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能源生态足迹评价

2014-08-21 18:39吴梦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四川省

【摘 要】文章主要对四川省1997-2012年能源生态足迹进行碳汇法计算,从1997年的2780.296764万 hm2到2012年的7076.045247万 hm2,发现能源生态足迹是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运用能源生态足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合四川省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四川省;能源生态足迹;碳汇法;评价指标

生态足迹是最早由William(1992)提出并由Wackernagel进一步完善的一种衡量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测度方法,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能源生态足迹是作为其主要的成分存在。由于能源作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本文首次尝试针对四川省1997-2012年能源生态足迹进行研究。本文能源生态足迹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转化的生产性土地面积及水电站所占用的土地面积。使用生态足迹法——碳汇法,并对其结果进行指标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四川省统计年鉴,CNKI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宏观数据库,及其他论文数据。

一、碳汇法

每消费单位化石能源所释放的CO2所需要的林地吸收面积。是采用估算吸收新增 CO2所需要的土地面积来计算对化石能源用地的需求。

计算公式:EEF=N·eef=Nce·pei/Ki

式中EEF为总化石能源生态足迹;eef 为人均化石能源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i表化石能源种类;cei为i类化石能源的人均消费量;pei为化石能源的能源密度,即每吨标准煤平均发热,为29.4;Ki为平均能源足迹。

本文中关于水电的计算方法参照谢宏宇等(2008)提出的改善模型公式,由于四川省作为一个水电大省,选择本计算方式,也考虑其变化小,并且在相应领域论文中也有引用,则参考谢鸿宇在2008年得出我国1kW h水电生态足迹为2.1448×10-6hm2,计算四川省水电生态足迹。

计算公式:

式中Awel为水电的生态足迹(hm2);Cwe为产自水电的电力消费(kWh,1J=2.778×10-7kWh);Pwe为产水量(kWh);Awec为水电站淹没的土地面积(hm2)。

二、计算结果及分析

(一)能源生态足迹总量及构成变化分析。根据碳汇法结果显示,1997-2012年的能源生态足迹是在呈现上升的趋势,由1997年的2420.65万hm2,到2012年16年期间上升到7076.05万hm2;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也由1997年的0.301173hm2发展成2012年的0.778096 hm2。这是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下产生的现象,从1997年-2012年四川省的生产总值上升了6个百分点的成绩,正是由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能源消耗的增长,能源生态足迹也翻了一番。能源利用类型中一煤炭的能源生态足迹最高,其次为石油、天然气、水电,可以说是与中国整体能源使用状况是吻合的。从总的趋势看来,煤炭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天然气、水电的比重有所增加,说明能源结构有所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有所改变。但煤炭仍是主要能源,其它能源的发展还远远不足,还需要有更大程度的发展。

(二)能源足迹计算指标分析。(1)能源足迹产值分析(VEF):人均GDP与人均能源足迹的比值。总体来说VEF的趋势是上升的,1997-2012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8%,说明期间四川省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单位土地面积产值总体升高,单位能源生态足迹创造的经济价值不断提升。但是1997-2012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39.8%,VEF增长明显滞后于GDP的发展。(2)能源足迹强度分析(EFI):能源足迹与GDP的比值EFI整体是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这期间每增加1个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生态足迹是在逐年下降的,年均下降率为4.1%。说明四川省能源利用率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增加,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3)能源生态足迹压力(EPIEF):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与人均拥有的林地面积的比值EPIEF。总体来说是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且其能源生态足迹压力一直大于1,说明能源使用面积已经大大地超过了林地面积,能源生态承载力一直处于赤字状态,反映四川省能源压力较大,能源的使用早已经造成环境的压力。(4)GDP能源消费量: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四川省万元 GDP 能源消费是呈下降趋势,说明能源消耗占用GDP越来越小,能源利用率较高,生物生产面积类型的产出率较高。

三、四川省能源发展的建议

(1)从资源禀赋角度看解决能源结构的调整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集中发展太阳能,加快产业化发展。跟紧首座核电建设的步伐。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因地制宜的发展其他能源,如风能及热能的发展。大力扶持乡镇小水电的建设。重视天然气的普及,加快管道的建设,开发技术的更新。综合利用煤炭资源,注意脱硫装置,高空处理设备的投入,低含硫煤优先民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2)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淘汰高耗能产业,加大政策和资金倾斜,整合资源和技术优势,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并在第二产业中加强政策引导,加强碳排放检测,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3)积极推进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4)发挥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监督、法制、引导、宣传方面。(5)借助西部大开发这一平台及清洁发展(CDM)机制提供的庞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区域及国际合作。积极推动碳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川省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省,能源生态足迹在逐年的上升,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有待解决,后期发展中应当注重低碳经济的注入,推进新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抓住机遇,正视挑战。

参考文献

[1] 曲艳伟.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

作者简介:吴梦(1993- ),女,汉族,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endprint

