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婷
摘 要:教育,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而进行。然而,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于是,一些反应慢、掌握不到学习方法的孩子,就成了班级中的“后进生”。有效转化后进生,不仅能使他们更好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转化后进生呢?
关键词:一切为了孩子;后进生;个体差异
一、师长鼓励给关爱
很多后进生,因各方面落后于普通学生,他们在学习上没有自信,甚至自卑,不乐意参加班级活动,不喜欢与同学相处。而这样的孩子,却恰恰是更渴望被关注、被爱的孩子。爱学生,才能认识学生,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尊敬你、服从你。后进生的内心情感十分细腻,他们往往能敏锐地捕捉到老师的爱的信息,主动与之碰撞。你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爱抚的举动,甚至一个鼓励的目光都会像雨露阳光注入学生的心田,从而激起他们向上的渴望。班上有个女生,个子高高的,身材胖胖的,因为在同龄人中略显“高壮”,使其他孩子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她。而这个“微胖”女孩细腻敏感的心思,使她也“主动”地远离了同学。久而久之,她的学习也落后了。作业中的字糊涂而混乱!更不用讲质量了。而正因为如此,她显得更渴望被关心与鼓舞。所以,我得把她“救”出来。上课了,我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她回答,然后趁机表扬她;课后,我会时不时地走到她身边,话话家常,表现我对她的喜欢。偶尔有进步了,我会毫不吝啬地赞赏她:哇,小佳颖的字越写越工整了;小佳颖课文读得真动听……慢慢地,小女孩感受到我对她的喜欢,她也以努力地学习来报答我。你看,下课时,大家都去玩了,她却拿着课本有声有色地读着课文。我知道,她开始向学了。只是,光有一颗向学的心还不足以提高她的学习成绩,怎么办呢?
二、课外辅导为转化
后进生的学习基础会比较差,需要老师多下功夫才能帮忙补缺补漏。平常,布置作业时,我会有针对性地给小佳颖布置一些较基础的,量少一点的作业。而在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总在中午一点二十分的时候准时出现在教室里。辅导小佳颖做作业,指导她写字,听她朗读课文,给她听写生字,和她一起看课外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小佳颖的学习成绩渐渐地有了进步。
三、生生互助进步快
在我的行为的引导下,班上的学生对小佳颖的态度也有了转变。游戏时,个别学生会来邀请她;放学时,有些孩子会与她结伴而行。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劳动时认真负责的小佳颖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给她委以重任,为她创造参与组织管理和实践的机会,让她积极活动起来,提高她的自主管理能力,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集体,不但增强她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激发她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较好地推动她的发展,增强其自信心、上进心,促使她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让她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发光、发热。再者,我召开了班委会,讨论如何更好地帮助小佳颖。会上产生了“多帮一”的扶助策略。多个优秀的孩子负责帮助小佳颖的学习。课后与她一起做作业、读书看报……慢慢地,小佳颖的脸上有了自信的笑容,和同学的交往自卑也消除了。以前连交作业都不敢看着我的她,现在虽然腼腆却能开心地向老师问好了。看着她的进步,我感到特别的高兴。
四、家校联系促成长
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基础。重视家校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更好地为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服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但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而后进生往往由于自卑心理或自弃心理不会主动与家长交流在校情况,家长来校也不容易,于是我注意加强与家长的教育信息沟通,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孩子有了进步,我及时地向家长“报喜”;有空去小佳颖家作客,了解她在家的表现;期中家长会上,将自己学习到的教育知识与家长们共享……家长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知道各自的任务,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孩子的成长。
五、大耐心和小期待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工作。后进生在转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时常会出现反复。教师在这个时候,不能灰心丧气,而应有的放矢,以极大的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工作。而对于后进生,我们更不能怀抱一步登天的心态,对他们的期待要小一些,给他们设定一个小目标,让他们体验“跳一跳,摘果子”的成就感。心态放平,终有一天,后进生就能迈出这个圈,与其他学生一样,更幸福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总之,一个后进生的进步,离不开师长的鼓励与辅导,离不开同伴的邀请与帮助,也离不开父母的爱与教导。这群更需要爱和帮助的孩子,相信,给他们一片草地,他们就能奔跑;给他们一片蓝天,他们亦能飞翔!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编委会.中国教育研究论丛.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水头大盈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