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波
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增加了多个“探究”学习课题,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从而掌握科学方法,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作为生物学教师,如何使探究活动尽可能成为“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实践、发现和体验生物学知识的探求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呢?结合自身对新教材的认识及课堂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学习者在观察、调查、阅读等学习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学习对象难以理解而产生疑问,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目标,把握问题焦点,或者是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感兴趣的事实等,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探究影响鼠妇生活因素的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提出问题:“谁能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鼠妇?”接着,教师搬开放在教室墙角的一块砖,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你在有阳光、干燥的地方见过鼠妇吗?”“你想知道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吗?”这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好奇心自然会驱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二、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假设是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客观现实,对探讨的问题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在教学中,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做出假设,对学生的假设不立即给予评价正确与错误,只是作为一种观点,因为假设是一种推论,所以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检验。例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人体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生长,人体完成生长发育。那么,人体的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都一样吗?多数学生根据已有的细胞分裂的知识作出假设:人体的细胞都是一样的。那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学生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血液永久涂片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比较不同部位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得出结论: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大小上有明显的差异。
三、制订计划
假设提出后,就要想方设法检验它,用实际材料去推翻或支持假设。过些阶段要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听老师或其他人的介绍和讲解。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具体实例讲清楚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创设条件使学生积极参与假设检验的设计。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分别就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淀粉,光合作用的原料和条件是二氧化碳和光照等,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如:(1)产生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可以维持动物呼吸。(3)动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供植物光合作用等等,从理论上看,凡是涉及氧气的鉴定,可以用化学的方法作为设计的依据,但并非所有的方案都是可行的,还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经过一番选择方可确定。
四、实施计划
探究实验是学生在一种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有着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体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投入实验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实验活动的生成性,实验中发生的一切不可能由教师预设,学生在思维和操作上迸发出令教师想不到的创新火花;“动”表现了学生真正的动手动脑合作学习。
在进行实验观察、控制实验条件、记录现象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交流、反思,增强情感体验,调控探究过程、强化成功欲。
五、得出结论
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等活动,能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对学生易得出的错误结论加以分析、验证和释疑,能得出科学的论断。
六、表达与交流
让学生交流他们的探究结果,可给学生提供对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释或对不同探讨的问题用不同实验证据检验的机会。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能通过交流分享成果,达到认识的升华,并获得成就感。
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导师,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发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指导学生应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