【摘 要】文章主要对四川省1997-2012年能源生态足迹进行碳汇法计算,从1997年的2780.296764万 hm2到2012年的7076.045247万 hm2,发现能源生态足迹是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运用能源生态足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合四川省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四川省;能源生态足迹;碳汇法;评价指标

生态足迹是最早由William(1992)提出并由Wackernagel进一步完善的一种衡量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测度方法,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能源生态足迹是作为其主要的成分存在。由于能源作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本文首次尝试针对四川省1997-2012年能源生态足迹进行研究。本文能源生态足迹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转化的生产性土地面积及水电站所占用的土地面积。使用生态足迹法——碳汇法,并对其结果进行指标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四川省统计年鉴,CNKI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宏观数据库,及其他论文数据。

一、碳汇法

每消费单位化石能源所释放的CO2所需要的林地吸收面积。是采用估算吸收新增 CO2所需要的土地面积来计算对化石能源用地的需求。

计算公式:EEF=N·eef=Nce·pei/Ki

式中EEF为总化石能源生态足迹;eef 为人均化石能源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i表化石能源种类;cei为i类化石能源的人均消费量;pei为化石能源的能源密度,即每吨标准煤平均发热,为29.4;Ki为平均能源足迹。

本文中关于水电的计算方法参照谢宏宇等(2008)提出的改善模型公式,由于四川省作为一个水电大省,选择本计算方式,也考虑其变化小,并且在相应领域论文中也有引用,则参考谢鸿宇在2008年得出我国1kW h水电生态足迹为2.1448×10-6hm2,计算四川省水电生态足迹。

计算公式:

式中Awel为水电的生态足迹(hm2);Cwe为产自水电的电力消费(kWh,1J=2.778×10-7kWh);Pwe为产水量(kWh);Awec为水电站淹没的土地面积(hm2)。

二、计算结果及分析

(一)能源生态足迹总量及构成变化分析。根据碳汇法结果显示,1997-2012年的能源生态足迹是在呈现上升的趋势,由1997年的2420.65万hm2,到2012年16年期间上升到7076.05万hm2;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也由1997年的0.301173hm2发展成2012年的0.778096 hm2。这是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下产生的现象,从1997年-2012年四川省的生产总值上升了6个百分点的成绩,正是由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能源消耗的增长,能源生态足迹也翻了一番。能源利用类型中一煤炭的能源生态足迹最高,其次为石油、天然气、水电,可以说是与中国整体能源使用状况是吻合的。从总的趋势看来,煤炭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天然气、水电的比重有所增加,说明能源结构有所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有所改变。但煤炭仍是主要能源,其它能源的发展还远远不足,还需要有更大程度的发展。

(二)能源足迹计算指标分析。(1)能源足迹产值分析(VEF):人均GDP与人均能源足迹的比值。总体来说VEF的趋势是上升的,1997-2012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8%,说明期间四川省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单位土地面积产值总体升高,单位能源生态足迹创造的经济价值不断提升。但是1997-2012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39.8%,VEF增长明显滞后于GDP的发展。(2)能源足迹强度分析(EFI):能源足迹与GDP的比值EFI整体是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这期间每增加1个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生态足迹是在逐年下降的,年均下降率为4.1%。说明四川省能源利用率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增加,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3)能源生态足迹压力(EPIEF):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与人均拥有的林地面积的比值EPIEF。总体来说是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且其能源生态足迹压力一直大于1,说明能源使用面积已经大大地超过了林地面积,能源生态承载力一直处于赤字状态,反映四川省能源压力较大,能源的使用早已经造成环境的压力。(4)GDP能源消费量: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四川省万元 GDP 能源消费是呈下降趋势,说明能源消耗占用GDP越来越小,能源利用率较高,生物生产面积类型的产出率较高。

三、四川省能源发展的建议

(1)从资源禀赋角度看解决能源结构的调整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集中发展太阳能,加快产业化发展。跟紧首座核电建设的步伐。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因地制宜的发展其他能源,如风能及热能的发展。大力扶持乡镇小水电的建设。重视天然气的普及,加快管道的建设,开发技术的更新。综合利用煤炭资源,注意脱硫装置,高空处理设备的投入,低含硫煤优先民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2)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淘汰高耗能产业,加大政策和资金倾斜,整合资源和技术优势,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并在第二产业中加强政策引导,加强碳排放检测,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3)积极推进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4)发挥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监督、法制、引导、宣传方面。(5)借助西部大开发这一平台及清洁发展(CDM)机制提供的庞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区域及国际合作。积极推动碳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川省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省,能源生态足迹在逐年的上升,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有待解决,后期发展中应当注重低碳经济的注入,推进新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抓住机遇,正视挑战。

参考文献

[1] 曲艳伟.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

作者简介:吴梦(1993- ),女,汉族,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endprint

