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4-08-21 09:45苏子亭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正方形创设意识

苏子亭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意识和能力,它是与众不同的内在表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义务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期。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教研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1.创设兴趣情境,激发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思维的源泉,人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明显高于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情绪高涨来源于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创设能够使学生对新知产生兴趣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能够激活思维的目的。

2.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特别要关爱那些学困生,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重视。教师要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他们的缺点要给予宽容,对他们的优点适当放大表扬,分享他们取得一点一滴进步时的感受,使他们感受到由成功的喜悦发展到获得创造性学习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敢于想象,敢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思想,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动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新的思维都始于疑,疑问是获得知识的条件。“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探索去发现真理,获得真理。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让学生敢问、乐问、善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争辩,各抒己见,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对书本知识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质量如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及时表扬,保护好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他们走向创新当好“脚手架”。如果学生开始不敢提问,教师要及时表扬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这样便可引导其他学生对有疑问的内容大胆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

任何创新都来自于不同的见解,来自于人的发散思维。先有发散思维,然后再有集中思维。创新思维是不拘泥于已有的定论或类似于他人的思维模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的盲目性和单一性,培养学生敢于多角度设想和创新的意识。

例如,在边长是6cm的正方形铁皮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四周废料的面积是多少cm2?(图略)

教师说,同学们,这是在铁艺加工业经常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怎么办呢?(学生大都认为应该先画一个图)那么,请你们想办法画出一个示意图,剪去一个最大的圆,圆心又怎样确定呢?学生通过想象、猜测、尝试,得出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即是这个圆的圆心,正方形的边长即是圆的直径。通过画图学生发现,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就是四周废料的面积,得出:6×6-3.14×(6÷2)2=7.74(cm2)。其中李刚同学的解法与众不同,他说“用正方形的面积乘上21.5%,就可得到四周废料的面积”。教师问他,你的21.5%是怎么得来的。他说:“这个最大圆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3.14×(6÷2)2÷(6×6)=78.5%,然后再用1-78.5%=21.5%。”并且强调说:“这是一个不变的比率。”教师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教师追问:“如果圆的直径是8cm、10cm、20cm、5cm……还存在这样的关系吗?”学生通过计算验证后,纷纷举手说:“仍然是21.5%。”教师又接着鼓励他说:“你的发现很有价值、很有创造性!希望大家今后在课堂上要独立思考、学会思考,发表与他人不同的见解,要向李刚同学学习。”教学中,我时常用这样的语言鼓励学生,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积极主动,经常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时时闪烁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久而久之,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敢于对问题质疑,提出独到见解,大胆猜测。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正方形创设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剪正方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剪拼正方形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