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

2014-08-21 04:53吴乃春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自学内容探究

吴乃春

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革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寻求突破,通过有效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采用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彩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地理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精心设计导入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积极的状态下投入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教学《干旱的西北地区》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西北地区的大致位置在地图上展示出来,使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个大体认识,然后为学生展示一些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对比的典型图片,使学生产生探究西部地区之所以形成这种自然风貌的原因的欲望。这样导入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知识学习变得更为生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很强,他们都很想知道东西部地区差别如此大的原因,导入效果得到凸显。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中提出了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要能够让位于学生,对于学生可以自行掌握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使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能够积极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其自学探究的能力得到发展,这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有着极大的意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师开讲新课之前,引导学生自学内容,把有关的问题找出来,并与学生讨论解决,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指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记下来。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更具积极性和针对性。另外,在地理图像学习中也要引导学生自学。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包括分布图、景观图、统计图、漫画等,这些图像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直观性、启发性。学生如果可以自学相关内容,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思考能力,其空间观念也可以得到有效建立,这对学习地理是非常有用的。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发展,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设置活动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手段设计。初中生对活动有很强的欲望,他们渴望在课堂中动起来,感受课堂学习的快乐。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内容,多为学生设置一些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活动的形式很多,比如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竞赛、讨论等。有很多地理知识是相当琐碎的,需要学生识记。如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学习相关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他们的识记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如地球的半径、极半径、赤道周长、纬线特点、东西半球的划分、比例尺大小比较、地图上方向表示方法等内容,都需要学生识记,如果通过竞赛形式来学习,学生就可以有效地识记相关内容。还可以开展交流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中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在学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讨论保护水资源的现实意义,谈论自己家庭是如何节约用水的,组织学生讨论我国水价该不该涨价。通过开展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及时表扬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评价,以此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初中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如果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就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很优秀的,促使他们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引导他们有效学习。这种激励和表扬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方面的。比如,学生主动帮助他人,教师要及时表扬他们;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有了独到的认识,教师要积极表扬他,等等。通过教师的积极表扬,学生学习更主动,体现主体地位。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并以此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地理知识,提高认识,感受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学会学习,得到有效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自学内容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