【摘 要】文章主要对四川省1997-2012年能源生态足迹进行碳汇法计算,从1997年的2780.296764万 hm2到2012年的7076.045247万 hm2,发现能源生态足迹是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运用能源生态足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合四川省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四川省;能源生态足迹;碳汇法;评价指标

生态足迹是最早由William(1992)提出并由Wackernagel进一步完善的一种衡量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测度方法,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能源生态足迹是作为其主要的成分存在。由于能源作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本文首次尝试针对四川省1997-2012年能源生态足迹进行研究。本文能源生态足迹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转化的生产性土地面积及水电站所占用的土地面积。使用生态足迹法——碳汇法,并对其结果进行指标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四川省统计年鉴,CNKI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宏观数据库,及其他论文数据。

一、碳汇法

每消费单位化石能源所释放的CO2所需要的林地吸收面积。是采用估算吸收新增 CO2所需要的土地面积来计算对化石能源用地的需求。

计算公式:EEF=N·eef=Nce·pei/Ki

式中EEF为总化石能源生态足迹;eef 为人均化石能源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i表化石能源种类;cei为i类化石能源的人均消费量;pei为化石能源的能源密度,即每吨标准煤平均发热,为29.4;Ki为平均能源足迹。

本文中关于水电的计算方法参照谢宏宇等(2008)提出的改善模型公式,由于四川省作为一个水电大省,选择本计算方式,也考虑其变化小,并且在相应领域论文中也有引用,则参考谢鸿宇在2008年得出我国1kW h水电生态足迹为2.1448×10-6hm2,计算四川省水电生态足迹。

计算公式:

式中Awel为水电的生态足迹(hm2);Cwe为产自水电的电力消费(kWh,1J=2.778×10-7kWh);Pwe为产水量(kWh);Awec为水电站淹没的土地面积(hm2)。

二、计算结果及分析

(一)能源生态足迹总量及构成变化分析。根据碳汇法结果显示,1997-2012年的能源生态足迹是在呈现上升的趋势,由1997年的2420.65万hm2,到2012年16年期间上升到7076.05万hm2;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也由1997年的0.301173hm2发展成2012年的0.778096 hm2。这是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下产生的现象,从1997年-2012年四川省的生产总值上升了6个百分点的成绩,正是由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能源消耗的增长,能源生态足迹也翻了一番。能源利用类型中一煤炭的能源生态足迹最高,其次为石油、天然气、水电,可以说是与中国整体能源使用状况是吻合的。从总的趋势看来,煤炭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天然气、水电的比重有所增加,说明能源结构有所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有所改变。但煤炭仍是主要能源,其它能源的发展还远远不足,还需要有更大程度的发展。

(二)能源足迹计算指标分析。(1)能源足迹产值分析(VEF):人均GDP与人均能源足迹的比值。总体来说VEF的趋势是上升的,1997-2012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8%,说明期间四川省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单位土地面积产值总体升高,单位能源生态足迹创造的经济价值不断提升。但是1997-2012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39.8%,VEF增长明显滞后于GDP的发展。(2)能源足迹强度分析(EFI):能源足迹与GDP的比值EFI整体是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这期间每增加1个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生态足迹是在逐年下降的,年均下降率为4.1%。说明四川省能源利用率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增加,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3)能源生态足迹压力(EPIEF):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与人均拥有的林地面积的比值EPIEF。总体来说是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且其能源生态足迹压力一直大于1,说明能源使用面积已经大大地超过了林地面积,能源生态承载力一直处于赤字状态,反映四川省能源压力较大,能源的使用早已经造成环境的压力。(4)GDP能源消费量: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四川省万元 GDP 能源消费是呈下降趋势,说明能源消耗占用GDP越来越小,能源利用率较高,生物生产面积类型的产出率较高。

三、四川省能源发展的建议

(1)从资源禀赋角度看解决能源结构的调整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集中发展太阳能,加快产业化发展。跟紧首座核电建设的步伐。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因地制宜的发展其他能源,如风能及热能的发展。大力扶持乡镇小水电的建设。重视天然气的普及,加快管道的建设,开发技术的更新。综合利用煤炭资源,注意脱硫装置,高空处理设备的投入,低含硫煤优先民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2)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淘汰高耗能产业,加大政策和资金倾斜,整合资源和技术优势,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并在第二产业中加强政策引导,加强碳排放检测,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3)积极推进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4)发挥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监督、法制、引导、宣传方面。(5)借助西部大开发这一平台及清洁发展(CDM)机制提供的庞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区域及国际合作。积极推动碳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川省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省,能源生态足迹在逐年的上升,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有待解决,后期发展中应当注重低碳经济的注入,推进新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抓住机遇,正视挑战。

参考文献

[1] 曲艳伟.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

作者简介:吴梦(1993- ),女,汉族,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四川省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