴时前仰后合。一条生命的逝去不会对你的生活有任何影响,他只是一个话题,仅此而已。至于那份报纸,或许会用来包烤红薯,或是垫平某个摇晃的桌角。采访这件事的记者在几天后就会遗忘曾经报道过这样一起事故,抢救的医生也不会记起曾经有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病人。
对于这个人的家人来说,天塌了。他或许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或许他的父亲还等他挣钱治病;或许他的儿子正打算给爸爸看成绩很好的试卷;或许他的妻子正等他吃饭,把饭菜热了又热。现在,一切都化作两颊的泪水,伴着余温滚落。一个人的离开,摧毁了整个家庭的前行轨迹。
没有谁能代替谁去经历,所以没有谁能代替谁去感受。无论是在历史中还是现实里,对于其他人来说,我们永远都是无关痛痒的旁观者,永远只能隔着遥远的距离看到依稀轮廓。至于这个轮廓下包裹了多少无奈心酸、曲折跌宕,我们无从知晓。怀着一颗温热诚挚的心去庇佑呵护,大概是最合适的状态吧。
我们是旁观者,是触不到历史,摸不到人心,看不懂故事,品不透深意的旁观者。我们愿隔着遥远的距离,不说不动不躁,只远远地看着,看历史的尘埃层层落定,看故事的结局慢慢向好。
文章以“旁观者”为题,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娓娓而谈,写出了“旁观者”与“当局者”间的距离之大,“旁观者”缺乏的是对“当局者”的透徹的理解和真切的同情,缺少的就是对“当局者”遭遇的“祈祷的心情”。卒章显志,“我们旁观者”静心体会感悟,祈祷“故事的结局慢慢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