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

2014-08-21 08:17熊雯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自我实现人的本质社会

熊雯

【摘 要】科学认识人的本性与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的立论基础。笔者认为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与内在意向——“自我实现欲”,是人类本性之本源,也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本原性区别;人的本性与人的本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辩证统一体,其中,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前者的集中表现。科学认识人的本性与本质,目的在于逐步创建最无愧于人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健全满足与人类“自我实现欲”和谐的社会,从而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关键词】人类本性;人的本质;自我实现欲;社会

人是从动物进化、分离提升出来的。因而人作为人的存在时,早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双重的存在物,即: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又是一种社会的族类的存在物。人作为一种族类的存在物,显然就与纯粹自然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我们始终不可忘记人类的老祖宗始于动物、源于动物,人类仍然与动物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和共通的特征。人类从动物向人的进化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艰难岁月,人类从野蛮人向文明人、向真正的人过渡同样也必将经历漫长的无数代人的艰难而痛苦的进化过程。因而以人为本,我们只能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为本。不仅要看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不仅要看到两者之间的相异性,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相通性;不仅要看到我们人类有强大的理性与自觉,也要看到人类也常会出现动物的疯狂与茫茫然。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什么是人类本性?什么是人的本质?这是长期存在着争议的敏感话题。一种看法是将两者割裂开来:人的本性就是指人的动物本能,人的本质则是指人超越于动物性所应该成为的样子。还有一种看法,则将两者看成完全是一回事: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其中有一部分人只对人性或人的本质只作抽象认识(如性本善、性本恶);而另有一部分人只是坚持对人性和人的本质只作具体的理解(如只强调人的阶级性、社会历史性等)。以上看法似乎都没有分清两者应有的联系与区别。马克思的独到之处正在于: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人类本性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将两者视为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辩证统一体。严格说,马克思并没有对人类本性或人的本质作明确地定义性表述,但字里行间对这两大基本概念所作的意思表达还是很清楚的,尤其是马克思原著中经常在“合乎人性”“适合人类本性”与“占有人的本质”“实现我的人的本质”等不同语境中使用人类本性和人的本质两大概念,以明确揭示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联系表现为,人类本性与人的本质都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属性,其中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前者的集中表现与个性展开;区别在于,人类本性,是对人类客观存在的类特性即基本共性的概括与抽象。人的本质,则主要是指个体对人类本性的自我个体认识与个性展开,是对人的个性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社会交往、社会关系之本质差异的分析与归纳。

所谓人类本性,一般地说,是指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基本属性。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类本性主要包含三个基本点:(1)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与内在意向,是求生存求发展的自我实现欲。(2)人类生命活动的性质,是自由自觉地活动。(3)人类生命活动的方式,是结成一定社会关系。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相对稳定的人类本性客观要件。那么其中谁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要件?有人认为是人的社会性,也有人认为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文认为按照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看: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与意向——自我实现欲,应是人类本性之本源,也是人与动物之间本原性区别。

所谓自我实现,当然离不开自己。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已出发的”“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恩格斯也认为:“在我们能够为某一件事做些什么以前我们必须首先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事,利已的事……”显然,马克思主义创史人认为,“从自己出发”做“利已的事”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与创造的最合乎人性的、最正常的内在动因与活力之源。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制度创新等,目的也正在于要建立调动人的一切积极因素(自我实现欲)的内在机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类注定要生活在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阴影之中呢?并非如此。

首先,自我实现欲,其中透射出的内在精神是: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主创业、自我完善、实现自我。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所以创造是一个很难从人民意识中排除的观众。”每个人的自立自强、自主创业精神,正是全社会普遍幸福、富裕的根本源头和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基石。

其次,自我实现欲是根置于人类骨子里的人性渴望,而真正全面充分的自我实现,必然要求人是自由自觉的。要求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自觉,人与人社会关系中的自由自觉。没有自由,人就谈不上自主自立,自我发展。而没有自觉,人类只能生活在一片黑暗与茫然之中。人类的自由离不开对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必然性与规律的自觉认识与尊重,更离不开对人类本性及心灵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欲望力的自觉认识与尊重。尽管,人的自由度与自觉性总是相对的、有限的,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人对自由与自觉的向往与追求却是无限的永远的。正象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人类所必需进行的物质生产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逐步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endprint

再有,人类全面充分地自我实现,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有赖于人与人在社会范围的普遍交往与合作共处的和谐,有赖于一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这一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创史人提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基于对人类本性的深刻认识,恩格斯早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说道:“单纯从利已主义中,就不能不必然地成为共产主义。”马克思也曾指出:“共产主义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已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所谓自我舍弃,“那就是为了一个欲望而牺牲一些其他的欲望。”这就是说,人类从自我实现的本性出发,每个人的利他行为中都必然要包含一定的利已动因;而每一个体利益与使命的充分实现也必然离不开利他行为和社会共同利益的协调。人的自我实现欲求,不仅是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人的自私、残忍,人与人之间矛盾、纷争、甚至相互残杀的人性根源;也是人的爱心奉献,人与人之间互谅互让、合作共处、双赢共赢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人性依据。现实的人类,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徒,也有可能走向恶魔。所以人类必须不断探索与创造最无愧于人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文化教育、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努力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矛盾,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条件。邓小平同志对人类的本性有着深刻理解,他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

人类认识自然本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尊重、驾驭自然造福于人类。以人为本,科学认识人的本性与本质,目的则在于不断探寻人的内在需要及其规律创建“最无愧于人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即最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一切消极因素,最终逐步创建最无愧于人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健全满足与人类“自我实现欲”和谐的社会,从而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当前,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一轮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指导我们的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第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丰富发展“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的新形式。应进一步尊重和保护私人财产,促进全民创业。逐步使得每个人有一定的可支配私人财产和创业空间,以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个性天赋,从而让想学习的人有机会学习,想干事的人有机会干成事,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开放式竞争交流、合作共创、双赢共赢。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相对独立与自由是保证个性自由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每个人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基础的平台。

第二,努力构建公正的规则体系,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健全法制。人类共存于一个地球上,共享着有限的资源,又有着同样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最大化欲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唯一正确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人为本,构建合理的市场游戏规则,健全的法制,以切实保障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控制资源的破坏与滥用;真正保障人与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包括外资与内资之间的有序竞争、合理冲撞、互相促进、互相修正、和谐发展。当前尤其要解决好“就业”、“环保”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防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冲突升级和矛盾极化。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科学设置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每个人均有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基本权利。党员干部、政府官员也不例外。在我们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执政理念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配之有效的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与“合法为已”、“光明为已”密切挂钩,使热情贡献与明白获取相一致。激励每一个党员干部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实现自我。从制度上克服虚伪、消极等不平衡心理的产生。另一方面,要科学设置公共权力的权限与制衡。防范公共权力的垄断、失控,并严格查处滥用公共权力、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人无完人。

第四,保障人权,尊重每个人的私人空间和思想放飞空间。这是每个人的相对的“自由王国”。每个人作为不同的个体,均有某些最个人的习惯、想法和个人交往等需求,这种需求与他人和社会没有直接的关系与冲突,但对具体个体的生理、心理健康和自由发展却至关重要。社会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个人的民主与自由空间。

第五,珍惜生命,关爱人类身心健康。使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都能经常从社会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关怀与救助。尤其要关心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健康成长。性格决定命运。要从小实施健全的人格教育,培养青少年有一个良好的个性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活出生命意义。

只有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和要义,才能抓住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核心,才能坚定地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并依靠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马克思.资本论[M].佛山:南海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我实现人的本质社会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关于“自我实现”的刚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