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余建红 通讯员 高晓萍 谢金荣
杭汽轮十年增百倍的“重要密码”
文/本刊记者 余建红 通讯员 高晓萍 谢金荣
536.3亿元,这是杭汽轮集团2013年截至11月份实现的销售收入。数字的背后是,2003年,杭汽轮集团还只是一家年销售额5亿元左右的中小企业,10年一剑,其规模猛增100多倍。
探究“奇迹”的背后,“三共”党建品牌,是杭汽轮发展的“重要密码”。
在杭汽轮的科研开发中,党员起到了开拓领头人和技术骨干的作用。
2013年,杭汽轮新产品开发项目中工业透平研究院承担项目基本上都是党员领衔负责,如3052大化肥氨压机汽轮压缩机组、二氧化碳汽轮压缩机组等4个项目,都是杭汽轮不同类别的首套压缩机组,是杭汽轮正式进入主流压缩机市场的标志性项目。
近3年来,工业透平研究院有新产品项目28项,科研课题20项。其中党员为项目负责人的新产品项目有23项,课题有9项。尤其是2012年完成验收的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0万千瓦等级超大型工业汽轮机系列技术开发,使杭汽轮的工业汽轮机产品型号从280种急剧增加到600种,覆盖了200MW以下的各种功率、转速、蒸汽参数的市场需求,是一项标志性的重大成就,为振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工业透平研究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孔建强,项目33位主要成员中党员有19位。
近几年来,杭汽轮不仅守住了工业汽轮机的“国门”,而且大踏步走向世界,成为在国际工业汽轮机市场上能与西门子、三菱重工和GE抗衡的“中国力量”。目前,杭汽轮工业汽轮机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8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30%。
企业快速发展,党员职工与其共成长。1983年出生的马晓飞,是来自河北的农家子弟,2004年大学毕业到杭汽轮工作。他主要参与、负责的各系列产品技术水平在国内市场相关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头羊地位,多次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内第一,被省市鉴定为“首台套”产品,还进入了美、韩高端市场,对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做出突出贡献。杭汽轮给这位年轻人以充分的发展空间,不到30岁就担任公司工业透平研究院汽轮机研究所所长。
杭汽轮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聂忠海说:“企业的发展,终极目标就是让自己的员工幸福快乐,让每一个家庭受益。在分配秩序上,要先员工个人、再公司、再国家,小河有水大河满。”
杭汽轮集团骨干企业的职工2012年平均收入超11万元,吴国林、秦曙光两位总装车间一线工人,因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年收入达22万元。集团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2010年以人均50万元重奖了两位功勋员工。
在杭汽轮,员工增资、教育培训、员工福利等事项由工会和行政双方平等协商。其中,每年安排优秀职工去境外疗休养制度已经实行了9年。此外,企业爱心帮困互助金累计超过2000多万元,对1133人次进行了慈善帮助,帮困资金逾327万元。
党员示范岗施明炜是杭汽轮二汽车间转子工段工人,2013年被评为省第六届杰出职工“银锤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