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文君
“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有我的爸爸妈妈/……上海那么大/却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很多年前,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每每听及此歌,便会潸然泪下。电视剧《美丽的西双版纳》中那一个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一个个令人感伤的人,无不让人独自黯然……许多年后的今天,我的耳际再次飘忽着这凄婉的哭诉,尘封的记忆不经意间被那个小男孩翻开……
那是一个略有些腼腆的小男生,说话的声儿很小、很快,还总是不好意思地笑。他是个插班生,第一次见他是开学那天,爸爸妈妈这儿一头,那儿一头,又是缴费,又是铺床,看到此情此景,我感到一股浓浓的幸福涌上心头……接下来的两三周里,小男孩的表现确实令我很满意。上课坐得端端正正,听课习惯好,作业很认真,几乎每次都是最先完成。在寝室里也规规矩矩,从不惹是生非、违反纪律。小男孩的爸爸妈妈每周也是准点到校接送。约莫过了一个月的样子,情况渐渐地不尽如人意了,小男孩的情绪开始变得有些消沉,上课偶尔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更让人头疼的是每次周末返校。刚来学校的那两周还是高高兴兴的,可如今却由“依依不舍”演变成了“死缠烂打”,父母往前走,他就在后面追,父母返回来,他就往回跑,最后,他的父母横下一条心开车走了,他就使劲踹校门,门卫过去拉住他,他便又是骂,又是踢,那个时候,我才真正见识到什么是“犟”!
那段时间,我的心情是极度低落的。孩子不愿来学校,不愿离开父母,这说明孩子还没有喜欢上这个学校,喜欢上这里的同学,我这个班主任还没有赢得他的心啊!那些日子,我让学生在课间多找他玩,比赛谁能和他成为最好的朋友;在班里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意识地让他多参加,班里的事多让他做;巡查寝室的时候,故意逗逗他,和他开开玩笑、拉拉家常;睡觉的时候,给他拢拢被子,捋捋头发……我想,我应该是进入“朋友”甚至“慈母”的角色了。后来的日子里,我能感觉到他跟伙伴们在一起的快乐和与我之间的亲近,那扇心门或许已经被我轻轻地叩开了……
可是,令我难以释怀的是,我与他的亲近,他对我的信任,在周末返校之时被一次次摧毁,我的爱抚和劝慰在那时一切都无济于事。我伤心、我失落、我懊恼,为什么真诚的爱在此时也显得如此的苍白?几番思索之后,我拨通了他妈妈的电话,在真诚、毫无保留地交心后,我的心受到了一次深深的刺痛,那是怎样的一个令人揪心的孩子啊——从小,他就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可是爸爸忙生意,三天两头地往外跑,搞应酬,无暇顾及他们母子,娘俩算得上是相依为命了。所以,他跟妈妈特别亲,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事儿都想着妈妈。后来,在他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家庭发生了变故,爸爸妈妈的感情破裂了,妈妈去了重庆,他跟了爸爸。从那时起,他由一个可爱听话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任性、不爱上学的孩子,有时甚至扬言,妈妈不回来他就去跳楼。迫不得已,他的妈妈又回到了绵阳,寄居在他爸爸家,照顾他。妈妈回到了身边,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孩子在母爱中幸福地度过了两年幼儿园生活。可这两年的时光,对于一个三十多岁的离婚女性来说,毕竟是宝贵的,因为她必须尽快找到属于她自己的生活。于是,他们决定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让他慢慢地学会独立地成长。当这个聪明的孩子在进校不久察觉父母的意图后,他的天地一切都变了,他觉得父母要抛弃他,他是个没人要的孩子,大人是不可以相信的,连最疼他、最爱他的妈妈,也要离开他……每一次送他来学校,他似乎都觉得妈妈会一去不返,所以哭得昏天黑地,妈妈一出教室,他就追前撵后,妈妈硬下心肠离开了,他便要么在教室转圈、撕书本,要么冲到教室外向花花草草大发脾气,有时甚至是打骂别的同学……孩子变得多疑、抑郁、倔强、古怪……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成了一个心理医生。我查阅了很多关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应对策略的资料,三番五次地跟他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商讨教育良方。在我们商量之后,决定让他妈妈暂时在绵阳陪读一段时间,每周爸爸妈妈还是一同来接,一道来送。平时的交流中,多用真诚的语言向孩子表明对他的爱永远不变,让他感觉到父母虽然分开了,但都是爱他的,让他慢慢接受这个事实。我则让他的爸爸多和他谈心,多听听他的心里话,多抽时间陪他玩,逛公园、参观展览等,让他觉得爸爸原来也跟妈妈一样疼他。
如今,小男孩回到了他爸爸身边,他的爸爸也向我保证,要用更多的爱让孩子幸福快乐。一位家长能向一个教师作出这样的承诺,我多少有些放心和欣慰了……记得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有这样一句话:“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而这希望的原动力,我想,应该就是爱吧!事情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了,可回头想想,心里却总是有一丝丝隐隐的痛楚。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有多少人设身处地地用儿童的眼光去看他们的世界,去体察他们的感受,去体会他们的思想,进入他们的情绪和思维领域之中,以他们的心情去了解他们的心情,去体谅他们的需要呢?
正如古诗所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熔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愿我们的教育能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让孩子们走出心灵的阴影,沐浴在温暖自由的阳光中!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